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国神社是位于日本东京千代田区九段北的一个神社,供奉自明治维新以来为日本战死的军人或军属,其中绝大多数是在中日战争及太平洋战争中阵亡的日本兵及殖民地募集兵,其中包括14名甲级战犯,这使得该神社备具争议性。靖国神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一直由军方专门管理,是国家神道的象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遵循政教分离原则,改组为宗教法人。自2001年出任日本首相起,小泉纯一郎每年都会去靖国神社参拜一次,先后共参拜过6次。2008年8月15日上午,作为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和安倍晋三又一次参拜了靖国神社。
众所周知,靖国神社是愚弄和笼络国民感情、煽动军国主义情绪的工具,是日本近代史上对外侵略扩张的精神支柱。对供奉有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抱什么态度,历来是检验日本政府能否正确对待日本侵略历史的试金石。如何对待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那场侵略战争,事关发展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在日本,否认侵略罪行的政治势力依然根深蒂固。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等涉及历史和现实的问题表明,今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历史问题仍将是影响中日关系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日本政府每4年审定一次,由民间各出版社分别编写历史教科书。自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日本有4次审定发行的教科书因明显地篡改历史、肆无忌惮地美化侵略战争而引起亚洲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强烈愤慨与抗议。1982年6月,日本文部省第一次审定的教科书对日本历次侵华战争的史实进行了多处篡改,把“侵略华北”改成了“进出华北”。1986年5月,日本文部省审定的历史教科书《新编日本史》,只字不提日本曾经侵略过别的国家,多处记述歪曲史实,公开为侵略战争粉饰和翻案。2001年4月,日本文部科学省第三次审定通过了由右翼团体“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编写的历史教科书,将太平洋战争标榜为是为了“自存自卫”、“解放亚洲”、“建设大东亚共荣圈”而进行的一场“正义战争”,企图否认侵华日军的野蛮暴行。2005年4月5日,日本文部科学省给右翼团体“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重新炮制的《新历史教科书》中,美化侵略、篡改历史的原则性错误仍比比皆是。
自80年代以来,围绕教科书事件的种种闹剧,早已让我们看到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本质。然而令人遗憾和震惊的是,日本政府在教科书事件上表现出摇摆不定、躲闪暧昧、美化侵略的恶劣态度。虽然“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总人数不过一万多人,在日本广大的正义力量面前只是一小撮。但这“一小撮”却集中代表了一种可怕的、不容忽视的社会势力。1982年以来的数次教科书事件之所以每次都有市场,都要闹得沸沸扬扬,说明在日本依然存在右翼势力活动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军国主义复活的土壤。这种基础和土壤不仅在民间,也在政府――数目不小的一批政客当中。这些人是亚洲乃至整个世界的不安定因素。当前在日本国内,宣扬军国主义历史观,十分卖力地为侵略战争翻案的社会基础仍然是日本国内长期存在的反对民主政治、鼓吹对外扩张的右翼势力。正是这些反动右翼势力,继承了天皇专制时代法西斯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衣钵,成为日本进一步民主化及正确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正确认识近代日本与亚洲其他各国的历史关系,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日本与中国及亚洲其他国家的关系的巨大障碍。日本政界、财界有权势的某些人物,对右翼势力或明或暗的支持甚至怂恿,日本政府的言行不一、态度暧昧,日本民间缺乏制约、日本政坛日益右倾化,这一切说明当今的日本还不是一个能够让邻国安心的国家。在这种背景下,一本教科书的审定,政府官员的一次参拜,都可能成为牵动国家和民众神经的重大事件。
今天,我们必须对日本军国主义可能复活的危险保持足够的警惕。军国主义是日本当年发动侵略战争的思想根源,由于战后没有得到彻底清算,日本右翼势力一直在试图为军国主义翻案,近年来军国主义在日本死灰复燃的迹象更加明显。
日本如果承认历史、正视历史,像战后的德国政府那样,为过去的罪恶真诚忏悔,是完全能够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谅解的。而一切公然的或者变相的为侵略者招魂的伎俩,必将遭到世界上所有正义人民的无情唾弃。日本要想在世界舞台上成为一个政治大国、获得更大的发言权,就应当先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责任感和尊严感的国家。只有正视历史、尊重历史,才能取得邻国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