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景区饭店环境影响及其管理
7746000000032

第32章 景区依托型饭店聚集的环境效应(2)

这样,景区饭店就会在市场条件允许时,即供不应求时,将成本劣势转嫁给消费者以获得生存机会。景区饭店的供不应求不完全是季节性的,只要景区接待的有住宿需求的游客数量大于饭店的接待能力,饭店就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饭店的价格也高于同等标准的非景区饭店,如黄山风景区内的饭店就是这种情况。景区依托型饭店在供不应求时出现的高价格有一部分是市场机制调节的结果,另一部分则是高成本运行的结果。

在供大于求时,饭店受到市场抑制的影响,但是,由于不能承受高的运行成本,饭店往往选择降低产品质量,有的饭店甚至暂时歇业。

景区能提供的客源取决于景区的吸引力以及景区运营、管理机构的管理效果,但在一定时期内,景区所能提供的客源量是相对稳定的,因此,为了争取景区客源,景区依托型饭店之间的竞争关系比较激烈。

景区依托型饭店的竞争关系与饭店对景区的依托程度有关。而在景区范围内的饭店,竞争关系则有所缓和,协作关系表现突出。因为在景区内的饭店由于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景区经营方形成了共生的关系,双方可能具有参股等关系,使双方在数量、价格、质量等方面都达成共识,保持稳定。

饭店具有资产专用性的特征,这是由饭店的专业化决定的,饭店等级越高,资产的专用性程度也越高。资产专用性高,挪作他用的难度大,引起的损失就大。因此,景区依托型饭店为生存,对景区的依赖程度就高,而与其他饭店的竞争也越激烈。

景区依托型饭店之间的竞争首先是地理位置的竞争。景区依托型饭店获得的地理位置的优势具有垄断性,饭店可以通过这种垄断优势获取高额的回报,因此,饭店之间存在对地理位置的争夺。其次,景区依托型饭店之间存在对饭店运营所需资源的竞争,如水资源、电力资源等。景区管理机构或景区所在政府通常为了获得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对资源的供给进行干预,如建设水库、电力扩容等,使相关的饭店能正常运营,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饭店对资源的竞争。

三、景区依托型饭店的外在发展动因

景区依托型饭店的发展虽然与景区资源存在一定的关联,但从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情况来看,景区依托型饭店的发展还与外在因素以及一些政策因素有关,分析这些因素同样有利于景区依托型饭店的规划和建设指导。

(一)受景区发展规划的引导

旅游消费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消费者必须前往旅游产品供给地消费,为了增加客源及消费,饭店成为景区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景区内的饭店可使游客长时间停留在景区内成为可能,游客住宿、餐饮等的消费便发生在景区内,成为景区收入的重要来源,由此拉动景区经济的增长。景区的门票是景区收入另一重要来源,但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景区规划不能仅靠“门票经济”,应发展其他旅游要素增加旅游收入,这一观点促进了景区内饭店的发展(张文菊,2007)。尽管我国高级别的世界遗产类景区饭店建设受到了限制,但抽样调查显示,景区发展规划中,饭店接待设施的建设仍是重要内容。因此,在一段时期内,景区内饭店建设呈增长趋势。

(二)受消费需求的引导

从观光旅游向度假旅游转变使消费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消费者希望在优良的环境中有舒适的度假型饭店,由此,产生了饭店业的重要分支“度假饭店业(Resort Industry)”。国外的度假饭店以滨海型为主,与海滨度假旅游紧密联系。国内除了滨海型,还有滨河、滨湖以及山岳型等多种度假旅游产品。在消费需求的引导下,依托景区的游客和景观优势发展的饭店成为投资饭店的重要方向。

(三)受乡村旅游发展的引导

乡村旅游的发展被认为是提高农民收入,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景区旅游业的发展的确提高了景区内和景区周边农民的收入。农民提高收入的方式是参与旅游接待,提供旅游服务。受乡村旅游发展的引导,景区内和周边的农民不仅仅通过从事景区内的劳务服务获得收益,而是直接利用有关的扶持政策或自行筹措资金,改造原有的住房,提供住宿、餐饮服务,获得更多的收益。抽样调查反映,景区周边,以“农家乐”形式出现的住宿、餐饮不计其数,总规模远远超过星级饭店的接待量。

