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历代名诗赏读
7976200000242

第242章 春夜喜雨——杜甫

题解

这首诗作于肃宗上元元年春,表达作者对春日之雨的欣喜之情。诗中深切的体雨之情,细致的描雨之态,情溶物中,处处见情。

原文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①。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②。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③。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④。

注释

①知:一个知字把春雨表现成有生命、有知觉的,为全篇增加了活力。乃:就。②潜:悄悄地。润物:滋润万物。细:轻轻地。③野径:田野间小路。独:独特,分外。④红湿:花因带雨而湿。重:善,引申为美丽。雨后更加显得艳丽。锦官城:成都。

赏读

首句用“好”字对春雨加以赞美,并以拟人的手法点明春雨“好”的原因,似乎春雨也通人性,在最需要雨水的春天,适时而落。春雨在诗人的笔下不仅富于理性,而且富有情义。颔联仍然使用拟人手法,从春雨的降落角度,进一步赞美春雨的美好。在这一联里,诗人表达了春雨的两种特点:一是春雨仿佛怕影响人们日间劳作而选择夜间而落;二是春雨虽有益于农夫,却不显露丝毫的沽名钓誉之心,只是甘心润物,而不喧哗扰人。这一联进一步表明了春雨无私哺育大地的情怀,从中也反映出诗人不慕权贵、深爱百姓的胸襟。颈联写景,通过野径俱黑,江火独明点明春雨范围之广,并暗示春雨持续时间之久,表明春雨能完全满足人们的愿望。尾联是作者由春雨而激发出的想象,写春雨滋润万物,哺育百花的功劳,通过花多花美对春雨进行赞美,与首联的“好雨”相互呼应。

这首诗借春雨表达出作者非常崇高的思想境界。诗人采用拟人和想象的手法,全诗不着一“喜”字,而作者的喜悦之情却随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