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全球打黑行动
8030800000028

第28章 五虎上将称雄黑道 贩毒集团富可敌国

麦德林位于哥伦比亚的西北部、安第斯山脉的科迪勒拉山峰的西麓,海拔l600米,是哥伦比亚的第二大城市。它以盛产兰花著称于世,有“花都”之称,又以纺织业发达而闻名,其产品畅销全球。

然而,这个美丽、整洁的历史名城在繁荣的外表之下总笼罩着一股肃杀之气。这是因为,在麦德林盘踞着以埃斯科瓦尔为首的哥伦比亚最大的贩毒黑帮。

麦德林市之所以成为可卡因之都,是有原因的:

第一,麦德林位于哥伦比亚西北,航空交通非常便利;

第二,这个城市四周被连绵的山脉包围,为地下可卡因工厂提供了极好的掩护;

第三,麦德林传统上是个工业城市,因此很容易取得提炼可卡因所需的化学药品;

第四,20世纪70年代维系麦德林经济命脉的纺织工业不景气,数以千计的年轻人无处谋生,其中许多人被贩毒集团吸收,成为贩运集团成员。

麦德林市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出现贩毒活动的。在哥伦比亚,最早出现的可卡因贩运活动,不在麦德林,而在考卡山谷省省会卡利,因为那里与盛产古柯的秘鲁和玻利维亚毗邻。

最初,贩毒分子从秘鲁和玻利维亚运回古柯浆,然后加工提炼成可卡因,再运到美国去。当时的毒贩子也大多是单干,未成气候。在考卡山谷省,开创贩卖可卡因的是一个外号叫“可卡因黑煞星”的人,在哥伦比亚的黑社会中,但凡有点名气的都有个江湖诨号,其真实姓名倒被忘记了。据说,此人便是贩卖可卡因的鼻祖。1975年,“可卡因黑煞星”在卡利又一次落入法网,但仅仅坐了八个月的牢就出狱了,并且将自己的生意转移到了麦德林,从此,麦德林便成为贩毒者的天堂。

“老头子”集团是麦德林第一个较有名气的贩毒组织,年轻的埃斯科瓦尔经过一段时间的枪手训练后,凭借精湛的枪法和老辣的行事风格,不久便被吸收成为该集团的骨干成员。从此开始了自己的贩毒生涯。

不过,集团成立不久就遭受沉重打击。1976年,该集团的美国销售网被美国警方捣毁,成员也无一漏网。1977年2月,该集团在波哥大召开会议,商量对策,消息被警察局截获。警局出动一个特别小分队前往会议地点围剿毒贩,为首的集团头目被逮捕,虽然这两人后来双双获释,但从此以后,“老头子”集团便一蹶不振,集团首领“老头子”也远走他乡,杳无音讯。

1977年10月,集团二号人物被捕,从他住处搜到530千克的可卡因,这个数量在当时无异于天文数字。他的被捕也宣告了该集团的彻底瓦解。

“老头子”集团土崩瓦解的时候,正是哥伦比亚进入贩毒高潮的时候。埃斯科瓦尔凭借在“老头子”手下积累的经验,很快便异军突起,他纠合了昔日密友奥乔亚、莱德尔以及莱德尔在美国流浪时结识的加查和罗德里格斯,他们五个人号称麦德林贩毒集团的“五虎上将”,自立山头,开始了自己的“霸业”。

“五虎上将”在集团内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莱德尔负责海外销售,奥乔亚负责在国内进行各方面的联络,埃斯科瓦尔坐镇恩维加多地区,进行大量的生产,保证货源,而从美国归来的加查则主要协助埃斯科瓦尔。通过加查在美国建立的毒品销售网络,埃斯科瓦尔将国内的毒品走私到美国加州的毒品市场,海外总管罗德里格斯再从那里进行分销。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埃斯科瓦尔开始大展拳脚。当时,一直作为麦德林市的主要工业支柱的纺织工业急速衰落,失业者猛增,失业率高达80%左右,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同时,安第斯山区大量农田荒芜,许多农民涌入麦德林,使这座本来就萧条的城市陷入了瘫痪状态。埃斯科瓦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深入到麦德林周围的各个农场,用自己当年学到的本事教当地农民种植古柯,使可卡因种植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经过埃斯科瓦尔的精心培育,原来每年最多只能收获两次的古柯,如今可以收获四次。埃斯科瓦尔把城里的失业者和农村的盲流都吸收为古柯农场和可卡因加工厂的工人和职员。据最保守的估计,他至少雇佣了5万人。

在他的苦心经营下,大量的毒品加工厂都具有了现代化大企业的规模和经营手段,他还网罗了一批具有高度专业知识的走私专家,采用高新技术改造贩毒工具,改造出新的贩毒手法。麦德林集团逐渐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的垄断性生产体系和自成一体的贩毒路线与网络。

