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谁说白手不能起家:朱元璋的成大事之道
7753600000136

第136章 求变创新,才能赢得每次竞争

明朝初年,政治体制基本沿用汉唐和元朝旧制,在中央设三大府:中书省,下统六部,职掌行政事务;大都督府,统管军事;御史台,职掌监察事务。地方设行中书省,置平章政事,总管地方事务。但朱元璋对此很不满意,他亲自设计、制订了几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对以往的政治制度进行了大胆的变革和创新:

1、废行中书省、设使司

2、废丞相、升六部。

3、设立特务组织。

正是通过这些变革和调整,朱元璋使自己的权利得到了空前的加强,他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权势的皇帝之一。这为他大刀阔斧整顿吏治,实行下一步的改革具备了雄厚的基础!

要知道,求变创新的意识是很重要的。美国作家阿龙在他所著的《宽容》一书里写道:“在无知的山谷中,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他用生动的笔法揭示了人们囿于一定的社会环境或生活习惯的时候,就会产生思维的惰性和惯性。一方面极易满足,另一方面是安于现状,不思变革,并且会不自觉地充当旧价值观念的卫道士。这是所有封闭社会的通病。也许有人会认为他的话未免太尖刻,他怎么能讲我们“无知”?但细细想来,此话确实很有道理。

曾几何时,为了能得到一只“铁饭碗”,人们竭尽全力地要挤进已经人满为患而又永远不会到站的列车。而今天,竟有许多人不再稀罕这个虽然“饿不死”却又“吃不好”的“铁饭碗”,甘愿选择有风险的“瓷饭碗”……

当然,“跨出这一步”并一定就是跳槽、辞职、改行,但人生的丰富和成功必须是求变创新,走自己的路。“小狗也要大声叫的大声”,不一定是成就高、名声大,而一定是属于自己求变创新的叫声。

年已半百的卡罗琳·赫巴德是一位朴实端庄的美国妇女。她言谈举止大方,而且时常面带微笑,使人觉得和蔼可亲。她一方面是一位著名物理学家的妻子和4个孩子的母亲,另一方面又是随时准备到世界各地抢险救灾、拯救生命的勇士。她是“美国救灾行动队”的创建者和领导人。这一组织的任务是在国内外进行“搜寻和营救”活动,哪里有灾难,就到哪里去。

在纽约和田纳西寻找因桥梁折断而受难的人;到过遭飓风袭击后的南卡罗来纳州;到过飞机、火车失事现场和火灾水灾现场;搜寻救援过丢失的孩子、失踪的猎人和溺者……

谈到20年来的收获和体会她说:“我喜欢遇到紧急情况时产生的那种紧张感,那种兴奋感。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品尝生活,活出了新意。”

抢险救人,见义勇为的英雄事迹,我们知道的不少。但人们总是强调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很少有人说是为了自己“学会品尝生活,活出新意。”卡罗琳·赫巴德女士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自由选择的可贵、求变创新的重要。所以说真正成功的人生,不在于成就的大小,而在于是否自信自爱,求变创新,活出新意。我们一定要打碎“害怕失败”的枷锁,敢于去发现人生的新大陆。你可能会像哥伦布一样尽了最大的努力,却未能达到你所预期的目标,但是你却可以发现更多更新的东西。

吉尼斯出版公司每年的营业额高达1260万美元,该书已译成35种文字,成为全球最畅销书。此书截止1990年底已在全世界销售了6500万册,堆积的高度相当于168座珠穆朗玛峰,创下了版权发行史上最高纪录,也成为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吉尼斯的编委们认可的纪录原则是:必须第一!唯一!超乎寻常的技艺。他们看准和抓住了人类的争强好胜的天性,许多人都拼命去刷新前人的纪录,以求名列大全。向大全挑战的人,有逐年增加趋势,这正是人类求新、求变欲望的表现,也是此书创刊以来一直举世风行、长期畅销不衰的秘诀所在!

创出新意,结成效益,你才完成了创新的过程。一个池塘了的水非常清澈,若没有流通,不出一个月,也照样会会变成一个臭水沟!朱元璋没有人让他的事业变成死水沟一个,打江山难,受江山更难,朱元璋知道,不求变,不创新,必死无疑,从政治制度革新,到休养生息的客观化,再到一系列全新的培养人才的道路。朱元璋用一个新字来维持了他的统治!

[金言忠告]

所谓创新,无非是指在事物原本的基础上,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事物的意思。创新过程的实质是建立某种新东西,而不是原来某种东西的再现。这就是说,创新性就是非重复性,创新意味着发现、发明、革新,它标志着突破和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