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全史野史篇
7758400000055

第55章 后妃轶事

马皇后勆夫得天下

元顺帝至正十二年(1352年)五月的一天,濠州城里热闹非凡,原来,农民起义军首领郭子兴正在他的大帅府里为自己的义女马小姐和自己手下一员年轻小将朱元璋举行婚礼。府内张灯结彩,贺客盈门。望着眼前喜庆的情景,新郎朱元璋不禁浮想联翩:

朱元璋本是濠州人(今安徽凤阳人),父亲朱世珍,是个农民。朱元璋小时候家境是很贫寒的。在他17岁那年,父亲和兄长相继死去。朱元璋无以为生,只好投到皇觉寺里,做了一个小和尚。不久,庙里粮食吃完了,他只好身穿破衣,手持木鱼和瓦钵,开始了化缘的流浪生活。早晨赶路,夜宿古寺,历尽艰辛。在三年多的流浪生活中,他的足迹遍及淮西一带名州大邑。20岁时,又回到皇觉寺。这段流浪生活,使他知道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增长了社会知识,也锻炼了坚强的意志和体魄。

元顺帝至正十二年(1352年)二月,安徽定远人郭子兴率领数千人马冲进濠州城,杀官起义。之后,那些不堪忍受压迫的人们,也纷纷从四面八方投奔濠州城。朱元璋当时24岁,正在皇觉寺出家,看到义兵蜂起,他也不甘清贫与寂寞,决心投奔起义军。

三月初一清晨,他早早地赶到濠州城门口,对城上哨兵说:“我要见你们大帅。”哨兵见到与他们说话的是个身穿破旧僧衣的和尚,心中就有几分瞧不起。又细瞧这和尚的面貌:见他身材瘦长,脸色微黑,面部稍长,下巴略大,前额微突,长相又奇又丑,就不免心生疑问。后竟以元军奸细为口实,把朱元璋抓了起来,并派人赶快给郭子兴报信。

不一会儿,郭子兴骑着一匹高头大马飞奔而来。朱元璋迎上去,对他说:“您是个决心成大事的人,怎么能纵容手下随便侮辱壮士?”朱元璋声若洪钟,讲得有理有力。郭子兴不禁产生出一点好感。他命手下人松开绑绳,在详加盘问之后,弄明白了朱元璋是受自己的部下汤和点拨,确实是为投奔自己而来的。他便把朱元璋留在自己身边,担任一名十夫长。由于朱元璋能够吃苦耐劳,冲锋陷阵十分勇敢,逐渐受到郭子兴的器重。

五月初的一天,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朱元璋来到郭子兴府的西厅,等待郭子兴召见他。在西厅,他巧遇郭子兴的妻子张夫人,这段巧遇促成了日后一段美满姻缘。原来,郭子兴有一个义女,是他朋友马公的女儿。称得上端庄秀丽,裱纤适度。她已经21岁了,尚未许配人家。马公妻子郑媪死得早,马公曾与女儿相依为命,后来马公杀了人,隐姓埋名,远走他乡,便将这个女儿托付给自己的好朋友郭子兴。郭子兴和张氏待她如同亲生女儿,尤其是张氏,亲自教她读书识字,马小姐很快成长为一个知书识礼的翩翩少女。

当时在郭子兴手下的义兵将领中,有很多人倾慕马小姐,希望攀上这棵高枝。但郭子兴是个粗心的人,由于起兵时间不长,战事繁忙,他一直没有顾上马小姐的婚事。这个缺欠却被他细心的夫人张氏巧妙地弥补了。他对郭子兴说:“朱元璋相貌不凡,来日必成大器。大帅可厚待于他,让他知恩图报,辅佐大帅成就一番功业。您何不把咱们的义女马秀英许配给他,把他长久地笼络在您身边,让他为您效力呢?”

郭子兴呵呵大笑,一指脑门儿:“夫人言之成理。就按你的意见办。”

五月中旬,他们择选了一个良辰吉日,为朱元璋和马小姐举行了婚礼。这一天,天公作美,阳光格外灿烂。郭子兴的大帅府里喜气洋洋、张灯结彩,斗大的红喜字贴满了帅府内外。从早晨开始,贺喜的人便络绎不绝。贺喜的人中有郭子兴手下的将领、亲兵,还有当地有财有势的豪绅地主。他们祝贺郭子兴得到这样一个智勇双全的乘龙佳婿。张夫人含着笑站在郭子兴的身边,接受人们的祝贺。不久,婚礼的高潮来到了,一对新人在傧相的引领下,来到喜庆的婚礼大厅。一拜天地,二拜高堂,郭子兴和张夫人看着这对义女、女婿,乐得合不拢嘴。他们端坐在正厅的太师椅上,接受这对新人的跪拜。然后,傧相引导这对身着大红吉服的夫妻互相参拜,最后将他们送人座落在大帅府附近的他们的新房里。这一切对于朱元璋来说,真像是一个美丽的梦。他由一个穷和尚一下子变成了大帅的干女婿,真是受宠若惊。马小姐的端庄和婉,稳重沉静,令他着迷,更令他肃然起敬。朱元璋由于这段婚姻身价陡增,被人们称作“朱公子”。

新婚之夜,朱元璋看着刚刚成为他的新娘的马小姐,高兴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他粗糙的大手抚摸着马小姐柔嫩的肩膀和腰肢,继而,把这位新娘紧紧地拥在了怀里。马小姐有欣喜,也有羞涩,她的脸儿始终是红扑扑的,这在朱元璋看来,更是娇羞无比。“真象是一场梦啊。几个月前我还是沿街乞讨的穷和尚,如今却娶到了你这么美丽的姑娘。”他望着马小姐充满深情地说。顿了顿,他又试探性地问道:“你不会嫌弃我出身贫寒又没有功名富贵吧?”马小姐充满信任地望着他,摇了摇头:“我觉得您将来一定会是位很了不起的人。”

隔了一会儿,马小姐开玩笑似地问朱元璋:“奴家一双大脚,你不嫌弃吗?”“怎么会?”朱元璋大胆地伸出手来,将马小姐一双健美的天足握在自己掌中。婚后两人夫唱妇随,生活和美。

然而幸运之神也并不总是光顾朱元璋一个人。有时候,人的生活中还少不了大大小小的磨难。朱元璋在被郭子兴招为女婿之后,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特别是他的才干惹得郭子兴的三个儿子十分不舒服。他们更担心朱元璋在军队中的威望有一天会超过他们弟兄三人甚至是他们的父亲。他们终于联合起来向郭子兴进谗言:“朱元璋这个人不可小觑,他有勇有谋,善于笼络人心,父帅手下士兵多愿听他调遣,他有凌驾于大帅之上的野心。”

