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语禅心
7841200000069

第69章 共相怨害喻——敞开胸怀,从心做起

“佛语”

昔有一人,共他相瞋,愁忧不乐。

有人问言:“汝今何故愁悴如是?”

即答之言:“有人毁我,力不能报。不知何方可得报之?是以愁耳。”

有人语言:“唯有《毗陀罗》咒可以害彼。但有一患,未及害彼,返自害己。”

其人闻已,便大欢喜:“愿但教我,虽当自害,要望伤彼。”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他和别人有仇,整天闷闷不乐。

有人问他:“你整天为什么忧愁憔悴成这样啊?”

他回答说:“有人伤害我,我却没有能力报复他,因此发愁。”

这个人对他说:“你只要念《毗陀罗》咒语就可以害他。但有个隐患,就是还没来得及伤害他,反而先害了你自己。”

他听后,很高兴地说:“请你教给我咒语。即使害了我自己,我也希望能报复他。”

“禅心”

害人必先害己,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哲理。等到两败俱伤的时候,往往被第三者从中取了渔翁之利。

故事中的愚人已经被仇恨迷失了心智,宁愿牺牲自己的性命也要召唤出吃人的魔鬼,可是即便他报了仇又能怎么样呢?到头来连自己的性命都保不住了,徒留下自己的妻儿在世间无人照管,难道这才是他最后想要的结果?两败俱伤往往是一场争斗最坏的结果。其实愚人要报仇,其本意是要把自己心中的悲愤之气抒发出来,并没有自杀的打算,但是一旦他学会了恶毒的咒语,那么在对对方实施攻击时必先伤到自己,如此一来在悲愤还没有消除时自己就已经受伤,又从哪里来的力气去对抗仇人,既伤了身又伤了心。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一副对联讲述了做人的基本道理。善有善报,恶有恶果,做了错事终有受到天谴的一天。但是如果我们自己陷在了仇恨的沼泽中无法自拔,就等于把自己卖身给了仇恨作为奴隶,即便你报了当初的仇,可是自己的心智早已经被邪恶所占据,那么你也必将由此走上邪恶的旅途。为了摧毁恶人先把自己变成恶人的做法,只能让这个世界上又多出一个恶人的势力,最终残害更多的人,也包括你自己。

从前有一位居士,他到一所有名的禅院去拜访一位禅师。

见面之后,他们谈话非常投机,不知不觉已到了午饭时间,于是,禅师便留下居士一起用餐。

侍者为他们送上两碗面条,一碗大一碗小。两人坐下,禅师看了一下面条,便将大碗推到居士面前。

按照常理居士要谦让一下,将大碗再推回到禅师面前,表示恭敬。没想到居士却看也不看禅师一眼,径自低头大吃起来。

禅师见状,双眉紧锁,有些不悦。居士并未察觉,一个人吃得津津有味。

等他吃完,抬头却见禅师的碗筷丝毫未动,于是笑问禅师:“师父为何不吃?”

禅师叹了一口气,一言不发。

居士又笑着说:“师父生我的气啦?嫌我不懂礼仪,只顾自己狼吞虎咽?”

禅师没有答话,只是又叹了一口气。

居士接着问道:“请问禅师,我们如此推来让去,目的是什么?”

“让对方吃大碗。”禅师终于答话了。

“这就对了,让对方吃大碗是最终目的。那么如您所想,争相推来让去,何时将面条吃下肚去?我将大碗面条吃了下去,您心中不悦,难道您谦让的目的不是真心?如此推来让去又有什么意义呢?”

禅师听完了居士的一番话,心中顿悟。

用真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用一颗能够包容万事万物的心去生活,才会发现生活的美好。省却繁琐的礼节,直接享受大碗面的美好滋味才是真谛,拥有如此豁达的心态,又怎么会被生活中的小节给拘束住呢?

从心做起,从自我做起,试着用宽广的心态去面对一切、去包容每一个人,用你真诚善良的心去感化他,只有这样,你的内心才会时时充满快乐与美好。放弃个人的成见,当你能够选择放弃的时候就已经证明你内心的博大,便可以从容跨越生命中的低谷,抵达另一座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