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7755600000020

第20章 关于秦国的议论

在秦霸集团中,秦穆公立志图霸,尊贤爱才,在身边吸引和团结了一批异国人才,蹇叔和百里奚以他们丰富的智慧和政治经验为秦国提出了创霸的战略方针,并以他们怀有的礼仪观念教化秦民,影响秦穆公的政治行为。熟悉戎情的由余两献制戎之策,保证了秦国对诸戎的长期降服。特殊的地理状况决定了秦国只能东西二向发展,经过三十余年的努力,秦国称霸西戎、跻身列国,拓疆扩兵,为后世的发展准备了条件,从总体上看,其创霸活动是比较成功的。

秦霸集团有几个值得注意的特点:第一,在以秦穆公为首的领导集团中,两个骨干成员蹇叔、百里奚是思想吻合、意气相投的朋友,他们关系密切,配合默契,保证着本集团的统一与稳定。同时,制定战略者与实施战略者同为他们二人,也保证了战略方针的贯彻落实,使秦国的政治行为有明确的思想指导。第二,蹇叔和百里奚均在七十岁后参与国政,他们具有老年人的稳妥,而缺乏一种生气勃勃的勇猛劲头。蹇叔还提出了在政治活动中反对急忿贪功的三条原则,这些原则都是从限制性的角度提出的。集团骨干的这些特点被强烈地反映到秦国的创霸过程中。第三,蹇叔和百里奚都是传统观念的受育者和维护者,他们在威德两方中看重德的方面。对于介于狄戎之间、与中原久不往来的秦民来说,实行德治教育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但过分强调德治教育,又使秦国忽视了用武的方面。秦国在东向发展中,总的来讲是用武不多,用武不够,因而发展不力。第四,蹇叔和百里奚任相期间,他但这种状况表明了秦霸集团对军事的相对轻视,也制约了军队的独立发展,致使以兵强将悍而闻名列国的秦国没有产生出先轸式的军事人才,这不能不是秦霸集团的一大遗憾。

西周时,荆山蛮荒之地有一芈姓之国,即楚国,建都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北)。楚国不断与周发生战争,被周人称为荆蛮。其后疆土逐渐扩大到长江中游,移都于郢。春秋时国势壮大,他们不满于周室所封爵号,自称为王,伺机向北发展。

春秋前期,因齐桓公的召陵盟师与晋文公的城濮之战,楚国的北上之势被遏制。春秋中期,楚庄王执政,他任用廉臣孙叔敖等人,吸收中原先进文化,采取新的战略方针,曾问鼎周室,在邲城大败晋军,终使中原许多国家归附,成为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