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谁说白手不能起家:朱元璋的成大事之道
7753600000036

第36章 大打小明王韩林儿旗帜,为自己队伍正名

历史上的皇帝或者草民造反时都知道挟天子以令诸侯,都知道撑一面大旗来扩张声势!而在这一点上,朱元璋毫不逊色,在称王之前,他一直大打小明王韩林儿的旗帜为自己的队伍正名,就是这个虚有的名称,为他赢得了很多人心!

韩林儿是白莲教、红巾军创始人韩山童的儿子,韩山童在江湖上威望极高,被尊为“明王”。他死后,韩林儿被尊为“小明王”,国号为宋,那时朱元璋是韩林儿封的吴王。小明王既无兵力,又无地盘,被刘福通操控在手里。朱元璋的队伍却是众多起义队伍中发展最快、声势最浩大的一支,他凭什么要听命于小明王?

因为韩林儿已经不是一个普通人,他在江湖中代表着正统和正义,韩林儿在百姓心目中是所谓的大宋子孙,是“明王出世”,对百姓们有一定的影响力,对这一点善加利用,一切行为便都“师出有名”,容易取得百姓的支持和响应,队伍就会越来越壮大。再者,谁要是掌握了韩林儿,就可以借他的名义独揽大权,获得声望和地位,可以借此指挥那些服从韩山童的起义军。

大概是“英雄所见略同”,曹操也用过这招,名叫“挟天子以令诸侯”。

清朝名臣左宗棠有个好朋友的儿子名叫黄兰阶,在福建候补知县多年也没候到实缺。他见别人都有大官写推荐信才得以高升,想到父亲生前与左宗棠很要好,就跑到北京来找左宗棠。左宗棠见了故人之子,十分客气,但当黄兰阶一提出想让他写推荐信给福建总督时,登时就变了脸,几句话就将黄兰阶打发走了。

黄兰阶又气又恨,闲踱到琉璃厂看书画散心。忽然,他见到一个小店老板学写左宗棠字体,十分逼真,便让店主写柄扇子,落了款,得意洋洋地摇回福州。

有一天,黄兰阶参见福建总督。他手摇纸张扇,径直走到总督堂上,总督见了很奇怪,问:“外面很热吗?都立秋了,老兄还拿扇子摇个不停。”

黄兰阶把扇子一晃:“不瞒大帅说,外边天气并不太热,只是这柄扇是我此次进京,左宗棠大人亲送的,所以舍不得放手。”

总督吃了一惊,心想:我以为这姓黄的没有后台,所以候补几年也没任命他个什么职位,不想他却有这么个大后台。总督要过黄兰阶扇子仔细察看,确系左宗棠笔迹,一点不差。他找到师爷商议此事,第二天就给黄兰阶挂牌任了知县。

没过几年,黄兰阶升到四品道台。福建总督有一次进京,见了左宗棠,还讨好地说:“宗棠大人故友之子黄兰阶,如今在敝省当了道台了。”

左宗棠笑道:“是嘛!那次他来找我,我就对他说:‘只要有本事,自有识货人。’老兄就很识人才嘛!”

黄兰阶能够官拜道台,发端于总督给他升官,而总督给他升高,是以左宗棠的折扇为背景的。这实在是棋高一着的鬼点子。当然,欺世盗名,瞒天过海,不值得提倡。但是,做事讲究一些技巧还是必要的。

[金言忠告]

在你迈向成功之路的过程中,若看见有一棵能帮你这风避雨的大树,不妨也来一招以虚换实,这样你就会少走弯路,也许还能走一些捷径来达到你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