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卫(1883—1944),名兆铭,字季新,笔名精卫。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出生于广东番禺。1901年应番禺县试,中秀才。与朱执信、古应芬等组织益群学社,讲究实学匡世。1903年考取留日法政速成科官费生,次年入东京法政大学学习。1905年7月谒见孙中山,加入同盟会,参与起草同盟会章程。8月被推为同盟会评议部评议长。后以“精卫”的笔名先后在《民报》上发表《民族的国民》、《论革命之趋势》等一系列文章,宣传三民主义思想。1906年随孙中山赴南洋筹设同盟会分会,任南洋革命党报《中兴日报》主笔之一。1909年10月由南洋至日本,出任《民报》主编。
1910年1月,汪精卫与黄复生等抵达北京,开设守真照相馆,暗中策划刺杀摄政王载沣,事泄后被捕,判处终身监禁。在狱中起初决心以死报国,后受肃亲王善耆软化,意境为之一变。武昌起义后,由袁世凯开释出狱,任南方民军议和总代表伍廷芳的参赞,暗中秉承袁的意旨,与君主立宪党人杨度等组织国事共济会,鼓吹革命、立宪两派联合拥袁,实现南北统一。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夕,按孙嘱咐代起草临时大总统府就职宣言。8月赴法留学。1917年回国后参加“护法运动”。1921年任广东革命政府高等顾问、教育会会长等职。
1922年9月,孙中山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帮助下,和共产党人合作,以俄为师。9月初,以陈独秀、李大钊为首的几位中共主要领导人先后参加了国民党,孙中山还邀请共产党人帮助改组国民党。孙中山确立新政策之初,作为得力亲信之一的汪精卫存有疑虑。著名的《孙文越飞宣言》公开发表后,有一次孙中山召集胡汉民、廖仲恺、汪精卫征求他们对允许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政策的意见。廖仲恺表示完全赞成,胡汉民表示有条件的赞成,只有汪精卫持反对态度,他认为共产党加入国民党后,本党的生命定要危险。譬如《西游记》上说:孙行者跳入猪精的腹内打跟斗,使金箍棒,猪精如何受得了?同年10月19日,孙中山委派廖仲恺、汪精卫、张继、戴季陶、李大钊等5人为国民党改组委员,负责办理国民党的改组事宜。
1924年1月20日,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开幕,大会在通过《中国国民党章程草案》时,发生了争论。会议通过由谢持、谭平山、廖仲恺、孙科、李大钊、汪精卫、戴季陶、毛泽东等19人组成的章程审查委员会,对章程草案进行了审查。28日上午的大会,由胡汉民担任大会主席,汪精卫代表章程审查委员会报告审查结果。报告完毕,开始大会讨论,戴季陶首先发言,对报告表示满意,但是,广州代表方瑞麟乘孙中山未出席大会的机会,提出章程增加“本党党员不得加入他党”的条文。这个意见很明显的是针对共产党跨党而言的。李大钊立即就共产党员跨党问题作了发言,使众人为之动容,情绪大变,相继发言者绝大多数反对方瑞麟的提案。
汪精卫发言道:“曩者吴稚晖、李石曾、张继都是无政府党,我们已承认他们为国民党员,如何对于共产党员又不允许他们,这是什么道理?”
国民党“一大”上,李大钊与汪精卫一同被孙中山指定为大会主席团成员之一,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
1924年11月,汪精卫随孙中山北上入京,任秘书。1925年2月孙中山病危时受命记录孙中山遗嘱。
孙中山逝世后,汪精卫以拥护三大政策的“左派”和孙中山的信徒面目出现。1925年7月,任国民政府常务委员会主席兼军事委员会主席、宣传部长等职。1926年1月,在国民党“二大”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山舰事件”发生后,被迫辞职,出走法国。次年4月归国,任武汉国民政府主席,一度与叛变革命的蒋介石进行争权斗争。7月15日在武汉实行“分共”,与蒋合流,但随后仍一直与蒋明争暗斗。1938年12月离开重庆,发表“艳电”,公开投日叛国,充当大汉奸。1940年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自任主席。1944年11月10日在日本名古屋病死。
1933年4月初,李大钊的灵柩停放在浙寺整整六年后,其夫人赵纫兰带着儿女从乐亭来到北京,请求北京大学安葬李大钊遗体。赵纫兰疾病缠身,儿女年龄幼小,无钱无力操办丧事,遂登门拜见李大钊昔日同事蒋梦麟等,蒋梦麟等13位教授应允为发起人,每人捐款20元……汪精卫一人捐1000元。这些善款都由北大会计科代收,留有收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