郭子兴起初不相信这些话,然而这类像乌鸦一样的呱噪声却常常萦绕于耳际,让他不能不心动,不猜疑。俗话说,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成为了“真理”。郭子兴对于朱元璋再不那么信任了,对他的态度变得忽冷忽热。需要他的时候,就拍着朱元璋的肩膀“贤婿”长、“贤婿”短的,不需要他的时候,便对朱元璋拉长了脸。朱元璋不无担忧地把郭子兴对自己态度的变化告诉给马氏。马氏拿出私房钱,购买了张夫人平日喜爱的一些东西去讨好她,并委婉地请义母在郭子兴面前多讲朱元璋的好话。

郭子兴虽然生得人高马大,其实气量相当狭小。他性情急躁,嫉贤妒能,不能容人,好听闲话,做事迟疑。所以常和部下、同僚闹意见。朱元璋的豁达大度、有勇有谋,在他看来,是对自己地位的一种威胁。所以尽管张夫人受马小姐之托常常在枕边对他讲朱元璋如何忠诚可靠,并不能减少他对朱元璋的猜疑。矛盾终于爆发了。

有一天,郭子兴在大帅府里召开很重要的军事会议,讨论今后的行动方针。相当多的将领由于目光短浅,缺乏见识,决定采取保守政策,只要保卫好濠州就行;但朱元璋和其他一小部分将领却主张积极进取,以濠州为中心,向南方继续发展势力,并争取尽早与其他几支起义军联合,共图江山大业。朱元璋以非常宏亮的声音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他周密的考察,严谨的逻辑,精心的计划,令众多将领对他刮目相看。直到这时,郭子兴才充分地意识到朱元璋的才能超出自己太多、太多。但是他的刚愎自用决不允许一个后生小子在军队中的威望超过他。郭子兴脸色越来越难看,他挥挥手结束了这场讨论。不久,他抓到朱元璋一点小错,把他囚禁起来,不给他饭吃。太阳西沉了,朱元璋饿了一整天。马氏心中记挂丈夫,便悄悄去厨房,偷了几块刚刚蒸熟的饼,揣在怀里,想给丈夫送去。不料刚一出门,就被义母张夫人看见,张氏见她慌慌张张,心知有异,就故意停下脚步,与马氏有一搭无一搭地闲扯。再看马氏,一边勉强应答,一边被烫得呲牙裂嘴。张氏便将她带进内室仔细盘问,了解了真情,再看马氏胸前,被蒸饼烫起了许多大泡。张氏不由心痛得落泪。她便想了个法子,劝说郭子兴撤销对朱元璋的处罚,马氏自己也跑到义父身边,跪在地上请求郭子兴饶恕自己的丈夫。郭子兴禁不住劝说,便把朱元璋放出来,继续委以重任。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郭子兴病死,朱元璋便统率了郭子兴的部队。当时他年仅28岁。

由于淮河流域灾荒连年,粮食歉收,濠州城里的储备粮日渐减少,细心的马氏便在自己的卧室里私存了一些粮食,准备随时帮助朱元璋度过难关。如果食品不多,马氏宁可自己挨饿,也要千方百计让丈夫吃饱。

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并册封马氏为皇后。追念往事,朱元璋仍然感慨万千。他对大臣们说:“当年汉光武帝酬谢冯异说,‘我遇到困难时,你曾经屡次送我豆粥与麦饭度过难关,这份深情久久难以报答。’君臣之间关系始终亲密如初。我感念皇后出身贫民,与我同甘共苦,曾经随我征战四方。粮食不够吃,她就忍饥挨饿,怀揣干粮糕饼给我吃,比起冯异的豆粥、麦饭来更加难能可贵。唐朝长孙皇后在太宗继位以前,努力协调皇室内各方面关系,消除别人对于李世民的猜忌。我屡次受到郭子兴的猜疑,多亏皇后深明大义,把战利品献给郭子兴,讨他高兴,并多次从中斡旋,使我免亍罹祸。其用心之苦比起长孙皇后来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我有时候发起脾气来,她便要告诫我:‘陛下忘记当初贫贱之时了吗?’让我警醒。家有贤妻如同国有良相,我怎能忘记她的贤德呢?”

散朝后,朱元璋把这些告诉给马皇后,马皇后说:“我听说夫妇相守容易,君臣相守却难。陛下既然能够不忘我们当初的贫贱之交,希望您也为不忘群臣百姓当年处于艰难之中,况且我怎么能比得上长孙皇后的贤惠呢?但愿陛下您能效法尧舜作为样板!”

原来这位长孙皇后是历史上有名的贤人,曾辅佐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的好局面。太宗初登皇基时,百废待兴,日理万机,她起到了一个贤内助的作用。她恭谨待人,不骄不妒,为后代妃嫔们做出了典范。传说有一次,大臣魏征对唐太宗的过失犯颜直谏,使唐太宗气得在下朝之后,对长孙皇后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掉这个乡巴佬!”谁知长孙皇后听了,也不答话,退回内室,换上举行大典时才穿的皇后朝服,走到太宗跟前行礼拜贺。她对太宗说:“我听说只有君王英明,大臣才敢犯颜直谏。我朝能有魏征这样的忠臣,全赖陛下英明有识,我该向陛下您道贺才是呀。”一句话说得唐太宗茅塞顿开,转怒为喜。

在朱元璋顺利进兵的途中,马氏常常提醒丈夫不忘百姓疾苦,不要滥杀无辜。朱元璋在攻占集庆之后,将其改名为应天府,并自封吴国公。朱元璋踌躇满志,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但马氏却十分清醒地意识到丈夫身边还缺少能为他运筹帷幄的谋臣,便对他说:“从来帝王创业,有良将还须有谋士,才能运筹帷帷幄、决胜千里。如今您身边,还缺少一个像张良、诸葛亮那样杰出的军师。”

朱元璋把马氏的话记在心上,时刻注意网罗人才。在进军浙江的途中,他听人说青田人刘基、金华人宋濂是浙江名士,就有心将他二人聚集到自己麾下。为此,他特派使者携带贵重礼物去把这两个人请到南京,并为他们修筑礼贤馆,将他们二人待若上宾。这种礼贤下士的作法得到当时许多读书人的好感。

