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瞿树滋纪念文集
8043800000050

第50章 难忘渡工的默默奉献精神

瞿树滋

回忆通海地区的革命斗争,难忘先烈的流血牺牲,难忘战友的英勇奋斗,更不能忘记人民群众给我们的支持。就以运盐河上摆渡口的渡工来说,也作出了无私贡献。我记得的摆渡口有:余西镇与金余镇之间的四甲渡,金余镇以西的五总渡、六总渡、七总渡和朱家渡,金沙镇西边的延寿庵渡等。渡工们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冒着生命危险,为我们传递文件信报,护送军政人员,默默无闻地做了很多工作。这些渡工都是无名英雄,连个名字都没有留下,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为了方便回忆,对一些有关的事顺便带上几笔,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当时的历史条件,以及渡工在我们的斗争中所发挥的作用。

1940年冬,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后,敌伪占领交通要线,妄图分割抗日民主根据地。仅在运盐河沿线,先后在金沙、金余、余西、西亭、阚家庵等地构筑了据点,阻隔了通海、通中的南北交通。为了适应斗争形势的需要,地委在运盐河以南地区建立了通海行署,直属苏北第四督察专员公署领导,运盐河以北仍为南通县。运盐河上的摆渡口成了地、县与通海地区的主要通道。

1941年7月,我担任金沙区区长,只管理运河北14个乡和金沙镇。1943年初,县长梁灵光指示为了反“清乡”斗争需要,金沙镇河南的10个乡原属通海行署七九区办事处管辖,现在决定划给金沙区领导,因为当时汤景延部队打入伪方,通海行署及所属的七九办事处停止了活动。根据县政府指示,区委研究派吴鸣镛同志负责区公所运河南办事处工作,赵仰霞(胜标)负责文教。当时伪军张圣伯部下小头目邱大保,充当了日军侦缉队长。他向梁县长表示“身在曹营心在汉”,想见梁县长。梁要我去和邱大保谈话。怎么通过运河呢?唯一的通道只有渡口。我选择的是朱家渡,在我老家东五里庙河南。我带了4名短枪队员,在夜间到了渡口。在河北喊了声摆渡,渡工就把木船撑过来了。渡工认识我,因我在当地当过教员,所以他喊我先生。他非常主动地向我反映运盐河南日伪军的活动情况,告诉我走那条路比较安全,群众养狗的也少,都一一给我指点。当时在河北,为便于民兵武装的夜间活动,已很少养狗了。确实狗多的地方,我们夜间活动容易引起敌人怀疑。他虽是个普通的渡工,但有爱国热情,拥护抗日民主政府,对我们十分亲近。1941年初,南通县独立团配合分区七团二营去歼灭国民党邱冠生部,侦察员也是从朱家渡过河。我们到了河南,直奔霞西乡,在靠大圣庙的张大刚家中约见邱大保。我对他说:“梁县长很忙,要我代表他来和你谈谈。”邱虽然充当日伪侦缉队长,但害怕我民兵厉害,要求民兵不要打侦缉队。我告诉他说:“中心区民兵到处都有,为你的安全着想,侦缉队不要到我们中心区活动。”张大刚帮腔道:“对,子弹是不长眼睛的。”邱大保更害怕民兵抗日武装的厉害,再也不敢到我中心区活动。

这些渡口在抗战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吴鸣镛同志到运盐河南的10个乡建立办事处,同时还建立了交通联络站(负责人张达才,解放战争中牺牲),与运盐河北的堤南联络站(负责人季宗高)联系,往来传递文件信报,护送人员,主要是靠六总渡。我带区队去河南开会,通过七总渡摆渡。记得我先找了后来担任霞东乡指导员的瞿茂棠,他与渡工是邻居。他对渡工说,一定要把此事办好,还要绝对保密,万无一失。渡工表示,民主政府要办的事,保证完成任务。渡工还与瞿茂棠一起到附近农民中找了几条罱泥船,把我们区队安全渡过了河,任务完成得很出色。

1945年春,通海的形势有了好转,渡工缉获了敌人不少军用物资,还经常帮助我军采购医药用品,连夜派人送到运盐河北,交给南通县委,他们往返都是走的运盐河上的渡口。

1946年10月,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地主武装大举侵犯解放区,在运盐河沿线重新筑了很多据点,企图将通海、通中完全分割开来,逐个消灭我人民武装,摧毁民主政权。我当时任县长,为了打通与通海的联系,运盐河的摆渡口又成了我们南北交通的主要通道。尽管当时斗争很艰苦,情况很复杂,地主武装还乡团对当地情况熟悉,经常下乡到处窜扰,抓捕我干部、民兵,可是渡工们冒着生命危险,克服一切困难,千方百计地为我方军政人员摆渡,真正做到万无一失,没有发生过任何意外。

1946年11月,十地委书记等一行数人要过运盐河,再经通海渡江去江南。先来的几位由堤南交通站送到六总渡口过河去了通海。包厚昌等同志到达时,堤南站已不能活动,由十总区委副书记李扬带领武装民兵亲自护送到余西区站。走余西镇与金余镇之间的四甲渡,安全渡过河。包厚昌等在通海站的护送下顺利过江到达十地委。李扬同志就是在这次完成护送任务后,途径黑鹿灶与还乡团遭遇,不幸中弹牺牲的。“文革”后,时任省政协主席的包厚昌谈起那次运盐河摆渡和在通海渡江,特地询问我负责护送的李扬同志的牺牲情况,表示深切怀念,并对四甲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47年下半年,通中阵地逐步得到恢复,但通海的斗争形势仍比较严峻,敌人活动十分嚣张。为了支持通海地区的对敌斗争,南通县警卫团曾3次南下通海作战。警卫团南下有时也由这些渡口通过。记得1947年8月的一次,我同警卫团团长沈坚如带警卫团南下通海是从四甲渡通过的。侦察员首先侦察了运盐河两岸的敌情,又通过四甲渡的渡工准备了一批罱泥船,部队向东西两面加强警戒,神不知鬼不觉地悄悄渡过河,直奔通海。警卫团一举攻克三星镇据点,全歼敌人一个排,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部队回师途中,原计划从金余镇以西的七总渡过河,派出了侦察员侦察。当部队进行到排河观南边发现北面有密集的机枪声,只得改变路线,考虑从金沙镇东边的东洋桥通过。我们部队到了桥南地段,在群众中了解到桥北也有敌情,还乡团曾在原永安公司大楼附近活动频繁,晚上是否还住在那边,情况不明。因此,我们不得不绕到霞西乡,赶到延寿庵渡口。渡工知道我们部队要摆渡,非常热情,迅速从农家找来罱泥船,分批将我们送到运盐河北,顺利回到了通中。

在革命战争年代里,通海地区的人民群众与全县人民一道,为了民族解放事业,付出了重要代价,作出了重大牺牲,在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回忆这段革命史时,我们不能忘记运盐河上摆渡口那些渡工,他们是无名英雄,他们默默无闻、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为祖国社会主义四化事业艰苦奋斗。

(本文原载《通海风云录》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