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瞿树滋纪念文集
8043800000016

第16章 永远怀念瞿伯伯

季建林

敬爱的瞿树滋伯伯逝世已一年了。卫域妈妈来信,告知将在瞿伯伯逝世一周年或他百岁诞辰之际给瞿树滋同志出个纪念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提议,瞿树滋伯伯是一个值得永远怀念的老革命、老前辈。瞿伯伯曾给我很多教诲和关怀,他的音容笑貌常常浮现在我面前,每当忆及,心情都难以平静。

瞿树滋伯伯是我父亲纪力的老领导,在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中,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我认识敬爱的瞿伯伯,是在20世纪70年代的“文革”中。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中,大批为革命出生入死的老干部被“下放”。当时,瞿树滋伯伯从南京安置到南通县,我父母亲也被下放到南通县。有一天,父亲要去看瞿老,将我也叫上。他告诉我,瞿老是解放战争时期南通县的老县长,现在安置到南通县,住在县委招待所。父亲还告诉我,抗日战争时期,瞿老就是他的老领导。当年,父亲参加革命工作,瞿老还请吃了一顿饭,说:“欢迎知识分子参加革命。”父亲说此话时,充满着对瞿老的敬仰之情、感恩之情,在我脑海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随父亲到了县委招待所,见到敬爱的瞿伯伯。他身材魁梧,声如洪钟,与我父亲聊得高兴时,笑声几乎能在房间中产生回音。现在忆起,余音犹在耳旁。在当时那么艰辛的环境中,他俩有那么乐观的情绪,显示了对革命的真诚和信念的坚定。以后,我多次到瞿老处,聆听他的教诲。印象特别深的是他教导我,在农村不仅要好好劳动,还要看书、学知识,以后有机会,要争取上大学。1973年,有了大学招生的消息,当时叫“工农兵学员”。我是1968年的高中毕业生,瞿老的女儿瞿涤也插队在南通县。瞿伯伯叫瞿涤和我一块复习功课准备参加考试。我俩后来分别录取在江苏师范学院和南通医学院。“文革”结束后,落实了干部政策,瞿伯伯重新回到省级机关。我参加工作后,曾到省委党校学习,到瞿老家拜访,受到瞿伯伯和卫妈妈的热情款待。瞿伯伯要我认真学好理论,尤其是要从立场、观点和方法上掌握马克思主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他的教诲与叮嘱,几十年来我一直铭记在心。

瞿伯伯是我们南通地区的老领导,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即使在“文革”中受到不公正对待时,南通的干部、群众对他依然十分尊敬。大家尊称他为“老县长”。有的老百姓用他名字谐音称他为“老树枝”、“树枝县长”。多好的称谓啊!瞿伯伯是一棵大树,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树叶繁茂,不怕风吹雨打,充满生机;瞿伯伯是一棵大树,为人民遮阳避雨,南通人民永远怀念他。《南通县志》中记载了他为革命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在“南通县民主政府历任县长、副县长更迭表”(1945年9月~1949年9月)中,瞿树滋同志任南通县县长是“1946年9月~1948年1月”。这段时期,是南通县革命斗争最艰苦的时期。《南通县志》记载:“民国35年 10月,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大举进攻,并严密控制点线,对农村实行全面‘清剿’。县委、县政府、县警卫团被迫撤到黄海边,在沿海一带坚持斗争。民国36年初,根据中共南通地委关于‘南通县委回县坚持斗争’的指示,县委在海边召开了紧急会议,重新研究分工:宣传部长陆维钊到通西,组织部长张绍仪到通海,县委副书记王余积到通中,分别领导各地区的反‘清剿’斗争;县委书记刘中、县长瞿树滋、警卫团长沈坚如组成县委领导核心,随县团一起行动,掌握反‘清剿’斗争全局,县委在加强组织措施的同时,加强军事斗争部署,并对警卫团的指战员进行政治动员,大家喝血酒宣誓:生死与南通人民战斗在一起……”现在,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社会主义祖国正在走向现代化。像瞿老等为新中国建立而英勇奋斗、流血牺牲的老干部,他们的业绩人们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瞿树滋伯伯,我们全家永远怀念您。

2008年8月于南通市

(作者系中共南通市委党校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