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跟邓小平学领导方法
7982400000037

第37章 调查要深入基层

调查研究,要了解真实的全面的情况。但了解情况,不是简单地听听汇报,看看材料,而是要脚踏实地地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这样才能对人对事有个确实的了解,准确的分析,才能下定决心,找准目标,有的放矢地完成领导工作。

邓小平最爱深入基层,他把深入基层作为进行调研、了解情况的重要途径。这是他在战争年代养成的一个习惯。

1930 年 3 月的一天下午,风和日暖。邓小平在几个赤卫军战士的护送下,翻山越岭,来到了向都县印茶地方一户壮族贫农家里,准备晚上召开贫苦农民骨干会,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听取他们对开展土地革命的意见。

主人听说是“上头来的客人”,身边又跟着几个赤卫军战士,心里明白:“准是个领导同志!”全家人都乐开了。

为了表达心意,主人要悄悄杀只养了很长时间的老母鸡给客人吃。不料,这很快被细心的邓小平发现了。还没等主人动手,邓小平就笑着劝阻说:“都是一家人,不用客气,煮点青菜就行了。”他还怕主人听不懂自己的话,又叫了一个战士作翻译。主人看客人一再诚恳拦阻,就一转身从一个瓦罐里掏出几把黄豆,一本正经的对邓小平说:“这是我们壮家的常菜。”

其实,这话也瞒不过邓小平。这一带的群众跟韦拔群闹革命,被反动派三番五次翻箱倒柜,能用的能吃的已被拿走抢光,不知道这几把黄豆是怎样才保存下来的呢!

邓小平懂得壮族的习惯。如果对主人的深情厚谊执拗地辞却,他们是不愉快的,甚至说你不是同队(壮语:同志),不够朋友。邓小平只好勉强点头同意了。

“一只母鸡与几把黄豆”的情义使邓小平认识红军和党的领导是受群众爱戴和欢迎的。只有深入基层,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他们的情况,才能对得起他们。

1931 年邓小平在瑞金当县委书记时,非常重视深入基层,入村入户了解群众的愿望,努力使自己的工作为群众解决困难。

叶坪乡黄埠头村黄木生是三代老贫农,全家6口人。苏维埃政府建立后,他家分得三亩五分黄土岗田,土质差又无水源。人家田里收稻割谷,他的田里红薯尽长根不结果。忙忙碌碌一年,到头来收成甚微,生活十分困难。黄木生是个远近闻名的“厚道人”,他只知起早贪黑地干,自家收成少,怨自己工夫没到家,怨自己命苦。

原来,主持黄埠分田的是一个欺软怕硬、爱占便宜的人。该村的地痞富农占着好田不松手,以多报少搞欺骗,干部自己分了一份好田,对群众就稀里糊涂乱划片了。

邓小平知道后,就卷着行李到黄埠头村蹲下来,进行实地调查。在调查过程中,他挨家挨户走访,一块田一块田地看。问题弄清后,邓小平把那些不称职的干部一个个撤换,然后再重新组织土地丈量,将田按肥瘦水源分为甲乙丙三类,然后以原耕为基础,按人口和劳力进行重新分配,肥瘦分均,多少拉平,并留出了部分好田作为红军公田。

由于邓小平及时下村,在实地调查中深入农户,工作做得很实。这样一来,问题很快解决了,憨厚的黄木生来到自己新分到的田里,抓起一把黑黝黝的泥土,激动不已,他说:“这回我才算真正翻身了。”

1947年底到1948年初,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原局和部队首长到鄂豫地区视察。

在金寨县的下楼房村,邓小平对金寨县的领导讲了坚持大别山斗争的重大意义。县里的领导见首长与战士们面容消瘦,就给几位首长送来些猪肉和葵花子。邓小平政委当即问是从哪里来的,并叮嘱一定要送还群众。

