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宜过多吃咸鱼生活在沿海地区的群众,常有吃咸鱼的习惯。殊不知,咸鱼是不宜常吃、多吃的。
这是因为:咸鱼是由生鱼用海盐腌制而成的。海盐的主要成分虽是氯化钠,但海盐也含有少量的硝酸钠和亚硝酸钠。在腌制咸鱼的过程中,海盐中的亚硝酸钠极易与生鱼体中的胺长期接触而发生化学反应,使鱼体内产生大量二甲基亚硝酸盐。这种物质进入人体后,又极易被代谢转化为二甲基亚硝酸胺。二甲基亚硝酸胺具有极强的致癌性,食用过多极易罹患鼻咽癌。调查资料显示,常吃、多吃咸鱼的人,鼻咽癌的发病率比一般人要高30~40倍,尤其是对小孩的毒害作用更强。因此,不宜多吃、常吃咸鱼。
海味忌与含鞣酸多的食物同食海味具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特点。海味中的鱼、虾、藻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等营养素。
但要注意海味若与含有鞣酸的食物同食,不仅会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且钙质与鞣酸结合成一种新的不易消化的物质,能刺激胃肠,引起不适,出现腹痛、呕吐、恶心等症状。含鞣酸较多的水果有柿子、葡萄、石榴、山楂、青果等,另外,茶叶中也含大量鞣酸。
不宜过多吃鱼油有的人称鱼油为“安全油”、“保健油”。因为它能防治冠心病和阻止脑血栓的形成,增进记忆力,保护视力,促进炎症消退等,因而便无所顾忌地大量食用鱼油。殊不知,这种认识和做法是有一定片面性的,吃用鱼油也并非是多多益善。这是因为:鱼油的主要成分有抑制血小板凝聚作用,因而适当食用它有防止冠心病和脑血栓形成的作用;但是如果过量食用它,却会因血小板凝聚性降低,而引起各种自发性出血,包括脑出血。因此,鱼油也是不宜过量食用的。
不宜烹食活鱼烹食活鱼,成为不少人的爱好。人们所以爱烹食活鱼,主要是认为活鱼肉比较鲜嫩。但是,从营养价值与食用味道而论,活着的鱼或刚死掉的鱼,都不是食用的最佳时间。
由于鱼体内活性物质的存在,鱼肉质同其他动物肉质一样,死后体内组织仍继续进行着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变化,这个过程大致可分为僵硬、自溶、腐败等阶段。处在僵硬状态的鱼,鱼肉组织中的蛋白质没有分解产生氨基酸,吃起来较硬,营养不易被人体吸收。当鱼开始软化、进入自溶阶段时,鱼体内的蛋白酶使蛋白质渐渐分解为易被人体吸收的各种氨基酸。此时,鱼肉松软,易于消化,味道最为鲜美,而且营养价值最高。
经合理冷冻的鲜鱼,一般都处在自溶阶段,其营养价值与口感味道都比鲜鱼要好。因此,用活鱼烹制菜肴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不宜生食海鲜近年来,在我国城乡由南至北兴起生食海鲜之风,许多人喜欢边喝酒边生吃虾、蟹、鱼等水产品。殊不知,这是极为不当的。
因为在所食用的水产品体内,往往寄生有蠕虫、病毒等病原体,例如华支睾吸虫、肺吸虫等。这些虫体的幼虫常常寄生在鱼、螺、虾、蟹、蛙等体内,人吃了生的或半生的被污染的水产品后,这些幼虫便会穿过人的胃肠壁进入血管或淋巴管,随血液流到全身,主要聚集在肺部或肝脏,有的则主要聚集在脑部,这就会引起各种相应的症状。这样的病例,近几年来层出不穷。因此,海鲜品还是以煮熟吃为好。
多吃海带有益防病健身海带又名昆布。海带性寒而味咸,有“海上之蔬”的美称,被誉为“含碘冠军”,是一种长寿食品。
作为重要的海味蔬菜,海带所含的营养特别丰富。每100克海带含碘24毫克,蛋白质8毫克,脂肪01毫克,胡萝卜素057克,纤维素98毫克,维生素B1009毫克,维生素B2036毫克,尼克酸16毫克,钙445毫克,磷56毫克,铁45毫克。此外还含多糖物质等。