刘基上通天文,下晓地理,学识非常渊博,并长于谋略;宋濂品格高洁,才学过人,后来被任命为太子的老师。朱元璋当时在江南面临的两个主要对手是张士诚和陈友谅。刘基便为朱元璋谋划说:“张士诚是一个鼠目寸光之辈,善于守成而不知道进取;陈友谅相比之下却是个野心极大的人,他杀孙寿辉而自立,欲称王天下,对我军构成的威胁也是最大的。我军应该及早动手,全力对付陈友谅。消灭了他,再去进攻张士诚就比较容易了。江南平定之后,我们可以把江南作为根据地,继续挥师北上,灭亡元朝,重建汉族一统的天下。”朱元璋听了,正中下怀,如鱼得水。君臣二人相逢恨晚。

在良将和谋臣们的辅佐之下,朱元璋指挥军队,用了整整四年时间打败了陈友谅。攻占两湖、江西和安徽,然后又很快挥师击败了张士诚,统一了南方、拥有广阔的根据地。最后他指挥千军万马,攻下大都,灭亡了元朝的统治。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改应天为南京,登基做了皇帝,改国号为明,年号为洪武。然后,册立马氏为皇后,立马氏所生的长子朱标为太子。

提起朱元璋的成功,与马氏的深明大义也是分不开的。在戎马倥偬之中,朱元璋养成了把思考的事情随时记下来的习惯,后人称此为“札记”。由于他识字不多,札记上难免留有许多空白。马氏便经常帮助他整理札记,填补空白,这对朱元璋随时总结经验教训,处理好各方面关系起了重要作用。马氏在帮助丈夫整理札记的时候,还常常这样提醒他:平定天下,应以仁爱之心待人,以少杀人甚至不杀人为最好。

在军事作战中,马氏除了时常提醒丈夫勿滥杀人之外,还带同其他将士家属,制作战衣鞋袜,以充做军需。每当将士们打了胜仗,她就拿出私蓄代表朱元璋犒赏大家,朱元璋内心深处对她充满了感激。

马氏做了皇后,显示出她与众不同的独特贡献。这一点,朱元璋很快便注意到了。

天下初定,前朝纲纪已坏。朱元璋鉴于元代吏治败坏,法纪不行,便努力进行各种制度法令的创建。他决心以法制约束天下。但就在这时候。女官送呈他一部《宋代家法》,朱元璋好奇地翻阅了一遍,越看越觉得有趣。一问,才知是他聪明的皇后组织编写的。马皇后平时喜欢浏览史书,注意前代兴衰事迹,探究齐家治国的道理。她觉得:宫廷内部争宠夺权是导致国家混乱的重要因素。她召集宫中女史,对她们说:“从汉唐以来,有哪些皇后最贤德、哪一代皇帝家法最正,可以书诸文字,作为我朝的法式?”范孺人建议她取法宋代,因为宋代家法最为严正,多贤后,而又没有发生过汉唐那样的女祸。马皇后认为范孺人的建议是对的,她便命令女史们编了一部《宋代家法》,并向明太祖建议颁行六宫,教育后宫妃嫔及公主们。

在马皇后的建议下,太祖又与外廷大臣反复商量,立下了几条严格的戒谕,并用铁牌铸字,挂在一道官门中,计有“后妃不准预闻政事,有敢干政者,废退问罪。”“后妃以下妃嫔女御,不得私自出外,违者斩。”“宫嫔额定外用品,先取旨再移部取给。有不尊旨或有滥取者斩。”家法是很严厉的。

这些家法立下之后,确实有一定的效果。整个明代,后妃们都能遵守,所以官闱严正,没有发生过女人弄权的事情。

为后宫制订家法之后,马皇后以身作则。不仅如此,由于朱元璋过去受的教育较少,脾气又很暴躁,稍不如意,动辄杀人,作为皇后,马氏便常常发挥匡正补阙、补偏救弊的作用。

有一天,朱元璋身着便衣,到城南孔庙一带察访。走到东牌楼附近,看到许多人围着墙上的灯谜七嘴八舌猜测议论。原来谜面上画着一个妇人,怀抱一个西瓜,天生一双大脚,打“今人名人一”。众人都猜不出来,这时有个书生模样的人笑着说道:“这个谜还不容易猜吗?这个谜是会意格。妇人怀抱西瓜,意为淮西妇人,生着一双大脚,是指当今马皇后啊!”众人掀开谜面一看,谜底果真是马皇后。有个老人接着书生的话说:“老头儿的皇后可是个贤德之后,她那双大脚帮他稳坐江山呢!”

朱元璋看到老百姓用猜谜来打趣自己和自己的皇后,气得暴跳如雷。一回到宫中,他就命令五城兵马司总制和应天府尹把东城一带的老百姓全抓进牢里,他怒斥手下:“张士诚当初盘踞江东时,老百姓还称他为张王。朕贵为天子,老百姓却喊朕为老头儿。真是岂有此理!更可恨的是,竟然有人借猜灯谜取笑皇后。他们如此对帝后不恭敬,都是你们平日纵容所致!来人,把这批刁民给我杀了!”

这事被马皇后知道了,她深感不安,急忙赶来劝阻明太祖:“当初你在怀远兵败负伤,追兵紧逼在后,你又无法行走,要不是有我这双大脚,背负你逃到山中躲藏,你哪有今日!我这双大脚谁个不知?谁人不晓?当日大家都称我大脚娘子,那时你并未生气,如今又为什么大发雷霆呢?”

“今日你我贵为至尊,哪能和从前相比!”

“民不教不立,这件事情须从根本人手。应当定礼仪。正民俗,颁布天下,责成掌管普教学子,百姓自然会听教化。”马皇后的一番话说得人情人理。终于使朱元璋撤销了自己的命令,从而挽救了东城一大批老百姓。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马皇后是一个心地善良、待人宽厚的人,尽管她长了一双大脚,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取笑,但她也不介意。

一次,朱元璋过生日,杭州教授徐一夔上表贺寿,文中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的贺词。朱元璋对文义理解很差,他认为“光天”就是“光头”,又把“圣人”错听成“僧人”,这犯了他的大忌,“作则”则理解为“作贼”,这也触痛了他的伤疤。盛怒之下,他将徐一夔杀头问斩。后来,马皇后知道了这件事,一方面为徐一夔感到惋惜,另一方面深感丈夫学问的不足,导致滥杀无辜,贻笑天下。她向丈夫解释了徐一夔文中的意思,并鼓励丈夫多识字。朱元璋以后就不再因文字不通而杀人了。

