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大钊北京十年(交往篇)
7851300000031

第31章 成兆才

成兆才(1874—1929),字捷三,艺名东来顺。河北滦南绳家庄人。幼年给地主放猪。1891年学唱莲花落。曾随班到天津,能唱小花脸、彩旦、老生等。从1909年起与一批莲花落艺人对莲花落进行改革,并编排新剧目,1912年起多次进天津,以庆春平腔梆子班在茶园演出,剧目有《占花魁》、《杜十娘》、《珍珠衫》、《花为媒》、《王少安赶船》、《打狗劝夫》等二十余出,从此声名鹊起。评剧创始时期的艺术班社名叫庆喜班。1918年有人以他们的演出有“评古论今,警化世人”的功用,建议改名“警世戏社”,并送“唐山首创警世戏社”匾额一块。成兆才是这个戏社的剧作家、演员和领导人,从艺二十几年,创作、改编、加工、整理、移植九十余出剧目。致力于戏曲教育,使众多评剧演员获益,如李金顺、白玉霜、刘翠霞等。

五四运动前后,李大钊多次到唐山一带进行社会调查,从事宣传群众的工作。他曾深入到煤矿工人、山区农民,甚至樵夫、牧羊人、看寺庙老人之中,对他们的生活和疾苦有深切的体会。李大钊与成兆才及警世戏社有过一段交往。据曾与成兆才同班社的著名小生倪俊声回忆:李大钊曾在他们的戏台上宣传放脚(把妇女裹着的小脚放开)、戒烟和剪辫子,为他们题写了条幅,“是戏非戏,比戏出奇,改良平戏”。成兆才的侄子成国祯回忆说,李大钊和他二叔(成兆才)谈过话,还曾给他二叔寄过书报。李大钊在《唐山煤矿的工人生活(工人不如骡马)》一文中,热切希望唐山工人能有稍为高尚的娱乐方法。当看见他从小就熟知的故乡民间艺术莲花落这么受到工人的欢迎,这么充满了创造精神和革新精神,十分兴奋。他对这个新剧种抱有极大的兴趣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