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专家提醒,睡眠质量的好坏,与环境因素息息相关。噪音、缺氧、阴暗、过分强烈的光照及环境污染等,都对睡眠不利,所以要尽量使我们所处的环境优美、安静、空气流通、光照适宜,有合适的湿度和温度,保持清洁卫生等。以下环境因素,对睡眠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益处。
(1)通风好
居室通风的好坏,对于睡眠质量的影响较大。如果居室通风不好,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往往会影响人的大脑功能,白天会使人感到疲倦,工作效率下降。入夜后污浊的空气中阳离子增多,可使人睡眠的质量大为下降,即使深熟的睡眠也总会感到不解乏。因此,我们要注意居室内的通风,最好在睡前先打开门窗让空气流通一下,然后再关上门窗睡觉。
(2)采光好
光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是重要的外界环境因素。光线刺激视网膜产生神经冲动,经视神经等通路达到大脑皮层。通过它的机能活动,影响机体的生理过程,物质代谢、全身的紧张状态,以及睡眠的规律等。日光还可以改善人的一般感觉,提高情绪和工作效率。因此,合理的采光照明,既能保证视觉机能的需要,又有助于睡眠质量的提高。
(3)温度适宜
温度在18℃~22℃时,最有利于人们的工作、生活,如果室内外的温度过高,就会影响人们的大脑活动,增加机体的耗氧量。夏日的居室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用空调或电风扇来调节室温,从而改善睡眠。
(4)湿度适宜
空气的湿度太大或过于干燥也不利于健康,会使人感到不适,不利于正常的生活。如果居室的湿度太大,可以通过通风、光照,或安装去湿设施来调节;倘若是空气过于干燥,可以在地板上洒一些水,或在睡觉前取一盆凉水放在床头,这样可能会将湿度调节一下。
(5)噪音污染少
噪音不仅损伤听觉器官,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其他系统也有不良影响。据研究发现,较强的噪声长时间作用后,除可导致听力下降外,还可引起头晕、头痛、耳鸣、失眠、乏力、记忆力衰退、血压波动及心律失常等症状。在脑力劳动时,嘈杂扰人的噪音会分散注意力、降低工作效率。过强的噪音还可引起鼓膜出血、神经错乱、休克乃至死亡。因此,防止噪音污染,保护环境安静,对保护人健康的体魄,对拥有良好睡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