20世纪80年代初,除了麦德林地区,集团还控制了哥伦比亚与巴西接壤的莱蒂西亚地区。这里方圆几百公里渺无人烟,仅可种植古柯叶的面积就达10万公顷,可卡因加工厂就有300多个。埃斯科瓦尔投入大量的资金,招募了1000多名无业游民,在这里搭起简易的工棚,开垦荒地,种植古柯。到了90年代中期,莱蒂西亚地区成了麦德林贩毒集团的主要毒品生产基地。

这个基地与外界的通道全部被贩毒分子断绝,关键部位和道路旁设置了无数的障碍,架设了多管大炮和高射机枪,再配之以坦克防守。基地内有四个大型机场,机场上停放着各种类型的飞机,贩毒分子平时也只有乘飞机才能进出基地。守卫基地的贩毒军队装备远比政府军先进,清一色的从西方国家进口的先进武器。

当时,麦德林集团加工出来的可卡因主要销往美国的旧金山、洛杉矶、迈阿密、波士顿、纽约。生活在美国的100万哥伦比亚人不少是毒品走私的参与者。他们每年走私到美国的可卡因达100万吨左右,价值超过100亿美元。

为了安全,贩毒集团购置了先进的摩托艇和轻型飞机,从美国的佛罗里达附近海面把毒品运进美国,使美国海岸警卫队防不胜防。

后来,由于美国对漫长的美、墨边境和海岸线加强了控制和警戒,麦德林贩毒集团便开辟了亚洲通道。他们把毒品装在开往日本的货船或航班上,先运到日本,再从日本通过海运或空运进入美国。

颇具经济头脑的埃斯科瓦尔为了集团的“长远”发展,还将他们销售毒品所得的巨额款项,部分地投资于合法事业,企图通过这种方式使其非法的利润合法化。

根据哥伦比亚警方调查,麦德林贩毒集团的合法资产共有数百亿美元,有几百家合法公司,其中包括银行、建设公司、房地产公司、广播电台、汽车公司及大型商场等,俨然一个独立王国。

麦德林贩毒集团到底赚了多少财富,谁也无法说清楚。1984年,该集团曾向哥伦比亚政府提出,只要政府承认其财产合法,释放几名著名的犯罪分子,他们愿意替政府偿还上百亿美元的外债,由此可见其财富之多。

大小毒枭们大肆挥霍,过着极其奢侈的生活。他们购买轿车、飞机、骏马以及庄园、房舍以展示自己的财富,其真正梦想是买得个人体面,以期在传统的社交活动中获得一席之地。

作为世界上最大贩毒集团的第一号头目,埃斯科瓦尔富可敌国。在距麦德林174公里处,有他的一处公园,占地600公顷,拥有中型飞机1架,小型客机5架,直升飞机1架,防弹车1辆。类似的庄园、别墅,他注册的就有96处之多,他手下的亲信、仆从、保镖、枪手达2000人之多。埃斯科瓦尔甚至建了1处私人动物园,其动物之多,超过哥伦比亚全国所有动物园动物的总数。

大毒枭埃斯科瓦尔很注重兴办福利事业。麦德林1/3的产业工人都直接或间接地从“毒品资金”中得到好处。

埃斯科瓦尔制订过一项不使麦德林市存在贫民窟的计划。在麦德林西面的丘陵地上,有一个叫做“罗列特”的贫民住宅处,后来这里改建成了“埃斯科瓦尔地区”。那是在1985年前后,埃斯科瓦尔买下了这片土地,在一个天主教神父的经营下,建成了600栋设施齐备的单元住房。埃斯科瓦尔把这些住房赠给了家乡的父老乡亲。所以,他被当地居民尊为神明,许多人都习惯叫他“大善人巴勃罗先生”,他的“麦德林贩毒集团”也成为毒品王国中的王国。

有关埃斯科瓦尔的传说更是神乎其神。恩维加多市的一位鞋匠讲道,有一次,在乘坐了一段路途并不太长的出租汽车后,埃斯科瓦尔扔给了司机500万比索(约合7500美元)。而他本人有一次为埃斯科瓦尔擦鞋,这位富翁顺手给了他20万比索。

埃斯科瓦尔的恩惠并非神话。在被经济学家们称为“拉美失去的十年”中,他的故乡恩维加多市却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恩维加多是哥伦比亚唯一实行失业和老龄补贴的地方,其公共服务除得到补贴外还泽及99%的居民,这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

然而“名利双收”的光鲜生活背后,“毒王”埃斯科瓦尔每天都生活在一种无形的恐惧之中,因为政府对他及其团伙的围捕从来就不曾停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