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天皇的皇上有五颗星
7875300000073

第73章 午夜惊铃

1950年6月25日星期天的凌晨。

东京美国大使馆,大帅爷的卧室。

电话铃响了。

大帅爷有不少地方很莫名其妙,没人能解释,也没有人试图去解释,比如他在第一生命大厦GHQ总部的办公室是没有电话的,也从来没有人问过为什么。理由似乎也很简单,因为他是大帅爷,在日本他当然是最了不起的“肚脐眼”,就是在美国他也是全美国陆军甚至全部美国武装力量的“老大”,谁有打电话给他的资格?似乎不要也理所当然。

但是大帅爷毕竟是军人,还是跨越几个时区的远东盟军总司令,而发生紧急事态的概率和大帅爷是不是“老大”无关,所以大帅爷的卧室里反倒有电话。

现在在响的就是这台电话。

大帅爷拿起了话筒,电话对面是GHQ的值班军官:“将军,很抱歉在这么早打搅您,但是我们刚刚收到来自首尔的急件,朝鲜在今早四时以强力向南突破了北纬38度线。”

大帅爷很沉着镇定地回答:“谢谢,如有进展请立即通知。”说着就穿上了睡袍坐在沙发上开始思考起来了。

大帅爷的睡袍上绣有一个巨大的“A”字,“Army”(陆军)的缩写,这是西点军校的标志,西点军校的运动服上都有这个标志。大帅爷在学校的时候是美式足球和棒球的主力队员,所以大帅爷在学校里是经常戴着这个标志的。

大帅爷为什么没穿队服呢?大帅爷当年是很红的主力外野手,人帅加上球艺出众,一出场就会有喝彩声。但一次受伤之后还未完全痊愈就挣扎着上场,结果表现不佳,被观众喝上了倒彩,心高气傲的大帅爷哪受得了这个,从此除了比赛和训练之外就再也不穿队服了。

但在毕业之后则不是人人都能佩戴这个标志的,只有那些打败了美国陆军的敌人而立下功劳的人才有佩戴这个标志的资格,这个标志是美国陆军的功勋标志。

美国陆军的敌人理所当然的是美国海军。

49年前的1901年,大帅爷所在的西点军校棒球队以4:3的比分战胜了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棒球队,大帅爷本人就打来了一分,所以大帅爷就享有终身佩戴这个“A”标志的荣誉。

现在的大帅爷在想着朝鲜半岛问题。

当初第八集团军司令官埃克尔贝格中将提出重新武装日本的必要性时,就牵涉到了在日本的朝鲜人问题和美军在朝鲜半岛的占领政策问题。有趣的是虽然朝鲜半岛南部是由美军占领,而且占领军就是第八集团军下属的24军,但是在大帅爷看来朝鲜半岛和他没有关系,除了去过一次朝鲜半岛出席大韩民国的建国仪式之外,大帅爷对那个破破烂烂的地方没有兴趣,反而很热衷于从朝鲜半岛把美国24军撤出来,最后终于在1948年底把24军撤了出来,只留下了一些美军顾问。

其实朝鲜半岛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过去一直就是日本、俄国和大清争夺的对象。对于大清来说这是一个长期以来的属国,失去朝鲜则国将不国,对于俄国来说这里有终年不冻的出海口,而对于日本来说这是通往大陆的必经之路。现代日本赖以起家的甲午和日俄这两次战争的起因,都是围绕着朝鲜半岛展开的,大清在甲午战争的失败是大清衰亡的开始,同样输掉了日俄战争的沙皇尼古拉二世也逃脱不了厄运。

二战末期,杜鲁门邀请苏联参加对日作战,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对日本广岛和长崎进行了核攻击。8月9日凌晨,苏联撕毁还在有效期中的《日苏中立条约》,发动了“八月风暴”作战,157万红军在华西里列夫斯基元帅和马林诺夫斯基元帅的指挥下分四路进入中国东北,120万关东军土崩瓦解,几乎没有组织起有效的抵抗。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发表“玉音放送”,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22日,苏军占领旅顺、大连。

但是“八月风暴”作战在实现苏联国家战略方面却是一大失败。从现在的资料来判断,斯大林在出兵时不是没有考虑苏联最急需的出海口问题,但是在实际操作时由于自身的忽略及其军事实力的现实,以至于到最后是一无所获。

苏联占领了中国的旅顺和大连。但是斯大林忽略了一个因素:时代不同了。中国是战胜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是即将正式成立的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把强占来的Port Arthur(旅顺的英文名字)改名叫Port Stalin是不可能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身为战胜国的中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战败国德国的权益被转让给另一个战胜国日本,但那种时代已经过去了。苏联人一定要撤退,只不过是什么时候罢了。

是不是因为斯大林也有着从沙皇来的思维遗传因子,认为朝鲜半岛是一个比中国东北更好的选择?

也不是,苏联人在朝鲜特别地安分守己,没有乱说乱动。朝鲜半岛在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参加的开罗会议上被列为“日本用武力掠夺得来的领土,必须给予自由和独立”,应该说这是斯大林得到朝鲜半岛的极好机会,可是斯大林没有用好这个机会。

过去有句话:“帝修反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我们的第三代第四代身上。”估计不少人知道说这句话的人是肯尼迪和约翰逊时代的美国国务卿迪安·腊斯克(Dean Rusk),但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就是这位腊斯克划的三八线?

战前在加州的大学执教鞭的腊斯克战争开始时在中缅印战区担任上尉参谋,战争临近结束时他已经是美国陆军部的上校参谋了。腊斯克上校在7月10日靠着一张《国家地理杂志》里的朝鲜半岛地图,只花了半个小时就决定了几乎正好把朝鲜一分为二的北纬38度线作为美苏受降的分界线,这条分界线的奥妙在于把马山港和镇海湾这两个朝鲜半岛最好的军港都划在了美国占领区一边。

苏联红军8月9日开始“八月风暴”作战,12日就开始在清津登陆,而美国在仁川的登陆是在9月初,这段时间华盛顿人人冷汗一身,因为这个时候北极熊要脱身而出,占领整个朝鲜半岛,谁也控制不了。但是出人意料的是,红军在三八线停了下来。9月3日,日本陆军第17方面军司令长官上月良夫中将向负责占领朝鲜半岛的美24军军长约翰·霍奇报告说:“除了在开城方向之外,苏军未有越过38度线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