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历代名诗赏读
7976200000327

第327章 无题——李商隐

题解

这是一首爱情诗,诗中写别后思念的执着以及相会无期的悲哀,其中可能融入诗人的人生体验或政治感触。

原文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①。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②。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③。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④。

注释

①东风句:点明暮春时节。②丝:谐音思。泪:浊泪。古人往往把烛泪象征离情别意,这里谐义眼泪。③晓镜:清晨照镜。云鬓:指青年女子浓密如云的黑发。用来代指青春年华。④蓬山:即蓬莱山。这里指思念的女子的住地。青鸟:代指信使。为:替。

赏读

开篇一句是最为平常之语,然而却道出一个不朽的道理:相见不易,离别更难。两个“难”字表面看似相同,而其艺术效果却着重加强了“别难”。因为想见太难,所以相别才更难,时值暮春,院中百花凋落,引发诗人对身世的感伤,于是道出“东风无力百花残”来。

颔联写爱之深,情之切。春蚕做茧自缚,满腹情思,吐之既尽命亦亡,缠绵之情悠悠不断;蜡烛燃烧,一腔热泪,泪干而身亦成灰。语意凄美,感情真挚,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颈联写晨起晓妆,对镜发愁。容貌变老,怎能不愁,要留下这美好的容颜留给自己的情人,如果容颜老去将怎么办?所以要愁其“改”。可见爱之忠贞不渝;接着设想情人夜下不知如何排遣,也许夜月独自苦吟,那样就会感到月光之“寒”。一个“寒”字充分体现出这对情人的相爱至深感情,人造的“寒”境竟在暮春而来,也是在劝恋人自葆青春。以此可看出其爱之深。

尾联以虚无缥缈的传说中的蓬山作结,蓬山之远难以相见,诗人却说不远,还要遣青鸟探看。这样的话听起来像痴语,也正是这痴语显出情之痴。也可能相离的确不远,但却不能相见,更显出真情的热烈专注。

诗中围绕一个“别”字引出恋人的凄苦哀歌,“别”正是全篇的主眼,诗歌围绕“别”字展开了一个凄婉美丽的爱情故事,感情层次非常清楚,这首诗很典型地体现了李商隐诗“沉博绝丽”“深情绵邈”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