定都南京以后,朱元璋想扩建旧城。有个大富翁叫做沈万三的,为了讨好朱元璋,请求出钱修筑新城的三分之一。朱元璋为面子考虑拒绝了他。然而沈万三一心要讨好朱元璋,说愿意贡献一笔金笔,作犒赏朝廷军队之用。谁知马屁恰好拍到马脚上,一个老百姓,居然想要犒赏皇帝的军队,这在朱元璋看来简直是想凌驾于天子之上,大逆不道。他下令逮捕沈万三,要治以重罪。

马皇后知道这件事后,便赶来劝说朱元璋,认为沈万三是献金的名目不大对头,其实,他并无什么恶意。朱元璋认为一个小小百姓居然富可敌国,真是不祥之兆。马皇后却告诉他:“刑罚是诛不法之徒,而不是诛不祥。沈万三并未犯法,皇帝杀他,于法不合。”朱元璋接受了皇后的意见,将他免去死罪,流放云南。

马皇后在世期间,还流传着许多关怀士人、体恤下情的感人事迹。

有一次,朱元璋和大臣们一起讨论国事后用餐,朱元璋的饮食由后宫准备,众大臣的饭菜由光禄寺送进朝堂。马皇后在大家进餐的时候走进前殿,亲口品尝了大臣们的饭菜,发觉饭菜已冷,滋味又很淡。她便对朱元璋说:“朝廷用光禄寺来奉养天下贤才,光禄寺却并没有尽到责任。待士之道,自奉要薄,养贤要厚。如今众大臣的饭菜,滋味寡淡,这不是陛下养士之道啊。”朱元璋便命光禄卿上殿,责令他加以改正。大臣们对于皇后如此的体恤下情,十分感动。

朱元璋很重视太学,延请名儒大师教导学生,太学生们都由国家供给口粮。但马皇后有一次却发现:太学生们的家眷却是不领口粮的。她便这样问皇帝:“太学里有多少学生?”“2000多人。”“太学生中有家眷的人多吗?”“不少人都是有家眷的。你问这做什么呢?”马皇后便把自己的想法娓娓道来:“太学是养育人才的地方。皇帝为国育才,故而重视太学。然而,太学生有国家供给的口粮,他们的妻子儿女却没有。也就是说他们有后顾之忧。皇上何不多赐一份恩典,让每个太学生的家眷都有一份口粮,免去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专心向学呢?”

朱元璋深以为然,便下令在京城附近特建一座粮仓,叫做“红板仓”,专供太学生家眷取给。

宋濂是有名的大学士,还是太子朱标的老师。马皇后一贯尊敬这位学者,有一次还亲自为宋濂向太祖求过情,保全了他的性命。

原来,在洪武十三年,宰相胡惟庸联络四方武将,密谋造反,后被人告发,未遂。此事震动了整个朝廷。当时胡惟庸不少党羽都是朝中的功臣宿将。这件事给朱元璋的刺激很大,他开始大开杀戒。凡同胡党交结往来者,一律杀头。当时宋濂的孙子宋慎、宋燧也被牵连在胡党之内。尽管宋濂早巳告老还乡,朱元璋还要派人去杀他。太子朱标作为宋濂亲自督导过的学生,为宋濂求情,想不到反而挨了太祖一顿痛骂。太子又生气又伤心,就一怒跳进了太液池。幸亏被左右看见,及时救起。但朱元璋依然不想收回成命。

马皇后便想了一个办法。当天进膳时,她命令在自己面前摆上素斋。太祖觉得好生奇怪,看她一不喝酒,二不沾荤,便问她:“今天为什么要吃素呢?”马皇后回答:“为了宋先生。平常百姓人家请了个先生,礼敬还要有始有终,何况我们这帝王之家呢?宋先生教太子以下诸皇子这么多年,今天得罪要被处死,我要为他吃素祈福。”太祖将筷子一扔,拂袖而去。但过后仔细想想,皇后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他便免去宋濂的死罪,将他流放到四川。

不过,明太祖生性严酷,有时对自己的皇后也大发雷霆,令皇后下不了台。

明太祖的饮食起居,一般都由马皇后亲自悉心照料,她是担心其他嫔妃、宫女不能像自己那样了解太祖的口味嗜好。因为,她是太祖的结发妻子,后宫之中,毕竟数她伴随太祖的时间最长。

有一次,太祖正在宫中翻阅奏本,奏本中有些词句对他来说十分生僻,太祖看不懂,越往下读越感到生气。马皇后像往常那样,在太祖翻阅奏章时,给太祖端来一碗羹汤。由于宫人的怠慢,这羹汤由伙食房送到马皇后手中时,已经稍微有些冷了。皇后以为,现在正是夏秋之交,天气不凉,皇帝喝了这碗稍凉的羹汤会更觉舒爽的。太祖头也不抬,伸手接过这碗汤,刚喝了一口,就皱起了眉头,他抬头看了看马皇后:面容衰老,鬓染秋霜,不禁心生厌恶:“你这个懒婆娘!怎么把这么凉的汤端给我喝,是希望我生病早死么?”说完,怒不可遏,举起汤碗朝马皇后掷了过去。马皇后赶紧向旁边闪避,脑袋虽然偏过去了,但耳朵刮着了碗边,皇后顿觉耳朵热辣辣的,伸手一摸,原来耳朵被划破流血了。太祖怒气不消,坐到宝座上闷着头继续翻阅那看不懂的奏章。汤汁顺着马皇后的袍襟滴滴嗒嗒地往下流。皇后没有顾得上这些,重新跑到御膳房,要了一碗热腾腾的羹汤,双手捧着,递给了太祖。太祖的怒气消了一些,他一尝,这汤热热的,正合自己胃口。

太祖消了气,皇后便放心了,她转身走出大厅,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身比较鲜艳的衣服。然后,若无其事地回到太祖身边,准备随时服侍太祖。站在太祖身边的宫人们,这时候看到太祖怒气已消,皇后又很从容自若,他们才敢舒一口长气,不再诚惶诚恐了。他们从来没有看到过太祖对皇后发这么大的脾气,太祖迁怒于皇后,皇后会不会进而怪罪于宫人?然而,事实证明他们的惊慌失措没有必要,皇后不会迁怒于他们。

马皇后的宽容大度,不仅深深地感动了明太祖,也教育了周围的宫人们,她们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学会了遇事容忍、克制。

