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要用脑,思想决定了你的言语。不经过大脑的话要少说为妙,以免得罪别人。直率虽然能拉近距离,但是也要有个限度。跟别人讲话,不要啰里啰唆,要思路清晰,条理分明。懂得说话之道,分场合说话,才能说得得体。
直率要有度
阿慧打算下星期一辞职,因为她最近做得很不开心。三个星期前,她曾经在公司的例会上向客服部提出了一些意见,所谓的意见其实就是公司的员工对于客服部的工作有不满意的地方而期望有所改善。但是由于太直接表白,让客服部听不进去。老板也把它看成是对于客服部的投诉,对客服部进行了严肃的批评。阿慧是一位销售经理,她的工作需要客服部的密切配合,但是她的直率,却引起了客服部的同事对她的抵制,这使阿慧的工作遇到很大的困难。其实,阿慧是一个经验深厚的销售经理,她当然明白部门与部门之间关系的重要性。因此,虽然一直对于客服部的工作有些不满,但是她并没有向上司投诉。但是,客服部的工作方式和方法确实对于她的工作有些影响,本来她打算采用提出建议的方式期望客服部改进。可惜,她的“建议”又因为过于直率而变成了一种“批评”和“挑剔”,因为在职位上她与客服部只是平等关系,因此这种意见让客服部感到难以接受。
成年人的率直与孩子的率直不同,成年人的率直往往不太被人接受。职场中,人们最害怕的就是被批评,因为被批评也就是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一种否定。如果是被老板批评的话,这也无可厚非,但是被相同等级的同事批评,就不是那么容易让人接受了。案例中的阿慧正是如此,正是因为她直率地批评了和她处于平等关系的客服部,才导致了她工作上的困难局面。假如她先考虑讲出这番话的后果,然后换种方式,想出更加周全的言语来婉转说出,也许事情不至于此。
成年人都是世故的,绝大部分的人都极好面子,尤其是有身份的人。所以在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时候,要观察现场的气氛和对方的情绪,判断一下是否适合直抒胸臆。有些意见点到为止就行了,谁都不笨,何必非要一股气戳到底儿呢?这就是言语的最高境界——“润物细无声”。或者预计不会产生重大损失时,将意见暂时搁置,等对方自醒自悟也未尝不可。
直爽,你说了,你爽了,是暂时的;你说了,别人不爽,那么从明天开始你就别想太爽。所以,聪明人说话就该三思而后行,何必图一时痛快而去得罪别人,做个不受欢迎的冤大头呢?在职场的人际交往中需要注意说话的方式,含而不露,好心办好事就要求个好结果,尽力做到不讨人厌,提建议和意见就要讲究时机、方式和方法。只有这样,职场之路才能走得更平更顺。
思路清晰,让讲话条理分明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讲话由于缺乏必要的语法修辞知识,导致逻辑思维不严谨,说话前言不搭后语,东扯葫芦西扯瓢,往往是他自己费力说了半天,别人仍不知其所云。这种条理不清、逻辑混乱、词不达意的讲话,让听者听得吃力、厌烦,说者也是费尽唇舌,不得其果,严重阻碍了双方的交流。那怎样才能使说话思路分明、条理清晰呢?
