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谁说白手不能起家:朱元璋的成大事之道
7753600000067

第67章 以情动人——客套是关键

世间事逃不过一个“情”字,求人办事时更是如此。情真方能动人,只因无论再铁石心肠的人也难免不为真情所动。当然,表现“情”时不能冷冰冰的毫无感情,也不能表现得过度热情。求人办事时,“情”的展现也只是一种客套而已。怎么恰当地“客套”是值得注意的。朱元璋为什么就能把握好这样一个客套的度呢?欲知其人,先善其思!意思就是说朱元璋了解了对方的心理所思,才能在语言、行为上知其客套,赢得对方的好感。

客套多,朋友多;朋友多,好事多。这话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客套和寒暄可以帮助你认识许多朋友,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从而促成两人的交往。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诸如“谢谢您”、“多谢关照”、“劳驾”、“拜托”之类的客套话。这样的客套话可以向别人表示感谢,能沟通人与人的心灵,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在求人做事时,即使对方只满足了你的一点点请求,虽然很令你不满,也应真成地说一声“谢谢”。如果你连一声谢谢都不说,只把感激之情埋在心底,对方会有一种不快的感觉,他的劳动没有得到肯定,或认为你不懂礼貌,今后也不会再帮助你。同样,在打搅别人,给别人添麻烦时能真诚地说一声“对不起”,对方的气就会削弱一半。在人际交往、求人办事中,客套的作用不容低估。

很多时候,客套能表示尊重对方,表示礼节和谦虚。

求人办事,说一声“劳驾”,能显示出你礼貌周到,谈吐文雅。擅长外交的人们,像精通交通规则一样谙熟客套,正如培根所说:“得体的客套同美好的仪容一样,是永远的艺术。”

客套还要记得一个原则:要自然,真诚,言必由衷,富有艺术性。

有些人往往容易把应酬、客套、寒暄甚至是聊天这些基础的交往行为看做是虚伪、庸俗和毫无意义的东西,在思想上加以排斥,在行动上加以抵制。这样的人违背了人类的某些本性,在交际上屡屡受挫,连连吃亏,是天生不会求人办事的人。

客套当然不一定都在语言上,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或者点一下头,微笑一下,或给对方送些小礼物,凡此种种,都属于客套的范畴。可以说,客套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客套是一种礼节,如果客套运用得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的松下幸之助是个很讲客套,很会运用客套的人。他在交托下属去执行某一件事时,会说:“这件事拜托你了。”遇到员工时,他会鞠躬并说:“谢谢你”、“辛苦了”之类的客套话,有时会亲自给员工斟一杯茶,或者送给员工一件小礼物。

松下就是善用这种客套来激励员工,为他毫无怨言地效力做事的。

有感情的社会性动物,人际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出于人类感情交流的需要。客套是温暖的,能加深对方的了解、亲切关系,增加友谊,彼此之间的关系因为客套而发生变化,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缩短了,感情就有了呼应和共鸣。对方在兴奋欢跃之余会给予更多的关照,更好的回报。

人与人之间存在“互酬互动效应”,即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也以同样的方式给予回報。客套一下,看似平常,可它却能引起人际间的良性互动,成为交际办事成功的促进剂。

掌握了求人办事的“八股文”规则,就能运用智慧,加上别人的帮助比较容易地取得成功了。

当年韩信能受胯下之辱,能乞食于漂母,终成伟业。在这个世界上,谁也不可能是永远的求乞者,谁也难以作永远的施恩者。

朱元璋很好地运用了“互酬互动效应”,在他的处世哲学中,你来我往是交际的必须,对强者示好,对弱者也不示威。这给他的人气加了不少分,就因为如此的客套,很多有才有德之士,闻之后都投靠朱元璋,极大地壮大了自己的实力。

[金言忠告]

当人困窘时,不要舍不得放下身段去求人,求人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世道无常,没准来个乾坤大挪移,过两天人家来求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