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希利尔讲世界史
7818300000052

第52章 恶棍约翰

还记得我们在讲十字军东征的时候提到的英国国王理查吗?就是那个被称为“狮心王”的国王。现在我们要来讲讲他的兄弟约翰。

和受欢迎的理查不同,没有人喜欢约翰,因为他十分邪恶。讨厌他的人把他做的坏事都编到了故事里。在这些故事里,约翰的下场往往都不好。每当讲到他受到惩罚时,人们都会开心地大笑。约翰到底做了哪些坏事,会让人们这样讨厌他呢?

首先,约翰担心他年轻的侄子亚瑟会代替他成为国王,于是就把亚瑟杀害了。虽然人们不知道约翰究竟是雇人杀死的亚瑟,还是自己亲手杀死了亚瑟,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以一种邪恶的方式登上了王位,这本身就是一个糟糕的开头。但是更糟的事情还在后头。

后来,约翰和全世界基督徒的领袖——罗马教皇发生了一场争执。我们曾经在讲查理曼大帝的故事时提到,教皇在当时的社会具有无上的地位,他有权利规定基督徒的行为准则,还对各地的教堂享有绝对的领导权。这次,教皇指定了一个人,让约翰把他任命为英国的主教,但约翰却有自己的打算,他想让自己的一个朋友来担任主教。

面对约翰的拒绝,教皇对约翰说:“如果你不遵照我说的办,那我就会关闭英国的所有教堂。”可是约翰一点儿也不把教皇的话放在心上,他说:“教皇想关就随他去好了。”就这样,教皇命令英国所有的教堂关闭,除非约翰做出让步。

尽管约翰不在乎,可是对于英国人民来说,这件事情的影响非同小可。去教堂可是人们的头等大事。祷告礼拜是基督徒每天的必修课,甚至比吃饭还要重要。许多宗教仪式,例如孩子们的洗礼、情侣的婚礼、死者的葬礼等都要在教堂里举行。关闭了教堂,也就意味着这些仪式无法举行,情侣无法结婚,死者无法上天堂,新生儿不能得到祝福,于是,英国人人心惶惶,社会一下子变得混乱不堪。

这一切都是约翰的错,上帝一定会因为这件事惩罚英国人的。英国人愤怒到了极点。面对人民的怒火,约翰终于感到害怕,他怕这些人联合起来反抗。更何况教皇也有权利任命其他人代替他做国王。想到这里,约翰连忙认错,表示同意接受教皇的安排。如果约翰能在这件事情上接受教训,那么事情还不至于太糟,但是,有一句话叫“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约翰照样犯错误。

在约翰看来,自己身为国王,是世界的中心,拥有至高的权力,所有人都要围着他转,所有人都是为了供国王差遣而生的,国王要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得做什么,不能有半句怨言。其实,又有哪一个国王不这样想呢?只不过,从来没有一个国王做得像约翰这么过分。约翰向人们随意征税,如果交不出钱来,他就把那些人关进监狱,并用残酷的刑具折磨他们,有时甚至因此处死别人。

约翰的残暴将英国人的愤怒推向了最高点。忍无可忍的人们终于开始反抗。约翰被人捉了起来,关在了泰晤士河畔的伦尼米德岛上。1215年的一天,人们迫使约翰签订了一份用拉丁语写成的文件——《大宪章》。《大宪章》里规定了一些权利,例如人们有保管自己财物的权利,有保护自己的财物不被别人非法夺走的权利,人们不能无缘无故被关进监狱或在无过错的情况下被国王及任何人惩罚,等等。这些权利在今天看来再正常不过,但是在《大宪章》签订以前,人们根本无权享有这些权利。所以,《大宪章》签订的日子对于英国人而言值得永久纪念。

约翰一点儿也不想签订《大宪章》,于是,他像个胡闹的孩子一样大发脾气,大吼大叫,胡乱踢踹,以宣泄自己的不满。但是这样做一点儿用也没有,他还是得签字。可是,国王约翰是一个不会写字的文盲,他甚至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所以他只能用手上戴着的一个印章戒指,在需要签名的地方盖了一个章。

虽然盖了章,但是约翰并没有遵循宪章做事,他完全违约,继续我行我素。但约翰在不久之后就死了,所以对他而言,《大宪章》并没有什么约束力。可是,在他之后的英国国王都必须遵守这个章程。因此,在1215年后,英国国王成了英国人民的公仆。

“藏宝箱里的日记”——《大宪章》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一部宪法。但是,英国的宪法却不是专门的一部法律,而是由一系列的文件和法案组成。1215年英国国王约翰签订的《大宪章》就是其中的组成部分。这部《大宪章》写在羊皮纸上,也被称作《自由大宪章》或《1215大宪章》。

《大宪章》最初一共有六十三条。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第三十九条。它是这样写的:“任何自由人,在没有得到同级贵族的依法裁判,或没有经过国法审判,都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没有经过依法审判,任何人都不能拘禁他,也不能被放逐或被杀害。同时,他的财产也不能被剥夺。我们后来所说的“人身保护”就是从这条规定中衍生出来的。

所以,有了这个规定,国王就不能再根据自己的喜欢来随便处罚人,而必须经过法律的允许。英国的君主立宪也正是由这里迈开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