海带中所含的丰富碘元素,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克服甲状腺肿大,进而抑制由此而引起的甲状腺癌、乳腺癌、子宫癌和卵巢癌的发生。海带所含的丰富钙质以及硫酸脂及多糖(集中在海带黏液中),不仅可阻止血液酸化,而且对大肠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海带被公认为抗癌食物。海带中的酸钠盐和褐藻氨酸,有预防白血病、骨痛病、动脉出血和高血压的作用。
海带中的甘露醇物质是海藻类食物中特有的营养成分,大约占海带总量的1/3,附着在晒干后的海带表面上,看起来像一层盐,实际上是一种贵重的药用物质。它可以有效地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脑肿胀,因而对乙型脑炎、急性青光眼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等病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长吃水煮海带还可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海带中的淀粉硫酸脂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
因此,据统计资料得出结论:长期食用海带的老人要比不食海带的老人患病率平均降低5%~8%,寿命延长4~8岁。
祖国医学认为,海带适宜于甲状腺肿大、粗脖子病、肥胖症、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动脉硬化、淋巴结核、睾丸肿瘤、便秘、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夜盲症以及儿童、妇女、老年人佝偻病、软骨病、骨质疏松症和营养不良性贫血者食用。
海带的吃法很多,可以凉拌,也可以清炒,还可以用它来炖鸡、炖排骨。只要将海带泡发好,配料比较方便,制作也不复杂,很适合经常食用。
存放鱼不要保留鳃和内脏鲜鱼如不立即烹制,就要及时将鳃和内脏去掉。鱼鳃是鱼呼吸滤水的通路,鳃丝极易沾染外界的细菌,且鳃部接近内脏,存有大量的污血和黏液。内脏是鱼的胃肠,食料聚集的地方,特别是胃肠系统内往往残留很多污秽物。鱼死后,这些部位的细菌开始迅速繁殖,逐渐遍及全身,加速鱼体腐败变质。另外,鱼体的红细胞,可携带胃肠消化酶迅速地穿透鳃和肌肉组织,引起鱼肉变质。即使采用低温冷藏,也应及时尽快地去净鳃和内脏,洗净血液和黏液。因为水中的微生物属于耐冷微生物,所以鱼离水后,即使在较低温度下,细菌仍能很快繁殖。
忌生食贝类生长在浅滩内的牡蛎、蛏子、蛤蜊及泥螺等水产品都不能生食。因为这些贝类同毛蛤类均属双壳纲,都程度不同地染有病菌。牡蛎、铅贝蚶子、小螃蟹、蛏子均有多种病菌,尤其是标志粪污染的大肠杆菌和副溶血弧菌,其中又以夏季病原菌的检出率最高。近年来,此类胃肠类疾病爆发历年不断。这种病爆发次数之多、持续时间之长和波及范围之广,使人们注意到生食贝壳动物有发生胃肠道疾患的危险,尤其是诺瓦克病毒肠炎。
江浙沿海群众常把海螺、膨蜞等用少量食盐渍后生食,殊不知低浓度盐,并不能杀死毛蛤类及螃蟹体内的病原菌。
吃甲壳类食物忌服维生素C甲壳类食物,特别是小虾和对虾含有高浓度的五价砷化合物。五价砷化合物是无毒的,但若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可以使五价砷转化为剧毒的砒霜。砒霜中毒,可以致死。因此,食用甲壳类食物不宜服维生素C。
水发海参不能沾油海参均为干制品,食用时先用水发,水发时切勿沾油,因为油会影响海参的吸水膨胀,降低出品率,同时还会造成海参变质。
日常宜把鱼作为主要肉食鱼是人们菜肴中很受欢迎的食物,不但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也十分丰富。