这件事在马皇后的心里也掀起了几多感慨。太祖当年以穷和尚的身份娶到她这个大帅干女儿的时候,是何等的关爱、体贴呀。那个时候的朱元璋对待自己多么温柔,多么和气。然而他现如今已是皇帝,享受万乘之尊,今非昔比;自己与他虽是结发夫妻,但到底是年长色衰,看来今后做事更要小心谨慎。

朱元璋对待自己的皇后尚且如此,对待侍奉他的宫人们就更加粗暴了。宫人的服侍稍稍不称他的心意,他就怒加责罚。马皇后看到太祖发这么大的脾气,她也故意发火,挑出宫人好多错处儿,然后命左右将犯了错误的官人交付宫正司处置。表面上看起来,马皇后对待宫人比太祖还要严厉。

然而,过了几天,朱元璋怒气消了,问起宫正司对宫人的处罚,知道宫人仅仅受了轻微的惩罚。他便问马皇后:“你自己不责罚,却把宫人交付给宫正司,这是为什么?”马皇后回答说:“赏罚要公正,这样才能让人心服。您作为皇帝在生气的时候,对宫人的处罚难免偏重。我将宫人交付宫正司,就是让他们斟酌过失的轻重而加以公正适度的处罚啊。”

朱元璋作为戎马出身的皇帝,从马上得来天下,对好多人情世故都不太懂,平时也没有闲暇留心这些。他常常凭一己好恶处罚自己的臣民,有时甚至不顾青红皂白。幸亏有马皇后在他身边,常常提醒他这个“大老粗”遇事冷静,才没有制造太多的冤屈。有这样一个例子,朱元璋的“好心”差一点让他的大臣郭景祥绝了后代。

郭景祥是跟随朱元璋多年的近臣,所以朱元璋对待他很关心。有一次,有人报告朱元璋,说郭景祥的儿子手持槊杖要杀父亲。朱元璋听后大怒,他也不派人核实,就下令去抓这个不肖之子,要把他杀掉,以做效尤。郭景祥父子俩听到这个消息,吓得抱头痛哭。郭景祥这个儿子当时年岁很轻,是个独生儿子,平时郭景祥对他十分娇惯,在自己家中不太讲究那些长幼尊卑之礼,所以儿子每每顶撞他,甚至有一次还拿起槊杖说要杀死自己的父亲。这本是一句玩笑语,父子俩过后都不当真,甚至把这件事忘记了。不料想,哪个好事之徒把这句玩笑话报告给了太祖,太祖如今亲自降罪给郭景祥的儿子,君命难违呀。

正在郭景祥父子俩为生离死别而悲痛的时候,忽然听到有人传达太祖的第二个旨意:决定不再处罚郭景祥的儿子,而是要郭景祥自己严加管教。全家人不禁转悲为喜。这其中有什么缘故吗?原来是马皇后从中斡旋,促使朱元璋改变了旨意。

马皇后最初听说太祖要杀郭景祥的儿子,感到事情蹊跷,她急忙劝说太祖:“我听说郭景祥只有这一个儿子,平时对他有些娇生惯养。他们父子俩虽然平时在家中没老没少的,但是,这个小孩子恐怕不至于用槊杖刺杀自己的父亲吧。这种事您应该派人调查清楚,否则您一片好心,帮助郭景祥处罚这个不肖之子,反倒害他绝了后。不是吗?”

朱元璋觉得皇后的话挺有道理,他就派人去调查,得知郭景祥的儿子真是被人诬陷了。他便狠狠责罚了那个好事之徒。

事后,他对马皇后说:“若不是你提醒,郭家险些断了香火呢。”

马皇后以自己女性特有的细心和敏感,挽救了臣子的后代。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年轻时曾经出家做过和尚,这段经历给予他一生以很大的影响,使他养成了生性节俭、不尚奢华的习惯。皇后马氏早年随太祖朱元璋度过了许多颠沛流离、含辛茹苦的日子,所以她深知黎民百姓的疾苦,在她当了皇后之后,自奉节俭,尽量远离那种锦衣玉食的生活。

有时候,江南一带发生了旱灾,或是水灾,她知道消息后总会寝食不安。她要宫人们和她一起,不再吃荤腥肉食,每餐只有很少的粗茶淡饭。当灾区的老百姓啼饥号寒、衣食不继时候,作为一个整日生活在深宫内院中的皇后,不能直接去赈济灾民,她只有以这么一种办法,来表达自己对黎民百姓的关心。有时,水灾很大,连续几十天都有当地官员上报灾情,马皇后就连续几十天不沾一丝一毫的油腥。朱元璋知道后。就劝说她:救济粮早已发往那些受灾地区了,皇后你就不必太忧心啦。你也应该注意一下身体,加强营养。马皇后愁容不展,她说:“我虽然吃的是粗茶淡饭,皇帝陛下为我的身体担心,但灾区的老百姓可是粗茶淡饭都吃不上啊。”她望着窗外连绵的细雨,对太祖说:“这雨怎么下了一两个月还没有停啊?江南的水害不知会有多么大呢?皇帝是天下之父,我作为皇后,便是天下之母,天下老百姓若不能安生,我们做父母的,如何吃得下饭、睡得好觉呢?”几十天过去,马皇后身体瘦多了,眼珠上布满了血丝。

马皇后一生不爱金银珠宝,但对金银珠宝却有独到见解,更善于通过谈论金银珠宝这样的话题引导太祖深思。

明朝军队在攻占大都之后,从元顺帝的皇宫中搜出了大量的珠宝古玩,将它们呈献给太祖朱元璋。这么多美不胜收的金银珠宝令太祖目不暇接,龙心大悦。太祖叫人去请马皇后一同来饱眼福。马皇后来了,穿着朴素的衣服,也不戴一件首饰。太祖对她说:“这些金银珠宝从此就是我们的了。”马皇后并不动心,她对皇帝说:“元朝有这么多金银珠宝却不能牢牢守住,为什么呢?”进而又提出疑问:“什么才是一个国家真正的宝贝呢?”太祖马上明白了她的心意,太祖说:“人才当然是天下第一件宝贝啦。”于是太祖更加尊重人才,把那些拥有治国谋略的读书人纷纷网罗到自己的朝廷里来。

马皇后对自己要求很严,对自己亲生的儿子们要求起来就更加严格了。她平时不让皇子们穿华丽的衣服,吃精美的饭菜。她曾经拿唐代诗人这首《悯农》诗教育儿子们:“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她要皇子们亲眼观看农民耕田、纺织的辛苦场面,从而体会到一粥一饭、一丝一缕都是来之不易的。平时皇子们在餐桌上抛洒了饭粒,她总是要让皇子们把饭粒捡起来。

