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瞿树滋纪念文集
8043800000087

第87章 给庄奂同志的信

13日收到8日来信,谨将我所知有关孙儆的片断情况和对季子文稿的一些看法,提供你们参考。

1. 抗战以前,我和孙儆曾有些接触,但对他的情况了解不多,也没有去调查研究。只听说他是前清的举人,曾做过县知事。民国以后,他是金沙的总董事(当时区、乡没有政府组织,只有董事,乡里还有乡董、地保之类的)。他占有的土地,在金沙地主中是最多的。他在金沙还有不少房产、粮行等产业。金沙的巡警局(后称警察局)就像是孙家的,孙用一张名片就可以叫警察局关人、放人。民间纠纷小事找乡董,大事就找孙大先生。双方送钱,有的送田,名曰“助公”。据孙家佣人说,每年冬至以后,孙家账房先生成天忙于收租收利及各种名目的收入,银元封好以后成笆斗地从账房送入内宅。说他“巧取豪夺”不无根据。

北伐革命时,革命党人要打倒的土豪劣绅,南通城是张謇,金沙是孙儆。“四·一二”以后,这些就没有下文了。国民党政府成立以后,建立区、乡政权,以后孙儆没有担任过什么公职。但是他仍是金沙封建势力头号人物,区里重大事情得听他的意见。民国19年“剿共”,顾佐卿是行政局长在前台,他在幕后,立场是一致的。1938年,敌占金沙前,一些人在救济院开会商议以后,汤固生去通城。这次会上孙儆是主张维持而反对武装抗日的。而后汤固生在前台当维持会长,孙在幕后。以后,有人说孙是金沙的“土皇帝”,国民党游击队上街,烧了孙家楼子。听说是抢了孙家字画后纵火灭迹。但说孙是“汉奸”,也不是毫无道理。在解放战争中,孙儆早已住在上海,听说卖字(甲骨文)以助生计。通城解放后,孙儆曾写信给政府,表示拥护,并愿将保管的公产契据缴给政府。在土改运动中因孙在上海,县委没有把他作斗争重点。在镇反运动中,因为我们主要打击对象不是“老牌汉奸”,因而对孙未作汉奸惩办。这些是我对孙儆的粗略了解。匆匆回忆,供你个人参考。

2. 不知季子是谁?他搜集了不少资料,是花了功夫的。根据文史资料要求实事求是的原则,直书事实,避免议论,既不贬低,也不溢美。对孙儆的家世和历史作些介绍是必要的,如过去我只知孙家用二卯堂,但不知其由来,看了季文才知原委。对孙儆任省议会副议长及赴日考察团长等事实,不知有无核实,如未查核建议核查一下。

王兆芳先生是受到当时读书人推崇的。但是“经学家”很难说出一个标准来,因此我意还是不用这个称呼为好。

“民国16年,国民党政府进行改良运动,先生退出政界,息居乡里,以探讨学术,著书立说以自娱。”说国民党政府搞改良运动,不合事实。因此建议改为国民革命军北伐以后,息居乡里,以书画自娱,钻研石鼓文,不时书石鼓文赠亲友。不强调孙“退出政界”。

关于职业学校和初中职业科,因我曾在那里学习3年,现回忆当时的历史事实,供采择。

以上已就原稿进行增删,仅供你们审查该稿时参考。

对南通县解放战争的情况,我有责任向县委党史办如实反映当时亲历的一些情况。待稿子草成后来南通,请知情者共同补正后送给党史办,并请向党史办同志致意。此复。致礼瞿树滋 1987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