鱼肉中含蛋白质很多,约占15%~20%,而且鱼肉蛋白质的质量很高,蛋白质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及其比值和人体大致相仿,且易于消化吸收。大多数鱼含脂肪少,通常只有1%~3%,而且含不饱和脂肪酸多,通常呈液态,比畜肉的脂肪容易消化,消化吸收率为95%左右。鱼肉中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钾、铜等矿物质。海鱼中含有碘、钴和氟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此外鱼肉中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如尼克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12、维生素A和维生素D等。
鱼肉含有丰富的营养,不但可以强身,而且可以防病健体,可作为很多疾病的辅助治疗食品。比如,鱼汤或原汁清蒸鱼可以对低酸性胃炎、贫血有治疗作用。鱼中所含碘可防止脂质在动脉内壁沉积,可防治心血管疾病。鱼含有铜,可调节心搏,预防冠心病等等。鱼可防治疾病,强身健体,所以,日常饮食中要多吃鱼。
不能吃生鱼肝吸虫分布于我国不少地区,多在犬、猫等动物或人的胆管内寄生,人体感染以儿童为多见,多为吃生鱼或半生不熟的小鱼引起。
肝吸虫的病变和临床症状轻重与感染的虫数、寄生时间的长短有关。若虫体数量不多时症状通常不明显,如果虫体数量多或多次感染时,由于虫体的分泌物、代谢产物导致的化学刺激和虫体活动时的机械刺激,可引起胆管上皮细胞脱落、增生、管壁增厚,甚至引起肝实质的病变。其临床主要表现是早期倦怠无力、食欲减退、肝区隐痛和肝肿大,大量寄生则可产生胆管炎,以致使胆汁瘀滞,引起阻塞性黄疸,甚至肝细胞坏死,最后形成肝硬化。
肝吸虫卵先是在河水、塘水的螺蛳体内发育成尾蚴。尾蚴遇到鱼就会钻入鱼体内寄生下来。
它们特别喜欢在草鱼、鲤鱼、大头鱼等淡水鱼体内生长。人如果吃生鱼,鱼体中的肝吸虫囊蚴就会钻入人体肝脏的毛细管里,发育成为成虫,使人得病。因此,鱼不能生吃,一定要烧熟煮透才能吃。
鱼肚内黑膜不能吃有的人喜欢吃鱼的肚腩(或鱼尾),因为其口感甜滑宜人;而有的人则喜欢吃鱼头,这是因为鱼头内胶冻样的肉质实在可口之故。这些都没什么奇怪。问题在于吃鱼腩时,应刮去鱼肚内的那层黑色腹膜。据资料介绍,鱼腹腔的那层腹膜,在生理上对腹内脏器,如肝胆、肠道等,起着一种缓冲的保护作用,即可减轻腹内脏器运动时与腹壁的摩擦;但另一方面,据资料称,鱼腹中这层黑膜沉积有水中的一些污染物质,不利于人体健康。另外,这层黑膜腥味极大,一些敏感的人进食后可能会引起恶心或呕吐。由此可见,吃鱼时应将这层黑膜刮去为好。
鲢鱼不宜吃得太多据测定,每 100克鲢鱼中,约含蛋白质186克,脂肪46克,热量494千焦,维生素B1 004毫克,维生素B2 021毫克,尼克酸21毫克,钙28毫克,磷167毫克,铁12毫克,胆固醇102毫克(大鱼较多,小鱼较少)。其中最为肥美的部分在腹部,鱼越肥大,味越鲜美。
鲢鱼有温中、益气、健脾、利水和通乳、化湿之功效,常食可润泽皮肤,解郁舒肝,暖胃利肺。适宜于腹痛、缺乳、咳嗽、痈肿、痛经、肾炎、肝炎、水肿、小便不利以及营养不良和身体虚弱者食用。
但鲢鱼不宜在一个时期内或一次食得太多,否则令人热中发渴或生疮疥,痘疹、目疾、疔疮及瘙痒性皮肤病患者忌食。
鲢鱼的食用方法很多,可红烧、清蒸、熏炸及制成鱼肉丸子等,但以炖汤为最佳,如鲢鱼火锅和鲢鱼头火锅等。腌制后的鲢鱼食味较佳,腥味减少,存放时间可延长。即使是鲜食,稍加腌制后味道也更加鲜美。用鲢鱼做汤,加豆腐为配料,食之更可口。
不能吃烧焦的鱼烧焦了的鱼肉,它的脂肪呈不完全燃烧状态,这样能产生一种较强烈的致癌物,其毒性超过黄曲霉素等致癌物。另外,鱼肉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如果烧焦,其中的高分子蛋白质就会裂变为低分子的氨基酸,这些氨基酸再经过组合,常常形成引起人“致癌突变”的化学物质。人吃了这种烧焦的鱼肉对身体十分有害。
