(3)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哪些是社区最严重、最主要的健康问题和需要优先解决的健康问题,并分析哪些行为因素和环境因素是引起这些健康问题的危险因素以及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什么,特别是行为危险因素在社区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哪一类人群受影响最大等,为制订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2.确定优先项目
确定优先项目在于真实地反映社区存在的群众最关心的健康问题,以及反映各种特殊人群存在的特殊健康问题,决定最重要、最有效的、所用的人力、资金最少而能达到最高效益的项目。确定优先的原则是:
(1)重要性:主要看疾病或健康问题的频度和危害程度,通过分析社区人群中发病率、病残率、死亡率以及疾病或健康问题造成的经济负担、社会负担、康复成本、经济损失等来确定其重要性。
(2)有效性:主要看疾病或健康问题是否能够通过健康教育手段得以解决。干预实施后,是否会收到明显的效果和社会效益。
(3)可行性:主要分析社会以及政策对疾病或健康问题干预的支持力度和有利条件,包括领导的支持、社会有关部门的配合;人力、物力、技术支援的条件,特别是经济资源的支持;以及健康教育是否会得到社区人群、尤其是干预对象的支持和赞同。
3.确定规划目标
当项目确定后,就要针对项目计划干预的内容,确定干预人群、范围、计划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要求而制订的各项指标。
(1)制订目标:目标是健康教育计划活动的总方向,即在执行计划后,预期要达到的理想结果。目标一般是比较宏观、笼统、长远的,它只是给整个计划提供一个总体上的要求或努力方向。例如,通过本项目计划的实施,使社区内吸烟人数减少,吸烟率降低,与吸烟有关的慢性病发病率得到控制。
(2)制订指标:指标即具体的目标,是目标要达到的具体结果,要求是明确的、具体的、可测量的而又必须达到的指标。指标包括5个要素,即对谁?什么变化?多长时间?变化程度多大?如何测量这种变化?一项健康教育计划通常包括三方面的指标,即教育指标、行为指标和健康指标。
1)教育指标:是指为实现行为改变所应具备的知识、态度、信念和技巧等。它是反映健康教育计划近期干预效果的指标。例如,实施围产期保健健康教育计划1年后,知识方面:100%的孕妇能说出产前检查的好处;信念方面:100%的孕妇相信她们能够用母乳喂养自己的孩子;技能方面:100%的产妇能够掌握母乳喂养的技巧。
2)行为指标:是指健康教育计划实施后,干预对象行为变化的指标,也是反映计划中期效果的指标。例如,实施母乳喂养健康教育计划2年后,使社区90%的产妇实现母乳喂养。
3)健康指标:是指通过健康教育计划的实施,反映干预对象健康状况改善情况的指标。
由于要使干预对象的健康状况改变往往是一个较长的时期,所以健康指标反映的通常为远期效果,包括发病率的降低、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平均期望寿命的提高等。例如,执行控烟健康教育计划3年后,使社区内35周岁以上的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由目前的12.65%下降至8%以下。
4.确定教育(干预)策略
在确定目标后,应确定达到目标的方式、方法和途径,即干预策略。教育(干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确定教育方法:健康教育干预是通过卫生知识传播、保健方法和技术的应用指导等来实现的。因此,按干预手段和目的的不同,可将教育方法分为信息传播类、行为干预类和社区组织方法三大类。不论采用哪一种方法,都必须以如下原则作评价:是否容易为受教育者所接受?方法是否简便?效率与效果如何?是否经济?
(2)确定教育内容:计划中的教育内容,应针对目标人群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项目的目的和要求来确定,教育内容要有科学性、针对性、通俗性和实用性。
(3)确定教育材料:社区健康教育活动的教育材料主要有视听材料和印刷材料两大类。
可购买出版发行物,也可自行编印。不论选择哪一种教材,其内容设计都必须符合教育(干预)内容的要求。
(4)组织与培训:确定组织网络和执行人员,搞好培训,是执行计划的组织保证。组织网络以健康教育专业人员为主体,吸收政府各部门、基层组织、各级医药卫生部门、大众传播部门、学校等参加,组成具有多层次、多部门、多渠道的网络,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
5.项目计划的实施(安排项目活动日程)
健康教育项目计划实施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调研与计划设计阶段:包括基线调查、确定教育对象、制订教育目标、设计监测和评价方案等。
(2)准备阶段:包括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制作教育材料、建立教育网络、培训教育执行人员、准备物质和其他材料等。
(3)执行阶段:包括争取领导和社会支持,各种传播、教育(干预)手段的运用,对活动过程进行监测和评价等。
(4)总结阶段:包括收集、整理、分析资料、数据,撰写活动执行情况和项目总结报告,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今后改进的意见。
6.设计监测与评价方案
在项目的设计阶段就要考虑评价问题。对监测与评价的活动、指标、方法、工具、时间、监测与评价负责人等作出明确的规定。
7.项目经费预算
根据项目的活动,分别测算出每项活动的开支类别即所需费用,然后汇总,列出整个项目的预算。
三、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项目的基本内容
社区护理健康教育是社区健康教育和社区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地点包括城镇社区和农村社区两大块,其基本内容概括如下:
(一)城镇社区护理健康教育
1.社区常见疾病防治的宣传教育
(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社区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等,已成为我国城市居民重要的致死、致残原因,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与生命。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有:①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行为危险因素;②普及慢病防治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③增强从医行为,提高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
如定期体检,积极参加健康咨询、疾病普查普治,遵医嘱坚持药物和非药物治疗等,做慢病社区三级预防的积极参与者和接受者。
(2)传染病的防范:由于国际间交往的快速增加,城市过分拥挤,缺乏安全的饮用水,处理和加工食品方式的变化,社会人群中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多元化,以及滥用抗生素而出现抗药性等诸多因素,造成新出现或重新出现的传染病,如艾滋病及HIV感染者、性病、乙型肝炎、戊型肝炎、结核病等已构成对居民健康的极大威胁,应加强对其传染源、传播途径及防治方法的宣传教育。
