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夕阳下的星条旗
7950200000070

第70章 中国热潮世界开花

从前,中国被世界接受是因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政治和经济层面上一直没有热烈的气氛,尤其是在30年前,中国的事情很少对世界知道,世界对中国的评价是,“黄蓝棉布的沉闷社会”,更糟的是,华侨在外海的地位始终得不到提升,中国人俨然是个被忽视了的是大国,巨大的落差反映出全社会的保守。这样的形象一直持续到1978年底。

1978年对中国来说实在是意义深远的年份,正是这一年,中国敞开了国门,中国人用自己的方式迎接世界,应对国际大发展。时间荏苒,站在历史的坐标上,中国人将过去的30年艰苦奋斗化作了无限的财富,中国地位在国际上抬升,中国的综合国力成倍地增加。当21世纪的钟声响起时,世界发展最快的国家——中国赢得了世界的瞩目,在贸易上中国始终在顶级位置稳守,在未来的30年内,真正强大的国家除美国之外,还有一个中国,中国将与美国形成势均力敌的经济角逐,分享世界大家庭中的权利和义务。

在当前,金融危机这个恶魔左右了我们明智的慧眼,世界各国都在为危机而疲于奔命,美国首先推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济刺激计划,美国效应马上传递到世界各国,欧洲、中国、日本等国纷纷实施援救计划。就政府救助的效果来看,中国做得是最成功的,在短暂的半年时间里,中国经济释放出了温和的讯息,在2010年,中国将首先走出金融危机的怪圈,而由此产生的带动作用,将是非常大的,它远远超出了经济行为本身。

早在21世纪刚刚来临之初,中国风潮就在世界蔓延开来,首先欧洲传统大国与中国互办文化年,以法国与俄罗斯为例,它们纷纷与中国加强了广泛的民间交往,对中欧文化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2006年的中法文化年中,中法两国政府像一对翩翩飞舞的蝴蝶一样,为民众了解中法,实现两国文化交流耕耘着。一位站在巴黎十三区的中国城里的华侨表示,中法两国正在书写历史,两个世界文化强国一定会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实在,当我们走进法国的各的图书城,我们的眼帘会被各种各样中国相关书籍所吸引,从吃惊于中国经济发展而大加赞叹的畅销书如《当中国改变世界》,到死抓住意识形态不放的“政治大字报”式的《中国将成为我们的噩梦》,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

华人在法国的文化年中不断地发出两国关系的溢美之辞,在法国民众心中,中国国家心理在过去的30年的发展中渐渐丰满并成熟,对于华人的地位,法国人非常自豪地表示,中国人是勤劳刻苦的,他们可以和任何一个优秀族群相媲美,而法国也没有低级歧视心理。在很大程度上,中国国际地位的攀升也改变了中国人的形象,更为海外华人带来的信心。但因为历史原因,不少法国人对中国的发展持反驳态度,一些著名人物也常常在自己的书作中故意鄙视中国式发展道路,像居伊-索尔曼常常用偏激的观点向法国人解释中国,他还认为“中国60年来的国情基本没有变化”。但在大众中,对中国的热爱和好奇最为明显,在这两个文化大国之间,自古就有密切的联系,甚至可以上溯到17、18世纪。

与法国不同,在中俄文化年中,更多的语言是“同感”和“共鸣”,中俄关系是紧密的,在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亲自主持之下,中俄文化年让中俄关系更加紧密,无论是在政治经济上,还是在文化上,都取得了非常重要进展。作为一对好邻居,中俄有必要加强合作,共同开拓一个走向世界的方向。面对新形势,中国更愿意继往开来,批判地面对未来世界的变化。在中俄文化年中,这两个曾经的“兄弟国家”又连起手来,抛弃偏见,正视当前。普京总统无数次地拍打中国领带人的肩膀,两国的文化交往是新型战略关系的开始,这是两国人民的期待。