马皇后与太祖朱元璋一共生有四个儿子,太祖对于这四个儿子非常喜欢。但马皇后对于他们却处处要求严格,她为皇太子朱标延请了宋濂等名儒进行教读。她时常对朱标说:“你生长在帝王之家,不知道民间疾苦。应该跟着老师多读书,从书本上学习做人的道理;还应该注意从各种各样人的口中了解民间的疾苦,以仁德为怀,不可好逸恶劳,不要心存骄奢。”她让太子跟随着朝廷官员定期到民间探访民情,使太子养成了仁爱宽厚的品格,对父母孝顺,对大臣礼敬,对黎民百姓富有同情心。

在朱元璋的24个儿子中,他最宠爱第四子燕王朱棣。朱棣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聪明机警,智勇而有谋略。皇太子朱标比起朱棣来显得不那么聪明机智,但皇太子却以仁慈宽厚获得了上下称颂。朱棣仰仗父亲的偏爱,养成了放荡不羁的性格。她不喜欢循规蹈矩,而是喜欢按照自己的心意来处理事情。虽然稍稍有些越轨,但又能十分巧妙地迎合父亲的心意。

他的小聪明虽然讨到了太祖的欢心,然而却没有瞒住马皇后的一双眼睛。马皇后知道朱棣平时不够尊重自己的大哥皇太子朱标,她暗暗为明朝的未来担心。这份担心随着朱棣的成年而增加了。

朱棣成年以后,朱元璋封他为周王,封地在开封。朱棣向父母辞行,马皇后说“不忙”,她派人去请江贵妃,告诉小儿子朱棣,“我已经同江贵妃说好,派她与你一同去封地。以后我不在你身边,你要听她的话。她是一个品格高尚的人。”马皇后当着朱棣的面,交给江贵妃一件自己常穿的破旧衣服,又交给她一根木杖,对江贵妃嘱咐道:“倘若周王有什么过错,你就穿上我的衣服,代我杖责他;如果他还是不听话,那你就派人骑马赶快报告给我知道,你不要迁就他的过错。”

周王朱棣垂手站在一边,听到母亲马皇后对于江贵妃的这番嘱咐,不免心中恐惧。到了封地以后他收敛了自己放荡不羁的脾气。直到马皇后死后,他才敢放纵自己。

马皇后死后,朱棣有一次私自离开藩地去游凤阳。手下人报告给了朱元璋。朱元璋听后大怒,藩王私自离开封地是要处死的,他将朱棣发配云南。就在朱棣无可奈何准备启程的时候,传来朱元璋的一纸诏令,原来他昨夜梦见马皇后来到自己的面前,恳请自己照顾她亲生的几个儿子。朱元璋感念马皇后的德行,改令朱棣仍回原藩,朱棣终于绝处逢生了。

现在是春天了吧?宫墙外,不知又开放了多少桃花?病中的马皇后在心中吟咏着孟浩然的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南声,花落知多少?”这场大病使马皇后缠绵病榻数月之久,她多想此刻站在楼台之上,眺望一下宫墙外鲜艳芬芳的桃花啊!宫人们似乎看穿了马皇后的心思,走到她床边悄悄地说:“皇后御体最近已见好转,过几天就可以奏明皇上出宫赏桃花了吧?煤山那边的桃花开得正烂熳呢。”皇后笑着摇了摇头,不久叉昏睡过去了。

宫人们对皇后的身体状况十分担忧。如今天下名医差不多都请遍了,皇后的病依然时好时坏。此刻朱元璋的心里又何尝不急呢?他早早地散了朝,来到皇后居住的殿里。皇后的床前挂着一幅明黄色的布幔,显得那么整洁、又那么简朴。在朱元璋众多妃嫔之中,只有马皇后是跟随他时间最长,平时又最不崇尚奢华的一个。她的床帏是从来不挂锦帐的。朱元璋没有让宫人们去叫醒熟睡中的皇后,他慢慢踱到床边,举手撩开布幔,注视着病卧中的妻子。皇后的面容是何等衰老、憔悴!虚汗把她额前的头发也打湿了。皇后有一只手搁在了被子外,瘦骨伶仃。太祖怀着怜爱和痛惜之心,把她的手搁回被子里去。他的眼眶有一点儿湿润了。皇后确实是衰老了,我们都不再年轻啦。太祖心中默默地想。

离开皇后的寝殿,太祖直奔自己的寝宫,宫人们本以为应该服侍太祖安歇了,不料太祖粗暴地将他们赶走。谁能治好皇后的病呢?他高喊了一声:“来人!去把我的御医叫来!”深宫之中,一向安安静静的,这一声洪亮的叫喊,传出去好远、好远。

皇后慢慢地又醒过来了。往昔的生活图景一幕幕地浮现在脑海之中:

这不是义父郭子兴和父母张夫人么?郭子兴被元军杀死,自己哭过一阵子,而朱元璋那时候也十分伤心。义父死后,义母这些年生活得还好吧?虽然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后,这些年一直没有忘记张夫人,但是自己并没有回濠州去看望过她呀。

啊,这是父亲、这是母亲!马皇后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生身父母马公和郑氏,她在心底不由得欢呼起来。然而从自己还是个小姑娘时,这仗义的父亲和慈爱的母亲就永远地离开了自己。马氏对于生身母亲的容貌都有点儿记不清了。

这是在大帅府。那天喜事办得真热闹,来贺喜的人真多呀。马皇后回忆着与朱元璋拜堂成亲之后,朱元璋初见自己时那种又惊又喜又疼又爱的表情,嘴角慢慢地浮上了笑意。

宫人去报告朱元璋:皇后陛下刚刚苏醒。朱元璋亲自带着御医,来到马皇后的寝殿。皇后挣扎着想坐起来,朱元璋对她说:“皇后病成这样,就不要再拘礼了。”一面摆手叫御医走近皇后床边。御医的两腿开始微微地发抖了。

马皇后挣扎着坐了起来,对太祖说:“皇帝对臣妾的关心,臣妾永志不忘。但是不必再为我请什么名医了吧。医生们尽管医术高明,但有些病却不是一般的针石可以治愈的。我知道医生们已经尽了力了,那么我死也瞑目了,所以请陛下不要再为我延请名医了吧,免得治不好病,处罚就要落到他们头上。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朱元璋摆摆手,御医便诚惶诚恐地退下了。“皇后安歇吧。”朱元璋默默地离开马皇后的寝宫。

