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治水史诗(上)
7953600000155

第155章 长江卷(88)

6月1日凌晨0时,正式停止了挖掘机的工作,抢险官兵除留下少数人继续进行监测外,其余的人采取坐直升机和徒步的方式,分批撤离。

完成泄洪渠开挖工程后,仍然有两个方面的工作不能放松:一是由于上游的集雨面达3350平方公里,如果发生持续性、大范围的降雨,对堰体的破坏力就会非常大,因而必须加强对雨情、水情的监测,这对下一步预警和应对都非常重要;二是对堰塞体的过流情况和堰塞体的稳定性进行监测,一旦发现堰塞体有异常变化,就要采取相应的预警措施,对下游群众进行转移。而堰塞体完全排除险情也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堰塞体最后用什么方式解决,还需要在监测过程中进一步观察判断。

为了保证唐家山堰塞湖在大部队撤离后继续处于良好的监控状态,并记录相关的水文资料,抢险指挥部在中科院专家组的帮助下,在堰塞湖上下游设立了四个观测点。四川省水文局的四套宽带无线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无人状态下的唐家山堰塞湖水位变化情况。这种利用先进的高科技手段装上的“天网”和“千里眼”,可以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对堰塞湖泄流后的流量、堰体状况进行记录,并迅速传输到抢险指挥部,包括北京、成都和绵阳。在指挥部只要轻点鼠标,便可以接收到清晰的监控图像,甚至可以看清堰塞湖中的水波。

由于堰塞湖坝体下端近日来陆续出现了十多处管涌,为了观察管涌是否会造成溃坝的危险,指挥部决定,留下12名水电部队的官兵在坝上继续进行24小时监控。

为了确保群众和抢险人员的安全,除在唐家山堰塞湖周围外,在沿岸的安全地带也设立了险情观察站,一旦发生溃坝险情,上游观察站将每间隔20秒钟连续发射30发信号弹作为警报,警报发出后,绵阳市指挥部将同时使用热线电话、短信、广播电台、电视台、高音喇叭等各种辅助方式向社会公告相关信息,并组织群众按预定方案转移。

在泄洪渠施工结束后,并不会立刻出现溃坝或者浸堤的情况,预计6月3日以后,堰塞湖的湖水才会沿着泄流渠缓慢流出。于是5月30日唐家山堰塞湖避险疏散指挥部发出“一号令”,按三分之一溃坝预案要求,在24小时内--也就是5月31日8时以前将三分之一溃坝方案中涉及到的北川、江油、游仙、涪城、三台5县市区32个乡镇的近20万人全部撤离到预先设定的安全地带。绵阳市委、市政府进行了紧急部署和落实,市领导一个点一个点地检查了安置点的情况。

来自两个集团军的部队、部分武警部队、绵阳军分区组织的民兵预备役部队、总装某基地的部队迅速集结,按各自的任务区,在近300个安置点内搭起了两万余顶帐篷,并挨家挨户走遍溃坝预案涉及的千余个村庄、近百条街道,动员群众紧急转移。

在20万人大转移的同时,下游的大小电站库存水量全部放空,停止发电,等待洪峰的到来。绵阳城北宝成铁路的两座大桥可能受到泄洪后洪水中各种漂浮物的撞击,因而威胁到宝成铁路的安全运行,成铁绵阳工务段便组织了500多名工人通宵作业,给桥墩穿上了“盔甲”--搭建了防撞架,在每个桥墩的迎水面都绑上了减轻冲撞力的轮胎。堰塞湖开始泄洪后,工务段还安排了两百多名工人站在桥面上,随时打捞水里面的各种漂浮物,以减轻洪水对桥梁的威胁。为保证溃坝时我国整个西南地区成品油运输中枢兰成渝输油管道不被洪水冲断,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并影响灾区的油料供应,300名身穿救生衣的舟桥部队工兵战士集结在江油市九岭镇指挥部,随时准备赶赴一线抢险。

万人空宅,静候泄洪,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但实际情况再次出乎人们的预料:湖水并没有在专家们预定的日子里从泄洪渠里流出。

什么原因会造成这种局面呢?原来,自6月1日以后,连续几天绵阳地区都没有下雨,以致唐家山堰塞湖水位上涨极为缓慢,从过去每天上涨近两米减少到不足一米。直到6月3日下午,水面距泄洪渠高程还有两米多,如要实现自动泄流,估计还要再等三天,离家避险的20万老百姓还得在帐篷里继续忍受煎熬。

全绵阳的老百姓都盼望着唐家山堰塞湖尽快泄流分洪,全国人民注视着唐家山,全世界的新闻媒体也注视着唐家山。

在人们焦急的眼光中,6月5日下午,温家宝总理再次来到绵阳,在机场下飞机后立即转乘直升机前往唐家山。

直升机降落在堰塞坝顶上,温家宝来到泄洪渠的入水口仔细察看,看见湖水已经进入渠口,正在慢慢地向前推进。他向随行的水利部部长陈雷等仔细询问了有关情况后对随行人员们说,在实地看了后,发现堰塞湖情况比想象的还要复杂,但是不管怎样,必须尽早解决这里的安全隐患,大批转移群众住在简易帐篷里,天气炎热,时间久了,问题会更多。傍晚回到绵阳后,温家宝亲切看望了参加抢险的部队指战员和俄罗斯米—26重型运输直升机机组成员,到三个安置点看望了转移的群众,在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指挥部看望了在这里工作多日的水利专家。