21世纪不期而至,当第一缕阳光从东方的地平线上燃烧起来时,中国大地上所蒸腾起来的活力可以说灵性十足。世界看到了智慧而勤劳的中国精神,就像世界多数学校的学子们所说的,“现在想学习中国语言,以便保持竞争力”。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先生在接受“孔子学校发展专访”时就说到,“汉语是联合国的五种官方语言之一,但到现在为止还不能说汉语言成了一个国际通用的官方语言,实际上汉语也还没有完全起到这样的作用。”根据纪宝成教授的观点,现在全世界这么迫切地追求汉语学习,主要原因是中国过去30年的大发展,中国经济走出了古板的计划体制,市场经济活化的同时,百姓思想也渐渐自由,并趋于成熟。世界看到了一个蓬勃发展、大有作为的中国。今年中国以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第二大贸易体,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正是积极的形势,使得世界各国对中国的兴趣越来越强烈,对中国经济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中国制造”带动着世界民众生活水平的发展。

美国亚洲协会2005年写了一个报告,叫做《扩大美国的中文教学》。这个报告提出学习中文、学习汉语,涉及到美国的国家安全,并且提出到2015年,希望美国的高中生有5%要学汉语(这样的目标)。类似这样的,像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都已经把汉语作为大学生选修的外语课程之一。这样就充分说明了全世界掀起了“中国热”,也掀起了“汉语热”。对于美国来说,能有这样的变化确实说明中国整体国力得到了美国的承认,美国视中国为仅次于它的世界第二大经济综合强国。这也似乎得到了世界的默认。

早在2007年,众世界巨型企业就对中国表示了肯定,专业人士纷纷表示,未来30年要想长足发展,唯一的途径就是以中国市场为中心,在过去的8年里,几乎半数美国龙头企业都表示了对中国的极大兴趣。IBM(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正在从中国的购进各种元件,Freeborders(福瑞博德软件开发公司)正在把它的软件解决方案销往中国,摩托罗拉把它的生产向中国转移,微软把它的研发力量往中国搬迁。星巴克使劲在中国搞并购,高盛向中国投资,摩根士丹利在中国挖崛产业,美林则博弈于中国证券市场。通用汽车公司把生意做进了中国,沃尔玛既在中国做生意又从中国进货。

美国商界和制造业马上达成一个共识,在未来的竞争中,“要么向中国转移,要么宣布破产”。在金融市场上,中国的影响力也表现出来,2007年2月27日,中国上海证券综合指数下跌278点,收于2771点,此消息传出之后,国际证券市场马上发展震荡,先是美国三大股指下跌,道琼斯平均指数下跌了400多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了将近100点,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了50点,跌幅均在3%以上,德国的法兰克福DAX指数和法国的巴黎CAC40指数的跌幅也在3%左右。中国冲击力在国际市场上有如此领导性的作用,说明中国这个世界格局的重要平衡力量已经具备超强发展的条件。

在经济强势的背景下,中国百姓的生活中也有极大的变化,在文体上,中国出现的姚明、刘翔这样的世界顶级运动员,奥林匹克跳水冠军郭晶晶,电影明星章子怡;在商界,个人财富甚至超过了奥普拉·温弗里的最富女商人张茵,以及在中国互联网商贸市场上成功抗击eBay(易趣)的阿里巴巴网站创办人马云,他们使得中国人的形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因为“中国力量”的全面开花,一些保守的西方学者开始担忧,因为他们觉得中国强盛会独霸世界,排挤美欧的势力;而且还有许多美国人认为,中国制造的东西太多了,他们非常担心安全问题,尤其是在食品和轮胎的特定产品上。但细细分析我们会发现,政府的监管能力毋庸质疑,这只是他们削弱中国影响力的一种偏见而已。

就当前来看,世界学习中文成为风潮,孔子学校在世界开花。而这些国家除了兴趣之外,更多地是想得到利益,随着中国的企业和精英人士走向国际化,与中国人交往是必不可少的行为。在积极发展的同时,很多国家开始对中国问题说三道四,像法国人那样,他们常常质疑中国的社会形式,以此来影响中国与世界的交往。但这是不明智的,也是不合时宜的。

当前金融危机蔓延的情况下,世界最权威的经济论坛——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也开始掀起中国热。因为在此时,世界各国纷纷从对中国的指指点点变成默认支持,以前被西方发达国家看作是廉价收购猎物的中国金融资产,现在却成为了众多发达国家期待的“救世主”。中国经济学家看到中国的表现而赞赏。

面对一片叫好之声,中国应该谨慎,我们要做到未雨绸缪。等到中国发展到足够强大时,世界的目光就会聚焦中国,眼前的“中国热”就是个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