在商城南一家农户住宿时,邓小平和房东聊天。房东告诉他,前不久,家里的耕牛被当地民团抢走了。邓小平立即通知剿匪部队,一定把牛找回来。不久,剿匪部队从流窜的敌人手里夺回了这头耕牛。房东逢人便夸是“恩人”给他找回了耕牛。当人们告诉他,命令找耕牛的人,就是住在他家的邓小平时,老人泪汪汪地望着大家,不知说什么好。

在战争年代,邓小平不忘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在解放后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后,他更加器重深入基层做调查研究。

1961 年 4 月,春寒料峭。乍暖还寒的北京郊区顺义县,天还是冷瑟瑟的。处在三年困难中的顺义人民期盼着生活的转机。当时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一行到顺义县调查研究,指导工作。从4月7日至21日的半个月中,邓小平轻装简从,走村串户,访贫问苦,留下了一串闪光的足迹和动人的故事。

在顺义县调查研究期间,邓小平既不要前呼后拥的陪同,也不要迎来送往的应酬和张扬的接待,他要求一切从简,尽量多跑几个村,尽量多开几次座谈会,尽量多真诚访几家农户。

在顺义调查研究期间,邓小平十分关心那里的手工业、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发展的问题。他逛商店、赶庙会,深入基层,了解集市贸易和群众生活的情况。

一天,在县城北街的城关供销社门市部,邓小平让售货员给他拿来小农具和日用杂品,一件一件地看。边看边说:你这木柜台里的东西人家看不见,没法挑选;你这铁锅边沿的毛刺没有打光,用时容易划手。

4 月 17 日,邓小平又前往了牛栏山,赶阴历三月三庙会,在庙会上,他看见市面比较萧条,饭店的油饼都是二两一个,邓小平就建议他们改成一两一个,使农民用一个鸡蛋就能换一个油饼。走到供销社的肉案前,邓小平和职工张永海热烈握手,亲切交谈。

这时全国都推行公共食堂,群众意见很大。为了真正掌握情况,邓小平在顺义县深入农村半个月的时间里,听取和调查了张喜庄、北朗中、高丽营、北小营、木林、东沿头、上辇等十几个社队的情况,召开了县商业局、手工业社的局、社、科领导干部座谈会,视察了城关公社拖拉机站,参观了白庙村的公共食堂,考察了县城的集市贸易、社队工业、家庭手工业、副业等情况,还到农民家中进行了访问。

在调查中,邓小平发现由于指导方针和许多政策脱离当时的社会实际,顺义县也一度出现了经济建设上的急于求成,急于过渡,平均主义,高指标、瞎指挥,大炼钢铁、大搞深翻、不顾收粮,虚报产量,刮浮夸风,征过头粮,粮食归大堆,吃饭不要钱,公共食堂是“低指标、瓜菜代”等情况,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生产热情受到严重挫伤。

在调查中,他发现人民群众对吃公共食堂很有意见,上辇村从食堂把粮食分给社员,自己回家做饭吃,但又不敢汇报,邓小平指出:“吃食堂光荣,不吃食堂也光荣;吃不吃食堂要由群众决定。”(刘金田:《邓小平的历程》下,第 97页)在桑园村召开的社队干部会上,邓小平更明确表态说:“吃食堂是社会主义,不吃食堂也是社会主义。以前不管是中央哪个文件上说的,也不管是哪个领导说的,都以我现在说的为准。根据群众的意见,决定食堂的去留。”(刘金田:《邓小平的历程》下,第98页)

邓小平的这些讲话像暖流,温暖了顺义县人民的,说出了人民群众心里想说而不敢说的话。仅上辇村第二天就有250多户退出了食堂,余下的也仅继续了两个月。

在领导活动中,欲掌握真实情况,还事物的本来面目,唯有深入实践进行调查研究。但是,搞调研来不得半点懒惰,不深入到底,不进农户和工人中,不深入到事物内部精细研究问题和矛盾,是无论如何也抓不住事物本质的。事实也证明,具有调查研究精神,并且注重深入基层,这样的领导工作中就会较少出现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就能更好地避免决策失误,就能更好地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也就能得到群众的认同。

在新时代,领导者的调研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各级领导干部应该自觉学习邓小平深入基层调研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