罐头鱼比新鲜鱼营养丰富一般人总以为,罐头鱼营养肯定比新鲜鱼差。其实不尽然。
罐头鱼的钙质较新鲜鱼丰富。在罐头消毒时以及储存期间,鱼骨变成了可溶解的物质。鱼肉中的含钙量因而增加了10倍,从每100克含33毫克增加到437毫克。100克新鲜沙丁鱼可以提供我们每月钙需要量的1/120,而罐头沙丁鱼则可提供需要量的一半以上。
不宜多吃干鱼片鱼片的奇香,可以引起食欲,但在享受奇香的乐趣中,会不知不觉地带来可怕的后患。据测定,每吃一包鱼片,咀嚼次数达上百次,若每次食10包以上,其咀嚼的次数可随之而递增。
咀嚼不仅可以粉碎食物,重要的是由反射引起唾液、胃液、肠液、胰液分泌,给食物的消化吸收准备有利条件。但是,异常增多的咀嚼不仅浪费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唾液,且因咽下大量的唾液,稀释了胃液,还损害正常胃功能,影响食物的消化。食物在胃里发生腐败和发酵,产生气体的积聚,使人发生呃逆、疼痛、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
在饭后干嚼鱼片,能使胃蠕动加强,加速胃内容物排出。食物在胃内停留的时间短,机械、化学消化不分,必然给十二指肠、小肠、大肠带来巨大的负担,容易造成后段肠管的功能紊乱。儿童则表现为腹泻、粪便过多,其中有未消化的蛋白质。
此外,异常多的咀嚼,大量唾液内的酸碱变化,又会影响儿童牙齿的发育,可使牙齿磨损过度,牙齿表面的珐琅质损坏。
更值得注意的是,渔民把鱼从海中捞出后,加盐腌制7天后,再晒干,制成鱼片,科学家已经从中分离出亚硝胺物质。这种物质为强致癌物质。因此,干鱼片不宜多吃。
忌滥食鱼胆用鱼胆作“清凉品”服用,是很危险的!因为鱼胆汁中的胆汁毒素既耐热,又不会被酒精所破坏,不论生吞鱼胆还是熟食,或是用酒送服,都可能发生中毒。鱼胆中毒的主要表现为恶心、腹痛、呕吐、肝区疼痛、腹胀、厌食厌油,严重的人甚至可出现昏迷、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出血,甚至死亡。因此,忌滥食鱼胆。
忌生吃龙虾龙虾是一种叫鳌虾的大头虾。鳌虾是肺吸虫的中间宿主,肺吸虫的幼虫——尾蚴能够在鳌虾体内形成囊蚴。如果食用生的或半生不熟的鳌虾,囊蚴会在人体内变成幼虫,如果最后在肺脏中发育成成虫,便使人患上类似肺结核病的肺吸虫病。当虫体进入脑部便成为脑型肺吸虫病。
忌食半熟的虾现在,人们在吃的方面,讲究是越来越高了,甚至有的人喜欢吃未烹调熟的虾,认为这样的虾肉嫩味美。其实,这对人体很有危害。
因为,虾生存环境比较复杂,许多在污水、小河沟中生长的虾,体内含有许多对人体有害的寄生虫,如食用半熟的虾可能会引起肝吸虫病。肝吸虫病患者,轻的会有乏力、食欲减退、腹疼、腹泻和肝脏肿大等症状,严重的可出现浮肿、腹水、脾大、贫血及营养不良等症状。
少数患者一次大量受到感染时,可出现寒颤、高热、肝区疼痛及轻度黄疸。若小儿久病不治,还会导致个头矮小。因此,吃不熟的虾后果严重,有这种饮食习惯的人应尽快改掉。
不宜多食凤尾鱼凤尾鱼有大小之分,综合起来每 100克鲜鱼肉中约含水分745克,热量为4522千焦,蛋白质143克,脂肪4克,维生素B 20毫克,尼克酸 22毫克,钙1100毫克,磷608毫克,铁 205毫克,胆固醇74毫克,另含有其他矿物质。凤尾鱼的营养特点是钙、磷、铁以及锌、硒等微量元素的含量特别高,有利于儿童身体和智力的发育。
由于凤尾鱼的营养成分与一般鱼类不同,富含矿物质特别是微量元素,近年来专家们在对此鱼进行广泛研究中,发现凤尾鱼有促进人体抗感染的能力,有益于提高人体对化疗的耐受力。因此,专家们特别提倡,患有癌症并进行化疗的病人,应多食一些凤尾鱼。祖国医学认为凤尾鱼入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泻火解毒、活血健脾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消化功能紊乱、病后体弱以及疖疮、痔瘘等症。