(1)要勤学习,勤实践,重实效。平时多看一些专业的语法修辞和逻辑学方面的书籍外,报纸杂志上的好文章也应认真地学习。只有多看书,才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内涵,培养语感,加强对语言的自发控制,也能够提高语言的敏感度、清晰度,增加语言材料的丰富性、逻辑性。
(2)正式场合,要提前做好准备。俗话说“三思而后行”,讲话也是这样,只有事先思考,才能有更好的表达。在讲话前,特别是要叙述一件复杂的事或驳斥某种论调,或阐述个人观点前,最好先在脑子里打一遍“草稿”,熟悉一下轮廓,梳理一下思路,大骨架出来了以后,在讲话时就可以随时往里面填充自己的思想,这样会让讲话更有逻辑性和条理性。
(3)讲话要注意主次分明,观点鲜明。在说话前把问题的前因后果想一遍,找清问题关键,寻求正确的突破点,分清轻重主次。要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说出来的话才能扣人心弦,使人心悦诚服。
(4)良好的心境是讲好话的关键。讲话时最忌讳的就是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因为这样最容易让人感觉语无伦次。讲话时要保持自信,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要学会自己鼓励自己,自己给自己打气。说话时要沉着稳定,仪态大方,不慌不忙,镇定自若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可使语言流利透彻,也更能牵引听者的思想跟着你的言语走。
(5)讲话力求简练。对那些可长可短的话题,力求简短,对那些可说可不说的话,尽量不说。要尽可能做到言简意赅,发人深省。
(6)多做一些关于训练口才和逻辑思维的训练,多阅读一些关于口才方面的书籍,积累一些成功人士巧妙的对话和经验。这样长久坚持,相信你一定能成为一个能言善辩之士。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
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与她的丈夫艾伯特相亲相爱,感情很和谐。维多利亚是一国之君,整天忙于公务和应酬,可她的丈夫却不太关心政治,对社交也不是很感兴趣。有一天,女王忙完公事,夜已经深了。于是,她回到卧室,见房门紧闭,就敲起门来。
问:“谁?”
答:“我是女王。”门没有开,维多利亚只好再敲。
问:“谁?”
答:“维多利亚。”门还是没开,她只好又再敲。
问:“谁?”
答:“你的妻子。”门开了,维多利亚走了进去。
维多利亚的故事告诉我们:说话要看场合,场合变了,我们所扮演的角色也变了,讲话自然也应该发生改变。作为英国女王的维多利亚,回到家也是家庭中普通的一员,所以只有以一名普通家庭成员的方式来与家人交流才是最可行的。所以说,同样的内容,当场合发生改变后,说话的方式也应有所改变。只有依据不同的场合,选取最恰当的词语,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自己讲话预想的效果。
说话是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一环,运用得好与不好,将直接关系到事情的成败。人们常说,“好话一句做牛做马都愿意”,的确如此,那些真正有见识、有学问的人往往都表现为大智若愚,不乱说话,而在适当的场合,一句话便可以让对方接受他的观点。相反,那些腹中空空,没有几点文墨的人往往不管三七二十一,也不看是什么样的场合,就把话直通通地说出来,这样不仅打消了别人的兴趣,还会令人生厌。
有一句话叫“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的确,看场合说话已成为一种必须。下面我们来看几类场合不同的说话方式:
(1)“内外”场合。也就是所谓的自己人和外人场合。对自己人“关起门来谈话”,可以无话不谈,什么事都好办。而对外边的人,就应怀有三分戒心了,古语说:“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遵循内外有别的界限谈话,社会上认为是得体的,违反这一界限,便被认为是“乱放炮”,说话不得体了。
(2)私底下和正式场合。正式场合说话应严肃认真,事先要有所准备,不能乱扯一气。非正式场合下,便可随便一些,像聊家常一样,便于感情交流。有些人私底下说话还文绉绉的,让人起鸡皮疙瘩;有的人在台上讲话俗不可耐,跟记流水账一样,这都是没把握好场合的典型例子。
(3)庄重场合与随意场合。在日常生活中,明明是“顺便来看你来了”,偏偏说成是“特地看你来了”,有些小题大做,给对方增加心理负担,只会让对方感觉你做事惺惺作态。
(4)欢喜场合与悲痛场合。这就是说讲话应与场合中的气氛相协调。在别人有喜事时,千万不要说悲伤的话;在人家悲痛时,不要说逗乐的话,否则别人就会说你太不懂事了。
说话有“术”,“能说会道”也是职场上的一种本领。我们应重视“说”的作用,讲究“说”的艺术。平时,要多注意语言的学习与积累,在求人办事时,能够针对不同的场合,选用最得体,最恰当的语言来表情达意,力争获得最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