第二节 景区依托型饭店的聚集效应——基于环境资源的视角

一、景区饭店聚集效应及聚集特征分析

(一)景区饭店聚集效应的概念

聚集效应是指社会经济活动因空间聚集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效果。笼统地说,聚集效应的影响通常有社会影响、经济影响和环境影响。效果则包含了正、反两方面的效果。

根据上述概念,景区饭店聚集效应是指饭店在景区周边聚集产生的影响和效果。在本课题的研究中,针对景区饭店的聚集效应,具体研究了饭店聚集带来的环境负效应。

(二)景区饭店的聚集特征

景区饭店在景区周边的聚集在形态上与企业集群比较相似,表现为各种规模和类型的饭店在景区出入口周围或通往景区的主要交通道路上集中。多数企业集群的研究者认为,企业集群是指生产同一产品的相关企业在一定地理空间上的集聚现象。因此,从现象上看,饭店在景区周边的聚集属于“企业集群”的一种现象。

仇保兴(1994)对小企业集群的定义是:小企业集群就是克服市场失灵和内部组织失灵的一种制度性办法。具体而言是一群自主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小企业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建立起来的组织,这种组织的结构介于纯市场和层级两种组织之间,它比市场稳定,比层级组织灵活。借助于这种特殊组织结构,小企业之间建立长久的交易关系而不一定需要契约来维持,主要通过信任和承诺来进行协作。集群企业可以获得这一竞争优势。对照“企业集群”的定义可以看出,饭店在景区周边的聚集与企业的集群有着较大的差异。表现在以下方面。

1.内在关联性的差异

集群内的企业之间有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隐含着专业分工和协作关系,协作即为集群中企业间的互动行为,从而获得马歇尔所说的‘外部经济’。”

景区饭店在景区聚集后,饭店之间并不形成内在的专业化分工或协作关系。饭店提供的产品是客房,客房独立“生产”,生产过程基本不需要分工与协作。由于饭店档次和设施的不同,提供的产品有差异,会形成客源市场的差异,但不会形成专业化分工的问题。

景区周边聚集的旅游企业也会形成一定的分工协作关系,如景区饭店、景区餐馆和景区旅行社等,即旅游“六要素”之间的分工协作。景区旅游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并不是非常紧密的,因为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对“六要素”

的选择不一致,并且存在替代方式。

2.聚集动力的差异

景区饭店在景区的聚集,主要的动力是对景区资源的利用,获得景区资源溢出的外部效应,是对景区资源的共同分享。企业集群的动力则是对企业间分工与协作带来效率的利用。景区饭店与景区在旅游产品组成上属于产品的不同构成,因此,景区饭店与景区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工与协作关系。

但是,这种分工与协作关系比较松散,而且,以饭店依托景区为主,景区是饭店客源市场的供给中心,饭店围绕景区的供给聚集,类似于企业集群中“以原材料供给为中心的合作模式”。

因此,为了获得更多的客源,景区饭店聚集后形成的往往是竞争关系多于协作关系。

3.聚集地域特征的差异

景区饭店聚集地是以优良环境资源、景观资源为特征的,而企业集群的聚集地则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发展的历史、劳动力优势、技术优势、资源优势等。

尽管从广义的资源利用角度分析,在某一资源丰富的地区,如矿产资源产地,也会形成资源依托型的企业集群,但是,由于景区资源在旅游业中的利用具有不可移动性,必须是旅游者前往景区游览消费,属于消费者向产品生产地的移动,而不是产品向消费者所在地移动,因此,景区饭店的聚集只会出现在景区周边地区,即使该地区不存在其他优势,或者其他优势不显着。

二、景区依托型饭店聚集后的环境影响

景区依托型饭店聚集后的环境影响正是在饭店与景区之间的这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中产生的。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景区依托型饭店与景区之间的关系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环境影响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景区饭店聚集后的环境影响也不例外,因此,不容易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在我国,一些具有多年发展经历的景区开始表现出一系列的环境影响。景区内饭店等设施的外迁则带来更大的隐患。

通过对景区的抽样调查以及对景区的实地调研和观察,得出饭店聚集后的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资源供需严重失衡