朱元璋离开后,马皇后派人去叫太子朱标。她让太子坐到自己床边,拉着太子的手对他说:“儿啊,我这两天不知道为什么头脑异常清明,怕是古书上提到的‘回光反照’吧?我可能不久于人世了。”朱标含着泪打住母亲的话头,他说:“母亲您这两天精神好,说明病快好了呀。您千万不要这样想。”马皇后继续对朱标说:“我一死,不放心的是你,还有你的几个弟弟。你父皇脾气暴躁,所以你遇事要学会忍让。你身为太子,也要懂得勤政爱民方面的道理。这些,我从前已对你讲过不少了。希望你能记住我的话。你的弟弟周王朱棣。素来心怀大志。你要善待他,但更要好自为之。”朱标听了母亲的话,心中一动,但话题就此结束了。

怀着对天下的种种担忧,马皇后恋恋不舍地辞别了尘世。下葬这天是个风雨如晦的日子。朱元璋心情沉重,他冷冷地对法师宗泐说:你来为皇后的魂灵祝祷吧。宗泐双手合十,面朝西方说了这样四句话:“雨落天垂泪,雷鸣地举哀,西方诸佛子,同送马如来。”抬高了死者身价。这四句话打到了太祖心坎上,他脸色渐渐开朗了。目送着马皇后的灵柩下葬,太祖眼前不禁泪雨蒙蒙。恍惚之中,他似乎重见马皇后当年怀揣炊饼,为受囚禁的自己送饭的情景……

为了纪念马皇后这一红颜知己、患难之妻,朱元璋尽管嫔妃成群,却再没有册立皇后。

马皇后去世多年,宫女妃嫔仍然怀念着她。她们制作了歌曲,传唱着:“我后圣慈,化行家邦,抚我育我,怀德难忘。怀德难忘,于千万年。泌彼下泉,悠悠苍天!”

马皇后死前两年,朝廷里发生过一件大事:深受太祖朱元璋信任的宰相胡惟庸结党营私,密谋推翻明王朝。胡惟庸可谓处心积虑,蓄谋已久,朝廷里许多掌权的重臣都被他笼络到自己麾下。等到朱元璋终于发觉这场阴谋时,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周围原来潜伏着这么多图谋不轨之辈,这其中就有曾经与自己同生共死打下天下的功臣宿将。胡惟庸一案居然牵涉到这么多人,使太祖深受震动。从此,他再也不相信任何人了。他还不曾料到,自己的得力谋臣刘基就是胡惟庸派人加害的。大怒之下,太祖杀了与此案有关的许多人,并把胡惟庸满门抄斩。蓝玉一案他也杀了不少人。有些人其实本不该杀头,但朱元璋一怒之下,送了好多人去西天。至于满门抄斩,祸灭九族,连刚刚出生的小娃娃都不放过,更是残暴已极。胡惟庸大案,朱元璋共杀了15000人。马皇后竭尽全力,只挽救了七十多岁的与此案稍有关连的宋濂的生命。

朱元璋在马皇后死后,常常追念马皇后与自己同甘共苦、同舟共济的生活。然而,马皇后一死,他身边缺少了一位敢于匡正补缺的贤妻。无人敢于犯颜直谏,致使朱元璋猜忌和暴虐之心日渐助长,动辄大开杀戒,杀人如麻。这是九泉之下的马皇后怎么也料不到,又无法改变的一个残酷事实。

正因为顾虑着马皇后种种好处,朱元璋对于太子朱标的未来不免忧心忡忡。人心险恶,而太子又是这样善良、仁慈。于是朱元璋内心存下一个狠毒的计划:把那些自己认为不可靠的文臣武将统统除掉,给太子将来统治天下创造一个安定和平的环境。太子买不买他的账呢?太子知道他用心良苦,但却不赞成他这样大开杀戒。

一天,朱元璋将太子朱标叫到自己跟前,指着地上一根生满了芒刺的木棒说:“你给我把它拾起来。”太子犹犹豫豫地看住父皇说:“木棒浑身是刺,儿臣拾不起来呀。”“是呀,你也知道木棒浑身是刺不好拾。我现在之所以大开杀戒,就是把朝廷中的毒刺给你拔掉,将来你才能顺顺利利地统治天下。才可高枕无忧啊。”朱元璋语含凝重。

朱标想了想,说:“儿臣听说好的君王应该仁德爱民,不应动辄以杀人来显示自己的威望。”

朱元璋脸色十分难看,他冷冷地问太子:“那么说我是做错了?”“儿臣以为,滥杀无辜实际上与暴君桀、纣无异。”马皇后当年曾经嘱咐过太子在太祖面前遇事要学会忍让克制,但是太子由于年轻气盛,一时间把母亲临死前的遗嘱忘在了脑后,这可就为他招来了巨大的灾祸。“来人!给我拿下这个逆子!”朱元璋气得暴跳如雷。侍卫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该不该顺从朱元璋的命令。“好哇,你们和太子一样,眼中早就没有我这个皇帝了么?”朱元璋从腰间抽出宝剑,直逼太子。太子朱标没有料到父皇会发这么大的脾气,一时吓得不知所措。现在求饶也已来不及了,怎么办?他只能绕着柱子疾跑,与朱元璋在皇宫里展开了游击。侍卫们见了,都替太子捏一把汗,但无人敢于为太子求饶。

眼看朱元璋就要追上太子了,他手中的宝剑举得高高的,仿佛随时都会砍下来,太子朱标无处可躲,便把手往怀中一探,取出一轴画抛在地下。太祖定睛一看,原来是明朝一位有名的画家画的马皇后年轻时背负受伤的朱元璋逃避追敌的情景,画面上,一双健步如飞的大脚栩栩如生。我这是在干什么呀?朱元璋突然丢下宝剑,抱住太子放声大哭。太子又惊又吓,木然地看着泪水顺着太祖的眼角一滴滴地落下来。“母后!母后!”太子朱标眼里含满了泪水。心中默念着他死去的母亲一他的保护神。

然而马皇后在天之灵也是难以保佑太子一生平安的。经过这场变故,本来生性仁义的太子受不住惊吓,大病了一场,不到一年就追随马皇后而去了。后来,马皇后最不放心的小儿子朱棣在对皇位觊觎已久之后,看到太子朱标已死,便从侄儿朱允坟手中夺取了帝位,是为明成祖。

