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历代名诗赏读
7976200000037

第37章 董娇娆——宋子侯

题解

宋子侯,东汉人,生平不详。这首诗最早见于《玉台新咏》,《乐府诗集》将其收入《杂曲歌辞》中。董娇娆为女子名,唐以后,多作为美人的典型出现,身份为歌姬一类。

原文

洛阳城东路,桃李生路旁。

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

春风东北起,花叶正低昂。

不知谁家子,提笼行采桑。

纤手折其枝,花落何飘飏①。

请谢彼姝子②,“何为见损伤?”

“高秋八九月,白露变为霜。

终年会飘堕,安得久馨香③?”

“秋时自零落,春月复芬芳。

何如盛年去④,欢爱永相忘?”

吾欲竟此曲⑤,此曲愁人肠。

归来酌美酒,挟瑟上高堂。

注释

①飘飏:指落花缤纷之貌。②请谢:请问。彼姝子:那个美貌女子。③安得:怎能。馨香:芳香。④盛年:少壮之年。⑤竟:尽,终。

赏读

这首诗共二十四句,可分为三层。前六句为第一层。诗人借花起兴,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幅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桃李迎春图。春风和煦,更给花儿灌注了生机,使得艳丽的桃花、李花摇曳不定,更显得婀娜多姿,尤其“花叶正低昂”一句,极其简炼而生动地写出了花的动态,引发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花在诗中,已不仅是借物起兴的对象,而是具有个性特征的形象,这里描写,是为下文展开矛盾冲突所做的铺垫。

中间十四句为第二层,是诗篇的主体部分,诗人用虚拟假借的手法,描写了采桑女与花的问答,寓含深刻的哲理,花儿凋谢,来年还会再开,而一旦红颜老去,便难会再有欢爱。

最后的四句是第三层,诗人陈述自己之所以不能把这支曲子唱完,是因为它实在令人太难过,勾起心头种种忧烦,不得不曲中罢手。

这首诗借采桑女与花的对话,感伤女子命运如花,悲叹人生短暂,欢爱难以得到永桓。青春难再,世事艰辛的感慨,极易引起读者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