因凤尾鱼性温助火,因此多食易引发热疮。
煎鱼忌早下姜煎鱼放生姜是为了除去鱼的腥味,但姜同鱼一起下锅,就起不了除腥作用。因此,煎鱼时,忌早下姜,应该先把鱼加热一会,待鱼的蛋白质凝固后再加入生姜。
烹饪鳝鱼忌不清洗市场上卖的鳝鱼多是从农田中捕捉,体外沾有大量污水和细菌,盛鳝鱼的盆、水也较脏,剐过的鳝鱼血很快会变质。烹饪中时间、温度掌握不当,细菌就不能全部杀死,吃了以后容易生病。所以,剐过的鳝鱼要洗干净了再烹饪。
吃黄鳝忌爆炒人们爱吃脆嫩的鳝鱼片,烹调时,不烧煮熟透,只是在锅中爆炒几下就出锅。这样烹调的鳝鱼,味道虽美,但对人体的健康不利。因为黄鳝体内有一种叫颌口线虫的囊蚴寄生虫,鳝鱼片爆炒,如果没有熟透,就不会杀死这种寄生虫。它进入人体半个月后,会使人体温突然升高,并出现厌食,同时在须颌部、腋下及腹部皮下会出现疙瘩,这就是发生了颌口线虫感染。因此,黄鳝最好煮熟烧透了吃,以防引起感染。
忌吃死蟹、死甲鱼每100克甲鱼肉中约含水分80克,能量3182千焦,蛋白质165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16克,钙107毫克,磷135毫克,铁14毫克,维生素B1高达062毫克,维生素B2高达037毫克,尼克酸37毫克。另含动物胶、角蛋白、维生素D和磺等特殊成分。每100克中华鳖肉中胆固醇含量为95毫克。
甲鱼性平凉,味甘咸,入肝、脾、肺三经,有滋阴、除热、散结、消痞、益肾、健骨等功效。能散淤血,通月经,消脾肿,除痨热。适用于阴虚、骨蒸、久疟、久痢、脱肛、子宫下垂、崩漏带下、月经闭止、肝脾肿大及肝炎合并性贫血和血清球蛋白缺失等病人食用。
甲鱼的甲板是一种胶质药,能消除体表硬块、镇静神经,通血脉、破淤滞,对肝脾肿大、月经闭止有疗效,且能抑制结缔组织增生和提高血浆蛋白的功用。
甲鱼血则主要用于退热滋阴,适用于肺结核有低热的患者。
甲鱼头可治小儿脱肛和妇女子宫脱垂等症。
因甲鱼的主要功能是滋阴,所以久病体虚、阳虚怕冷、胃肠功能虚弱、消化不良或食欲不振者应慎吃。另外,非肝脾肿大及肝炎合并性贫血的肝病患者、慢性肾炎患者、肾功能不全的病人亦不宜吃甲鱼,以免引起肝昏迷。
据古书记载,吃甲鱼时要忌与鸡蛋、兔、猪、鸡、鸭肉以及苋菜同吃,否则非但无益,反而有害。吃甲鱼还要活宰放血,不能吃已死去的甲鱼,否则易引起组胺中毒。
螃蟹和甲鱼,喜食动物尸体等腐烂食物,它们的胃肠里也常有致病菌和有毒杂物。一旦死后,这些病菌便大量繁殖。另外,螃蟹和甲鱼体内,还含有较多的组胺酸。组氨酸在胺氧化酶的作用下,极易分解成组胺,特别是螃蟹、甲鱼死后,组氨酸分解更为迅速。它们死的时间越长,体内积累的组胺越多。组胺是一种有毒物质,当它在人体内积蓄到一定数量时,就会引起食物中毒。所以,不能吃死蟹和死甲鱼。
忌食死黄鳝每100克鳝鱼鲜品中含水分约80克,热量3475千焦,蛋白质18克,脂肪08克,维生素B2 02(北京)~2(上海)毫克,尼克酸38毫克,维生素E 153毫克,钙11(河南郑州)~283(安徽合肥)毫克,磷203毫克,铁22毫克,另外还含有其他矿物质和卵磷脂、鳝鱼素等营养成分,所含丰富的卵磷脂是构成人体各器官组织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而且是脑细胞不可缺少的营养;所含特种物质“鳝鱼素”,能降低血糖和调解血糖,对糖尿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加之所含脂肪极少,因而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黄鳝鱼作为一种食物比一般鱼类味美且营养价值高,但只能食用活黄鳝,特别是以现宰、现烹调最佳。
若吃死黄鳝鱼有害无益,甚至使毒性大作。因为鳝鱼死后,体内所含维氨酸很快就会变质,在脱羟酶和细菌作用下分解,生成有毒的物质维氨。食用维氨90~110毫克即可中毒。
