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文学百花小说-街上的阿强
7845900000011

第11章 法庭

刀郎是怎么想起要作这样一首歌呢?韩诚老在琢磨,是二○○二年的第一场雪真的给刀郎带来了刻骨的爱情记忆,还是刀郎太机巧太煽情懂得如何拨动人的心弦?反正,当韩诚所在的这座并不大的城市也在盛夏里满街飘着刀郎的大雪时,韩诚是久久地发怔了。

我们不能嘲笑韩诚,韩诚这个年纪当然不应该被流行歌电着了,为流行歌发烧的是那些比他年轻一大截的哥们姐们,只有他们能把足够的狂劲充分的天真以及对生活对爱情的无尽幻想,揉进那些将人生和爱情涂抹得瑰丽奇谲的流行歌,一塌糊涂地发一场酵。刀郎这首《二○○二年的第一场雪》怎么就把韩诚电着了呢?想想,是因为这首歌太具体了吧,竟就具体到了某一年,还要具体到一场雪。像韩诚这样的中年人,人生的经历由太多的具体组成,那些具体牵着的或是欢乐或是痛苦或是迷离或是惆怅……就像旧时一个纺线的老太婆从纺车上牵出了一个个棉线棒槌,在脚边堆了一地一样。现在刀郎用沧桑而悠远的歌喉一拽一拽地扯着某个棉线棒槌,一下就把人缠在具体上的什么情结给拽住了。

于是,韩诚就不能不想起二○○二年的第二场雪来。

当然不能跟乌鲁木齐的雪比,韩诚没去过乌鲁木齐也知道那里的雪朵该有苹果大。但碎纸屑般的雪片漫天乱飘也算一场正儿八经的雪了。如今南方的冬天下一场正儿八经的雪很不容易,常常一两场小雨加沙雪连屋顶都白不了就将冬天打发了。没有一场像样的雪,冬天就不像个真正的冬天,人也就很难提起精神来,那种干巴巴的感觉总让人觉得生活太缺乏灵性,好比风中一条瘪豆角。因此,当二○○二年的元月二十五日下午两点多钟,天上突然飘起零零星星的雪花时,韩诚心底顿时就有了一阵激动,脚下的步子也立即加大了幅度。十天前那场小小的沙雪已经让他心情颇不平静,原以为这些年的冬天会养成只下几粒沙雪的习惯,成片的绒雪是再难见到了呢。

韩诚没有坐公共汽车。这个城市也没有刀郎唱的二路汽车,有一路有三路偏偏没有二路,不知道公交公司什么意思。没有二路车也好,至少让韩诚在后来想起这第二场雪的时候,不至于将自己的回忆去跟刀郎歌里的“红唇”呀“蝴蝶”呀等等动人的画面和美丽的意境一一地作比较,那太戳人的心了。

韩诚也不坐啪啪车。这种在一年后被坚决取缔了的三轮载客摩托,是人们最爱乘坐的交通工具,票价便宜搭乘方便,以至乘客将啪啪啪的发动机噪音和车尾拖着的浓烟统统在满意中省略了。韩诚是不能忽视这种交通工具对环境造成破坏的,他毕竟是一个有品位的文化人,他只在万不得已的时候乘坐过屈指可数的一两次。今天没有万不得已,路本就不远,韩诚动身又早,法庭的调解定在下午三点开始,韩诚至少能够早到一刻钟。当然这还不是韩诚不坐啪啪车的主要原因,韩诚出门看到天上飘雪,就更加决心不要交通工具了,迎着漫天雪花大步走向法庭,那种独有的情怀谁人能拥?

目光穿过乱舞的雪片,韩诚看到区法院的楼房了。那是刚建成不久的楼房,算不上大,但矗立在高高的基座上,一排石砌台阶直接大门,很具威严。这几年好些地方新建的法院大楼都是这种高高矗立的风格,光看大楼就能感觉到法律的威严。现在,威严的区法院矗立在纷纷扬扬的雪片里,韩诚胸中越发膨胀起一种保尊严讨公理白不让黑清不畏浊的豪情来。

跨进法院大门,韩诚眉头轻轻抖了一下。他看到了走在石阶上的林雪,以及林雪身边的丈夫老傅。林雪身上仍然是生日那天晚上穿的米色毛料中长外套,修长的身材在高高的石阶上尤其惹眼,但她走得很慢,脚还有点沉重,让韩诚看上去也就没有了以往的轻盈,原本清幽的韵味似乎变成一种忧伤的律动了。

韩诚的目光便有隐隐的灼痛感。他将这灼痛了的目光狠狠戳向林雪的丈夫老傅。那个魁梧的男人穿了一身笔挺的灰色西装,比起那天晚上一身皮装出现在咖啡屋要庄重多了。但即便是那庄重的背影也显出一种小心翼翼,不时地扭过头去看拉开距离的老婆,还伸了两次手想去搀扶老婆,嘴里说了两句大概是小心石阶滑脚的话,林雪却坚决拒绝了他的手,把距离拉得更开了。

韩诚的目光便在此时又有了鄙夷,一介武夫!十足的粗野武夫!他知道自己在林雪心中的位置么?

胸中满胀的情怀也越发的坚硬了。说实话,韩诚坚决地要跟林雪丈夫打官司,不仅仅是要讨回自己的尊严,其中很大成分就是要维护林雪的尊严啊。虽然是自己挨了那武夫一耳光,但林雪受的伤害难道不是更深么!

好在有庄严的法律,好在有公正的法官。民事庭的杨庭长办事效率令韩诚感动。杨庭长说:你们文化人凡事较真,我要不快点帮你们解决一下,你肯定过年都黑着脸。这话听上去不是太舒服,但杨庭长在受理韩诚的诉状一个星期就着手调解,这在中国的司法事务中怕是不多见了。

所以完全可以说,韩诚早早赶往法院来,其实是为了杨庭长。尽管他心中的决定铁硬:绝不接受调解,不能再做一个心太软的人了!

这是韩诚最喜欢的地方了。氛围好,店名也好。没和林雪重逢的时候,韩诚就常常独自来这里半夜半夜地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