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大钊北京十年(交往篇)
7851300000042

第42章 丁惟汾

丁惟汾(1874—1954),字鼎丞。山东日照人。1903年入保定留日预备学校,次年以官费赴日留学,进日本明治大学学习法律专业,并追随孙中山,参与反清革命活动。同盟会成立后,丁惟汾被推定为山东省主盟人,负责联络山东革命同志。当时共有留日学生400余人加入同盟会,而山东就占了八分之一,因此孙中山曾有“唯丁是赖”的评语。1907年回国,担任山东省法政专门学校校长和山东同盟会负责人,在学校和山东各地发展会员。丁惟汾和廖仲恺被称为孙中山的“左膀右臂”。

1921年,中国 共 产 党成立。共产国际积极支持中国共 产 党与孙中山合作。孙中山也希望借合作改组国民党,以图振作。对此,丁惟汾竭力支持,在上海领导一个半公开的国民党党部,当时有“独撑海上”的赞语。

丁惟汾的学生王乐平曾与王尽美一起到苏俄参加远东各国共 产 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曾到伊尔库茨克等地访问。回国后,王向丁惟汾讲述俄国布尔什维克党革命的纲领策略是针对帝国主义的,并认为中国革命非组织工农群众,打倒帝国主义和军阀不可。丁惟汾听了,更加坚定了赞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实现“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信心。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前,在孙中山支持下,丁还在上海法租界办了一个进步刊物,叫《北方周刊》,秘密地向北方各省发行,鼓吹孙中山反帝反军阀的三民主义思想。

1924年1月20日,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丁惟汾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当时共 产 党人谭平山、李大钊、林伯渠、毛 泽 东等,都被选为国民党中央委员或候补委员。在国民党“一大”前后的黄埔军校时期,丁与周恩来共事,而后被派赴北京,与李大钊一起负责国民党北方执行部的工作。

丁惟汾在北方执行部期间,与李大钊密切合作,担负起北方国民党的组建工作。北方国民党力量在1927年以前有了长足的发展,仅山东一省就发展了2000多名国民党员,北方各省省党部也都相继建立。丁惟汾、李大钊对此有不少建树,深为北方国民党人所敬重。尤其是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北方执行部指导各基层扩大纪念,借此机会大力宣传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的主张,形成了一次空前的“唤起民众”的宣传运动。1925年5月1日,北京国民会议促成会大会选出李大钊、丁惟汾、汪兆铭、苏兆征等四十人为执行委员。

1926年冯玉祥部国民军撤出北京以后,奉系军阀张作霖的军队进驻北京,反对所谓过激党活动。国民党北方执行部不得不借用东交民巷的苏联大使馆旧俄兵营办公。张作霖宣言“反 共讨赤”,并于1927年派兵搜查北京苏联大使馆旧俄兵营,将国民党北方执行部李大钊、路友于等60余位同志逮捕。当时丁惟汾不在使馆,正在外面联系工作。事发后,丁的随从丛玉山脱身跑出东交民巷,躲在巷口等待丁惟汾回来。丁回来走到巷口,听了丛玉山的报告,随即回身躲开,因此幸免于难。后来李大钊和路友于等20位同志,都被张作霖以残酷绞刑处死。许多年后,丁惟汾还常和家人提起此事,并说:“李先生(大钊)是位正派的政治家,他的死,是北方革命事业的极大损失。”

1928年,陈立夫、陈果夫在蒋介石的授意下,制造出“蒋家天下丁家党”的说法,发动清党和改造国民党运动,排挤丁惟汾,但他一直担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49年去台湾后,任国民党评议委员会委员。丁惟汾在音韵方面著有《诂雅堂业书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