日常宜多吃虾皮虾皮是很好的营养食品。每100克虾皮含蛋白质393克,脂肪3克,糖9克,钙2000毫克,磷1005毫克,铁55毫克,并含有多种维生素。虾皮中蛋白质容易消化,营养胜过多数植物蛋白,其含量比禽、肉、蛋都胜一筹。500克虾皮所含的蛋白质相当于1千克牛肉、115千克猪肉、850克鸡肉、12千克鸭肉、15千克鸭蛋、635千克牛奶。虾皮每100克含钙2克,是任何食品都无法比拟的。虾皮还含有一般食品所缺乏的碘、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等,维生素含量也比一般海产鱼虾丰富。
虾皮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容易消化吸收。虾皮含钙丰富,可为人体尤其是小孩和老年人补钙,可促进生长发育和防止骨质疏松。
虾皮味道鲜美,放入菜里或汤里别有风味,人们喜吃,增加食欲,有利身体健康。虾皮可以与很多食物配菜,也可作汤料,而且价格便宜。
忌直接食用鲜海蜇因为海蜇系属腔肠动物门的水母生物,其含水量达96%,此外还含有五羟色胺、组织胺等各种毒胺及毒肽蛋白。人如果直接食用鲜海蜇,会产生呕吐、腹痛等中毒症状。因此,鲜海蜇不宜直接食用,必须经盐、白矾反复浸渍处理,使之脱水和去除毒性黏蛋白后方可食用。
螃蟹的胃、心、肠、鳃忌食用人们在煮熟螃蟹后,会感到味道鲜美,十分诱人,但食用不当会引起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要知道蟹鳃俗称“棉絮”,生长在蟹体两侧,形状如眉毛,是螃蟹的呼吸器官,含有大量病菌和污物;蟹胃在蟹壳前半部,与蟹嘴紧紧相连,与蟹黄混在一起,内含大量污物;蟹心在蟹黄蟹油中间,有一种怪味;蟹肠位于蟹脐中间呈条状,内含有大量的黑色污物。因此,蟹鳃、胃、心、肠忌食用。
吃螃蟹不要用水煮用水煮螃蟹,其美味和营养会大量溶于汤内,使鲜味走失,营养成分大减。科学的做法是,将整只螃蟹腹朝上,摆入蒸屉内蒸熟。蒸煮的温度高,熟得快,能缩短烹调时间,可杀灭蟹体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等。同时,还可以减少蟹体内胃、肠等对肌肉的污染机会,确保肉质洁净味美。蒸螃蟹还可保持蟹体完整,含水分少,卫生,色泽红润明亮。
吃蟹的禁忌螃蟹性寒,食用时应该注意拌以姜、醋,可杀菌、除腥、调口味,也能解寒助消化,患有伤风、发热、胃痛、腹泻的人吃螃蟹会使病情加重。
原有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胆石症、胆囊炎、肝炎活动期的人,吃了会使旧病复发。
患有湿疹、皮炎、疮毒性皮肤病的人,吃了螃蟹能引起病情恶化。
患有冠心病、高血脂的人吃了螃蟹会使病情加重。
忌食河豚鱼河豚鱼毒素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能引起神经障碍,从而导致神经末梢和神经中枢麻痹。河豚鱼毒素相当稳定,盐腌、日晒和一般烧煮都不能将其破坏。河豚鱼的肝脏、卵巢和鱼子的毒性最强。发生河豚鱼中毒者,一般会出现手指、唇和舌有刺痛,并出现呕吐、恶心、四肢无力、腹泻、身体摇摆,甚至全身瘫痪、麻痹,渐至死亡。
河豚鱼中毒没有特效解救方法,死亡率非常高,因此要特别注意预防。忌吃河豚鱼。
忌吃长时间浸泡的海带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钾和纤维素。
从商店买回的干海带,人们在食用前都要浸泡清洗。但如果用水浸泡时间过长,或过分地敲打、抖动,会使海带失去应有的营养价值。因为海带是含碘量较高的食品,另外还含有贵重的营养品——甘露醇。碘和甘露醇都附在海带的表面,极易溶于水而造成损失。
海带忌长时间浸泡。泡海带的水,待砂石沉淀后,清液仍可放入菜汤中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