在看望水利专家们时温家宝说,我们一开始就制定了安全、科学、快速这三条处理堰塞湖的原则。安全是第一位的,在整个除险过程中,不能造成群众伤亡,这是我们的责任。科学是我们处理险情应该遵循的方法,工程措施和避险措施都要按照科学规律办。快速,就是要抓住时机,避免因时间拖得太久而带来的更大困难。他强调,现在的关键就是要快。早解决比晚解决好,主动解决比被动解决好。时间拖得越久,湖水增多造成的压力就越大,不安全因素就越多,新的险情就越有可能发生,受灾群众的安置和恢复重建工作受到的影响就越大。

晚上,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会议在列车上举行,再次专题研究唐家山堰塞湖问题。

在会议上温家宝强调,特大地震灾害以后,次生地质灾害仍然在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特别是悬在人们头顶上的这个唐家山堰塞湖。采取工程排险与人员转移避险的方式来解决堰塞湖隐患,这在我国抗震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我们的目标是在处理堰塞湖的过程中,绝不能让一个百姓伤亡。要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果断决策,对于可能遇到的险情,要研究和制定多种应对方案。他要求各个方面都紧急行动起来,密切合作,团结一致,抓住有利时机,采取果断措施,制定时间表,尽快彻底排除险情。

会后,前线指挥部指挥长蒋巨峰到现场办公,再次强调温家宝提出的“安全、科学、快速”三原则。现场会上与会的专家们认为,根据气象部门预测,7月当地降水量偏多,汛期将至,如果溃坝叠加洪水,将造成更大破坏,必须采取主动措施,果断消除隐患,越快越好。具体措施一是对泄洪渠里阻碍泄洪的巨石、树桩等实施爆破,对泄流渠再次加深加宽,以便尽快实现泄流;二是在堰塞体左岸再开挖一条导流明渠,扩大过水断面,尽可能让两条导流渠之间的堰体被淘刷掉。与此同时,对成绵和绵广高速公路、宝成铁路实施交通管制,确保分洪安全。

6日下午,堰塞湖“攻坚战”打响,已经撤出的武警水电部队再次乘直升机进入,冒雨对泄流渠的出水口进行深挖,并再挖一条导流渠,以加快泄洪的速度。小小的一个堰塞湖坝体上竟集中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葛振峰、成都军区副司令员范晓光、武警部队副司令员息中朝和武警水电部队政委贾方亮四位将军。四位将军从6日上午就进入大坝,一直在一线指挥部队抢险。葛振峰上将是这次抢险行动的总指挥,他笑称,这个“官”是自己向温总理“要”来的,自己曾对温总理说:“我对堰塞湖的水量和泄洪对下游的影响做过精确的计算,比较熟悉情况。抢险行动要涉及武警、成都军区、济南军区等多支救灾部队,需要总部出面协调。我就不走了,留下来抢险吧。”

随着20多台挖掘机、推土机紧张地施工,又一条导流渠逐渐露出了雏形。随着泄流的开始,越来越多的漂浮物拥堵着出水口,一块块炸药被迅速组装,雷管、起爆器联结到位,几乎每隔半小时就会响起“砰砰”的爆炸声。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学院的爆破专家和成都军区某集团军工兵团的官兵们说,在这里进行爆破,炸药的用量必须精确到克,必须既能粉碎漂浮物,又不会产生太大的冲击波,以致震动周围的山体,造成新的滑坡。

泄流渠中的水流量终于逐渐加大,从每秒2立方米提高到5立方米、10立方米……但是,直到6月8日晚上流量仍然只有每秒25立方米,与每秒115立方米的入湖流量差距仍然很大,湖面水位仍然在继续上升,溃坝的危险并没有解除。

经过反复观察,发现要增大泄流量,必须排除两个障碍:一个是泄流渠出口处的弯部有一个突出的大石包;二是入口处中间有一个大大的漂浮体。这两个障碍前一挡、后一堵,像两个“大门闩”,挡住了流水。

怎样拔开这两个“门闩”?6月9日,葛振峰下令,火速增调解放军和武警水电部队官兵形成工程、炮兵、舟桥、通信等专业合成的联合抢险方阵。当夜,解放军理工大学的爆破专家和工兵分队一起仔细勘察后,又经过反复计算,确定了爆破方案。为确保万无一失,爆破专家谭雪刚和工兵团参谋长商志军亲自上阵,腰系麻绳,分两次装填炸药,终于爆破成功,拔掉了出口处的“大门闩”。

但入口处那个“大门闩”却更加复杂,它正在泄流渠的正中,远看似乎是个漂浮物,但它的下面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却弄不清楚。爆破组长李应东找来一些木板,绑成了木筏,士官陈贞彩和邱建波划着木筏靠到近处去侦察,才发现原来下面竟是一幢残存的楼房。在专家的指导下,他们制定了定向爆破与分散爆破、水下爆破与水面爆破相结合的方案,在爆破清除了水面的漂浮物后,采用了一个土办法,用矿泉水瓶绑在一起作为浮漂,用两根绳子控制浮漂的位置,反复爆破四次,终于拔掉了这个“大门闩”,泄流量顿时增大。

随着水流量的增大,又有一块巨石露了出来,横挡在泄洪渠中,影响泄洪,人工根本无法排除。成都军区副司令员范晓光当机立断,下令:“实施精确射击!”一门82无后坐力炮和两箱炮弹迅速部署到位,来自成都军区工兵团的战士杨涛涛摁下了击火,炮弹带着一条白色的尾烟准确飞向岩石,一声巨响,岩石被粉碎了!水花飞溅处,泄洪的速度明显加快了!

6月10日早晨6时左右,唐家山堰塞湖泄流水量首次超过了入水量。

7时20分,唐家山堰塞湖泄流渠流量达到每秒377立方米,坝前水位为742.8米,而入湖水量为每秒110立方米,水位呈稳定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