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回首那盏明灯-品味中国哲学经典
7837800000052

第52章 留住一点良知——《阳明全书》第一

“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在中国人的日常用语之中,有一句话是被经常用来教导他人的,这句话就是:“做人要有良知。”的确,在中国人的道德观念之中,“良知”是很重要的一个观念,它的大概意思就是说每个人在其内心中都有一些关于做人处世的善良知识。实际上,如果我们要用先秦儒家的一位圣人孟子的话说就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其实,这里的“良知”便是人的那颗不忍心他人受苦的善心。

可是,在中国思想史上是什么时候出现“良知”,又是哪位思想家倡导这个观念的呢?按照思想史家的解释,开始倡导“良知”观念的思想家就是明朝的心学大师王守仁。大家知道,儒学发展到宋朝的时候,出现了著名的“理学”思想。在众多理学家的大力阐发和倡导下,理学成了影响中国古代社会道德伦理观念至深的思想。在理学思想看来,这个世界存在着一个至高无上的“理”或者说太极。可是,理学家们在讲“理”的时候却并不讲人的“心”,这就使得人与“理”的关系变得不太清楚:人虽然跟其他事物一样,都要分有“理”,可是人内在的或分有来的“理”又在哪里呢?这一点,理学家们并没有说明白。于是,王守仁就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深入探究,最终指出:所谓的“天理”就存在于人的心中;如果一个人想要“存天理”的话,就需要向自己的心中去探询这些“天理”。而这门向自己的内心寻求“天理”的学问就是所谓的“心学”。

大家或许会问:“向自己内心寻求‘天理’的心学跟‘良知’这个观念有什么关系呢?”实际上,这跟心学研究的内容有关。在王守仁看来,存在于人内心之中的“天理”其实就是各种“良知”。由于这个原因,所以研究心中“天理”的心学也就是研究人心中的“良知”。如果我们用王守仁自己的话说,那就是“致良知”。在王守仁那里,研究人内心的“良知”是很重要的一门学问,几乎整个“心学”都是在研究“良知”:“吾生平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见《阳明全书·寄正宪男手墨二卷》)那么,人为什么需要在内心留住一些良知,所谓的“致良知”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就来品味王守仁的“致良知”思想。

既然要“致良知”,肯定首先需要知道的就是“良知”是何物。在上文之中,我们大致地说到了“良知”的含义,其实就是人内心的那种善良的知识。在王守仁看来这种善良的知识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是存在的。或者说,良知就是人心的本来面目,是每个人所固有的:“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见《阳明全书·传习录上》)也就是说,人心本来就存在着善良的知识,不需要从外界去学习。

然而,人心之中固然有着善良的知识或者“良知”,可是在有些人那里,去并不一定感受得到。这就如同我们身边的一些人,明明也是可以做好人好事的,可是他们却并不觉得自己有那颗善心,不愿意这样做。这样的人在王守仁看来,就是心被遮蔽住了。被什么遮蔽住了呢?其实,遮蔽心的就是人的欲望:“欲为之蔽,习为之害。”在这样情况下,人就需要除去这些欲望的遮蔽,方能真正地感觉的自己的那颗善心。而去除欲望对人心的遮蔽,在王守仁看来,也就是“致良知”。

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的“致良知”实际上就是要“存理灭欲”。道理很简单:既然在王守仁那里,所谓的“天理”也就是善良的知识就存在于人心之中,那么当人心被各种欲望遮蔽而不能遵循“天理”或者不能循着善良知识言行时,那么就需要去除这些欲望,使人心之中的“良知”能够明朗起来。这样的话,人就可以做好人好事了。

可是,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在王守仁看来,重要的就是“正心”。大家应该还记得,在品味《大学》一书的时候我们曾经说过,修养本性的手段之中,格物、致知和诚意是为了“正心”。而一个人能够“正心”,那么他就得到了身心的修养。这一点,正好支持了王守仁的“心学”。在王守仁那里,修身的根本手段就是“正心”,只要人心得到了规正,那么他就不会受到欲望的遮蔽,就会知道心中的善良知识,也就能够做成一个好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