(3)加强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伤害,意外伤亡。如交通事故、劳动损伤、溺水、自杀等,是当前造成青年人死亡和病残最常见的原因。教育居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加强青少年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2.家庭健康教育
(1)家庭饮食卫生与营养:家庭饮食卫生与营养包括膳食的合理搭配,食物的合理烹调,定时定量饮食,炊具、食具的简易消毒方法,碘盐的保管与食用,夏季食品的简易冷藏和贮存方法,暴饮暴食、偏食、酗酒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常见食物中毒的预防知识等。
(2)家庭急救与护理:家庭急救知识应包括烧伤、烫伤、触电、跌伤等意外事故的简易急救方法和处理原则,人工呼吸操作方法,家庭中常用药物的保存与使用方法,以及血压计、体温表的使用方法等。
(3)居室环境卫生知识:居室环境卫生知识包括居室环境的卫生要求,居室的合理布局,居室装修的卫生问题,居室采光照明的卫生要求及对健康的影响,冬季取暖应注意的问题,如预防煤气中毒、减少煤烟污染等。
(4)生殖健康教育:生殖健康教育包括计划生育,优生优育优教,妇幼保健,性生活知识等。
(5)家庭心理卫生教育:家庭生活周期是家庭心理卫生教育最基本的理论框架。家庭的发展经过创立期、生育期、学龄期、创业期、空巢期等不同阶段,每一阶段有其特定的角色和责任,如果家庭成员不适应或处理不当,便会产生相应的健康问题。根据家庭发展阶段与问题,适时提供咨询和指导,协助家庭成员正确解决面临的问题。例如,独生子女教育,正确对待与处理夫妻之间、婆媳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关系,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睦的家庭氛围,防治和消除社会心理紧张刺激,促进家庭心理健康。
3.创建健康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的宣传
中国目前已有3亿多城市居民。为了使城市拥有健康的人群,健康的环境,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国自1990年起开展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检查评比活动。由于卫生城市是由90%以上的卫生单位和90%以上的卫生家庭组成,只有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提高全民的健康意识,动员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和单位共同参与,才能移风易俗,改变城市卫生面貌。因而,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城市创卫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基本途径。
(二)农村社区护理健康教育
1.农村常见疾病防治的宣传教育
(1)传染病及寄生虫病防治知识:为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必须采取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针对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三个环节,健康教育应包括以下内容:计划免疫、法定传染病的疫情报告、各种传染病的隔离知识、消毒知识、杀虫灭鼠知识、药物防治及家庭护理知识、社会与卫生公德教育。
(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这方面知识应包括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等各种常见病的致病因素、防治知识、早期症状、及时就医与合理用药以及家庭护理常识。
(3)地方病防治知识:地方病是由自然地理环境或生活条件因素所致,以地域性发病为特点的一类疾病,通常包括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等。地方病是目前严重危害我国农村居民,特别是贫困地区人群的重要疾病,普及地方病的防治知识是落实综合性防治措施的重要内容。
(4)与农业劳动相关的疾病防治知识:包括常用农药的种类、保管方法,预防农药中毒的措施、急性农药中毒的临床表现及群众自救、互救知识;农田中暑、稻田性皮炎、农民肺等的病因、危害、预防措施、早期症状及发病后的治疗和家庭护理的知识。
(5)防止意外伤害:目前农村中发生意外伤害事件日趋增多,其主要原因有三:①农村用电及机械化程度提高了,但农民缺乏相应的安全防护意识和措施;②乡镇企业增多,有的管理不善,有些设备落后,操作简单粗糙;③随着城乡交通事业的发展,农村机动车事故呈上升趋势。健康教育应着重于提高农村居民尤其是农村青年的安全防护意识,普及有关农村常见意外伤害的原因、预防及救护方面的知识。
2.农村爱国卫生与环境保护
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和社会动员,让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爱国卫生、环境保护、农业致富和可持续发展的密切关系,培养爱国卫生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和习惯,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四、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项目计划的实施
社区健康教育项目计划的实施,应按照计划设计的要求,有序而有效地组织实施社区干预等活动,以保证计划目标的实现。在落实执行计划中,应重点做好五项工作:制订实施计划表、建立实施组织、实施质量控制、培训工作人员、配备材料设备。
1.制订实施时间表
为了使项目活动有步骤地落实,在计划执行之前,应该制订项目各项工作的时间表,明确规定工作内容、要求、实施时间、地点、负责人、经费预算等内容。如在执行计划中有特殊要求,也应在时间表内列出或说明。
2.建立实施组织
实施组织通常包括项目领导小组与项目技术小组,项目领导小组由与项目执行直接有关的部门领导和项目计划的业务主持负责人组成。
3.实施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主要是对实施过程进行监测和评估来完成。
(1)质量控制的内容:包括对计划工作的进度、计划活动内容、计划活动情况进行监测;对目标人群的知、信、行及有关行为危险因素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对活动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测。
(2)质量控制的方法:包括记录与报告方法、现场考察与参与方法、审计方法、调查方法等。
4.培训执行人员
培训的目的是使项目执行人员全面了解计划执行的目的、意义,掌握计划活动的内容、方法和要求,学习项目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提高工作水平与技能,并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培训的原则是:时间要短,内容要精,针对性强,要重视技能训练和参与式教学。
5.配备材料与设备
按照计划的各项活动要求选择订购或自制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