为了确保经济收益,景区管理机构及景区所在地政府仍关注提高景区的接待能力,造成在景区周边的大量饭店聚集,引发了资源供需的严重失衡。例如,山岳型景区在没有大规模开发前,水循环是平衡的,区域内的生活用水一般以山涧溪流为主。大规模的旅游开发后,旅游从业人员、游客数量几十倍增长,为了满足用水需求,在山中建水库是常见的方式。修建水库后,景区内有了稳定的、供给能力较强的水源。但是,水库的建设显然对山体的水循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而影响了山上的植被及动植物生长的生态环境。

资源供给的失衡,关键是因为饭店虽然离开了景区的范围,但仍然依靠景区提供的资源经营,饭店搬离景区,只是形式上的搬离,并没有离开生态系统的支持。而且,搬离后,饭店摆脱了“环境污染”的控制,扩张迅速,加速了资源供需的失衡。

(二)环境质量迅速恶化

景区依托型饭店的聚集造成了景区环境质量的迅速恶化。景区环境有一定的自净能力,或者称为环境承载力。虽然,目前环境的承载力还无法得到准确的评估,但是,环境的自净能力还是可以观察到的:例如湿地对污水的净化能力,山洪对垃圾的冲刷能力,土壤对污水的吸纳能力等。

饭店聚集后,由于污染物的排放量成倍增加,排放时间比较集中,使环境的自净能力丧失,景区的环境迅速恶化。旅游活动对景区的生态破坏亦如此。生态系统有自我修复的能力,这一能力的保持需要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前提,旅游活动以及饭店的运营对生态系统产生连续的影响,使景区生态系统自我修复的能力丧失。

(三)景区游客数量控制缺失

资源型景区都设计最大游客量(承载容量),以控制进入景区的游客人数。景区依托型饭店的聚集形成的大规模的接待能力经常超过景区的接待能力,使进入景区的游客人数难以控制。景区依托型饭店出于生存要求,要求接待更多的游客。各饭店的生存要求最终形成了大量游客在景区周边的聚集,造成景区游客管理的困难。景区经营者一般追求最大收益,放弃游客数量控制的原则,最大限度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

超过设计容量数倍的游客进入景区,对景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游客游览的舒适度也极大降低,因此饭店的接待设计容量必须纳入景区的总体规划之中。

景区依托型饭店的建设受市场的引导。“黄金周”形成的游客高峰形成市场信号,刺激了新饭店的建设。饭店接待量与景区环境容量的严重失衡直接对景区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许多学者观察到的景区植被踩踏以及水资源枯竭等都与此有关。因此,“黄金周”的游客量信息不能作为建设新饭店的依据,需要根据景区资源的容量来规划。

(四)同质化竞争降低生态效率

第四章对景区饭店的生态效率进行了充分讨论,饭店之间的同质化竞争降低了生态效率。景区依托型饭店之间的竞争关系大于互惠关系。在生态效率方面,同质化竞争主要降低的是饭店的经济效益。调查表明,在营业收入方面,景区依托型饭店的营业状况与景区的淡旺季相关,许多景区依托型饭店在一年中有1/4的时间处于停业状态,总营业收入降低。而在能源、资源使用上,景区依托型饭店多为度假村类型饭店,能源使用的规模效应较低,且路损较大,因此能耗较高,没有优势,导致了单位能资源利用的产出较低。

三、景区依托型饭店聚集的原因

景区依托型饭店聚集的原因除了相关方追求经济利益以外,还存在饭店企业的一种寻租行为,另外由于饭店资产的专用性,饭店很难由于经营不善而退出。长期积累,致使饭店在景区周边越聚越多,形成一定程度的聚集。

(一)饭店的寻租行为

经济学在解释要素市场是如何运作时,引入了“经济租”的概念。“经济租”是指“为生产要素所支付的金额与未得到使用该要素所必须支付的最小金额之间的差额。”研究认为,只有在要素供给多少缺乏弹性时,租才会出现,在供给完全无弹性时,所有向生产要素支付的金额都是经济租。

景区资源的供给没有弹性,无论怎样的价格,景区资源供给的资源的量不变。在景区内部,由于饭店经营所需的资源:土地、水、排污直接来自景区的供给,饭店的寻租行为是比较明显的。在景区外,除了土地以外,其他的供给均处于完全无弹性状态,饭店几乎是“免费”使用资源,因此,饭店获得的“租”更多。而各饭店之间则存在“竞争寻租”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