徐皇后有乃父之风

朱元璋后官多宠,故多子孙。在24个儿子中,他最钟爱的是四子燕王朱棣。他认为朱棣智勇双全,相貌奇伟,为人深沉,酷肖自己。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朱棣17岁,朱元璋为儿子挑选王妃。他听说魏国公徐达的长女十分贤淑,自幼贞静好读书,人称“女诸生”,便有心为朱棣聘纳。徐达是明初开国元勋,武将中第一大功臣,与朱元璋是布衣之交。

这天,朱元璋把徐达召进宫去,对他说:“自古以来,君臣间如十分相得,即可结为秦晋之好。如今卿有淑女,正可与朕的儿子婚配!”徐达一听,当然乐意,忙跪下谢恩。于是,徐达的长女被册为燕王妃。

在帮助朱元璋打下江山的功臣中,徐达不仅功高盖世,名列第一,其品格高尚,也是屈指可数的。史书说他死后,朱元璋悲恸不已,曾称颂他:“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徐达的这个女儿,也有乃父遗风。

马皇后见儿媳贤淑,十分喜爱,而徐氏对婆婆,也礼敬有加,处处以婆婆的做人行事为榜样。婚后不久,她随燕王离开京都去藩封之地北平(洪武初为北平布政使司治所,永乐元年建为北京城)居住。马皇后病逝,徐氏十分悲痛,为婆婆守孝三年,吃蔬食克尽孝礼。凡马皇后生前所说的,她都努力遵守执行。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朱棣为反对建文帝及其大臣齐秦、黄子澄等人的削藩。发动“靖难之役”,以入京诛奸臣为名,向南京进兵,北京让世子朱高炽居守,但是军政部署,多由徐妃悉心规划决定。当时,朱棣带兵进攻大宁(今辽宁宁城西),建文帝派去的大将李景隆乘隙想包围北平。眼看大兵压境,而北平城内实已空虚,兵少人稀。徐妃见情势危急,一面部署将士们守城,一面亲自动员全城老少,特别是将士们的家属,皆授以兵甲装备,登上城门,充当守城兵卒。兵甲不够,妇女们以砖石瓦砾充当武器,终于打退了李景隆的军队,保全了北平。

朱棣攻进皇城后,即皇帝位,改年号为永乐,史称明成祖,册封徐妃为皇后。徐后进言道:“南北连年作战,军民疲敝,不堪负担,从今以后应让百姓休养生息了。京中所遗贤才,都是太祖皇帝留下的,能用的就尽量用,不要管他是新臣还是旧僚。”朱棣听了深为嘉许,欣然采纳。

徐皇后幼弟徐增寿,建文帝时官拜左都督。燕王朱棣初露反状时,建文帝十分怀疑,曾召人徐增寿询问,徐增寿有心偏袒朱棣,为他掩饰道:“燕王天潢贵胄,同陛下系骨肉至亲,富贵已极,有何必要造反?”至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后,徐增寿在京城作内应,把内中虚实报于朱棣,被建文帝觉察。但因军情紧急,建文帝没有来得及查问。燕王大军渡过长江,直逼石头城,建文帝慌了手脚。御史魏冕等连连参奏,告发徐增寿私通燕王,建文帝大为震怒,亲自动手,举起佩刀,把徐增寿砍死廓下。这时,燕兵已攻入皇宫,建文帝惊惶出逃。燕王带兵入官,见增寿惨死,抚尸大哭。

追念增寿之功,永乐帝拟追封以爵位,但徐皇后认为不妥,她说:“增寿本是椒房至亲,为国捐躯,理所然,不应再行加封。”永乐帝不肯听劝,仍追封徐增寿为定国公,并让徐增寿之子徐景昌袭爵。

当永乐帝喜孜孜把这决定告诉皇后时,徐后淡然答道:“此并非妾身所愿。”也不谢恩。永乐帝讨一场没趣,悻悻然离去。

成祖三个儿子都是徐皇后生的。长子朱高炽被立为太子后,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因从战有功,不免自负,常流露夺嫡之意。徐皇后看出二子用心,对成祖说:“汉王(高煦)、赵王(高燧)看来不很顺服太子,宜选择朝中大臣去兼任二王属宫,随时窥察动静,以防患于未然。”成祖深以为然。由于皇后英明,才避免了日后一场夺嫡之乱,保住了高炽的太子位。

为了帮助明成祖笼络明廷文武百官的人心,她曾问成祖:“请问陛下,朝中谁助陛下治国?”成祖答道:“众卿处理大小政务,翰林的职责是为治国引经据典。”于是,徐皇后在宫中召见众部大臣及翰林学士的眷属,赐予命服冠帔,钱钞绢帛,对她们婉言说道:

“对于丈夫来说,妇人不只是在衣食方面给予照料,还应随时规劝。朋友的话,往往有听从的,也有不听从的,但夫妇之间讲话,却是婉顺入耳,易于接受。我在宫中日夜侍候皇上时,很注意让皇上时时念及黎民百姓的生计。你们也应该这样对待自己的丈夫,这才是做妻子的本份。”

这以后,徐皇后又命宫中女官搜集《女宪》、《女诫》,作成《内训》20篇,又把古人嘉言善行编成一本《劝善书》,颁行天下。

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七月,46岁的徐皇后忽然身患重病,竞至不起。重病中,她只有一件心事,就是劝说明成祖要爱惜百姓,广求贤才,对宗室诸王要恩礼有加,不要骄宠后妃的外家。她还嘱咐长子、被立为皇太子的朱高炽说:“我一直牵挂着北平城中将士们的妻女,当年,是她们披甲荷戈浴血奋战,才守住了城池。可惜皇上北巡时,我未能随行去北平加以抚恤。我死后,望我儿能替我了却这桩心愿。”

徐皇后死后,明成祖是很悲恸,特地在灵谷、天禧二寺之间,设下大斋,命文武群臣前去祭悼,并追谥她为“仁孝皇后”。六年之后,明成祖在北平附近的昌平建成长陵,将徐后灵柩移葬长陵。

徐皇后有胞妹名叫妙锦,同姐姐性情相似,端静有见识。明成祖知道后,为感念徐皇后的情义,想聘娶妙锦为继后。但是妙锦不肯,成祖几次三番派遣女官宣诏,妙锦仍是不从,她说:“我相貌平常,无妇容,不足以充人六宫备选,望奏明皇上,别选佳人。”女宫再三相劝,妙锦坚不从命,竟削发为尼。明成祖十分懊丧,从此不再册立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