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俞敏洪的说话之道
8034800000028

第28章 以老友的口吻娓娓交谈

说话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听者虽然处于客体地位,但绝不是被动的“接收器”,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因此,会说话的人在交谈中常常会运用自己的语言、语气、神态,甚至是动作来主动地缩短自己与对方之间的距离,让对方觉得你就像是他的老朋友一样,从而为交谈营造和谐氛围。俞敏洪正是这当中的高手。

俞敏洪在浙江大学演讲时,开场是这样说的:

谢谢各位朋友,大家早上好!我是喜欢站起来走来走去演讲的,但是我发现我站不起来,因为前面的摄像头对着我要把整个的过程录下来,如果我站起来走来走去他就会感到很累。(笑、鼓掌)

所以总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如果这个是他们给我的规矩的话,我就坐着。如果大家一致赞成我站起来,民主的力量,可以把规矩推翻,那我就站起来,谢谢!我站起来并且尽量守规矩,谢谢!

感谢大家今天到这里来,我是非常高兴来到这里,今天这里年龄层次非常特别,有白发苍苍的受人尊敬的老者,也有非常年轻的小孩,所以我这个讲话的主题也会多变。我接下来就是和大家随便聊聊天,其实五句话是讲不完的,我就随着自己的思绪讲就可以了。

“今天来到这里的很多人,特别是大学生来都是看看我长得是什么样的。我长得是比较难看的,但是和中国大部分的名人和企业家相比我对自己还是有自信的,我发现长得漂亮的人不多,长得英俊的人也不多。”

名人与普通人之间总是有隔阂的,在普通人眼中,名人多少都有点高高在上的感觉,所以俞敏洪一开口就善意地调侃了一下摄像师,然而又说自己尊重大家的“民主”,最后还拿自己的相貌自嘲。这一番话下来,俞敏洪在大家眼里就变得生动了,不再是高高在上,而变成了一个可以调侃、可以开玩笑的老朋友。从而使得演讲的气氛变得热烈。

以朋友的口吻说话,这的确是一个拉近彼此之间距离的好方式,具体的做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称呼上拉近距离。比如说,对于陌生人、长者,或者是领导,我们可以称呼为“某某先生”,这是对他们的一种尊重。但是如果对我们的朋友,或是一个已经比较熟悉的人这样称呼,就会让人觉得这是一种疏远。

谈话时对对方的称呼,这貌似小问题,实际上不可小觑。一个恰当、得体的称呼,是对听众身份、价值的认同,能在谈话开始就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使我们能够顺利打开局面,有利于后面的进展;而一个不得体的称呼,会令人觉得别扭、难堪和讨厌,导致谈话气氛不协调,甚至陷入僵局。所以,在开口前,我们一定要给对方一个合理的称呼,这是我们与对方沟通的第一桥梁,对每个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日本曾经有家媒体做过一个调查,发现许多女性之所以找不到对象,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些女性都太有礼貌了,她们总是一味使用敬语和对方交流,结果使彼此之间产生无法跨越的疏离感。事实上,她们应当在慢慢交谈熟悉中改变说话方式,用更像朋友的口吻交谈才能拉近彼此距离。

其次,从情感上拉近距离。说话者应当以朋友的口吻,从情感上拉近距离,引发对方共鸣。众所周知,说话讲究以情动人。只有与对方实现了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融汇,才能取得不同一般的效果。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题为《大无畏的希望》的演讲中这样说道:

我记得在匹兹堡遇到的梯姆·韦勒夫妇,他们正在想办法为自己年幼的儿子寻找供移植的肝脏;我还记得伊利诺伊州西北部东木连市的谢默斯·阿赫,一个正准备去伊拉克实现报效国家的美国青年,以及他父亲脸上洋溢着的对儿子的自豪感;我还记得在圣路易斯碰到的一个黑人女孩,她说她正在努力考大学,尽管她们家祖祖辈辈连一个中学毕业的人都没有。

“感动我的不仅仅是他们的奋斗精神,更在于他们在艰难时刻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的决心、乐观主义精神和自强不息的意志。这种精神使我想起我曾听到的一次牧师布道时说的一句话:大无畏的希望,这就是美国精神的最好表现。”

奥巴马的这段演讲朴实但却感人,同时也饱含深意。《华盛顿邮报》称赞奥巴马具有高度娴熟的修辞技巧,可以举重若轻地将口若悬河的雄辩与严谨朴实的政策理念交融在一起。他以老友的口吻和听众们娓娓交谈,一切都从简单的常识入手来阐述他的政治思想。

此外,除了言语上的称呼和情感之外,许多人也习惯于用行动的方式来拉近距离,为什么许多演讲者都喜欢走到人群中去演讲,就是为了让听众感觉到他就在身边,他就像朋友一样,他们之间没有距离。而高明的领导者在和员工谈话的时候,他们不会高高在上地坐在老板椅上俯视员工,而是会将他们引到沙发上,两个人面对面,以朋友的口吻平等地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