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中生有也就是创新。
有句话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如果你是一名顾客,你一定想见识最新产品;如果你是一位观众,你一定想欣赏最新剧目;如果你是一位歌手,你一定想唱新歌;如果你是一位运动员,你一定想尝试一套新动作。对于,爱写作的你,你一定想用新的写作思路去堆砌作文大道。因此,人要学会创新,敢于创新。
创新是人类思想的结晶,更是人类的灵魂,是任何成功的需要。第一个捡起身边的石头砸向企图逃走的野兽的举动就是一个创新。后来,又有人第一次把石块打磨得非常锋利,这样更能致野兽于死地,这时就开始了工具的制造,这更是创新。人类从动物进化到现在,一直都处于一个创新的世界:从石器、铁器到机器、计算机,再有计算机的智能化,无一不是无中生有的体现,无一不是创新的体现。所以说,人类历史就是一个因不断创新而发展的历史。
有一名青年,在英国某石油公司工作,他的学历很低,更不用说什么特别的技术。他在公司做的工作,可以说连小孩都能胜任,就是巡视并确认石油罐盖有没有自动焊接好。石油罐在输送带上移动至旋转台上,焊接剂便自动滴下,沿着盖子回转一圈,作业就算结束。工作每天都是如此,反反复复。
因此,还没有几天的时间,他便开始对这项工作厌烦了,很想改行,但又找不到其他工作。他想要在这项工作中有所突破,因此,他更集中精神观察这焊接工作。
很快,他发现罐子旋转一次,焊接剂滴落39滴,焊接工作便结束。他努力思考:在这一连串的工作中,有没有什么可以改善的地方呢?
一次,他突然想:如果能将焊拉剂减少一两滴,是不是能够节省成本?于是,他经过一番研究,终于研制出“37滴型”焊接机。但是,利用这种机器焊接出来的石油罐,偶尔会漏油,并不实用。他不灰心,又研制出“38滴型”焊接机。
这次的发明非常完美,公司对他的评价很高。不久便生产出这种机器,改用新的焊接方式。虽然节省的只是一滴焊接剂,但“一滴”却替公司带来了每年5亿美元的新利润。
这名青年,就是后来掌握全荚制油业95%实权的石油王——约翰·D·A·洛克菲勒。
美国前首富保罗·盖帝曾说过:“墨守成规是创业和发展的绊脚石。真正成功的商人,本质上流着叛逆的血。”
我们生活在一个每一秒都在不断变化,不断创新的世界,又被创新的世界推动着,不断创新,不断前进。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所有的新生事物都在旧事物的基础之上产生的,但却又决不拘泥于旧事物。创新必须做逆向思维,从另一种角度去考虑事物,做一处与众不同的解释方法,和新颖的思维方式,接着以现实为基础进行大胆的改革。
创新的力量是非常大的。一个创新,可以改变一个人生,可以救活一个企业,可以打赢一场战争,可以导演一段历史,甚至可以发生一个使创新者也意想不到的奇迹。成功不能靠继承,而是源自创新。继承性的学习只能让你永远像坐井观天的青蛙一样只看到你心中想到的那片天地;而创造性的学习,则是在原有的的知识上再发现一些新思想,一些新学法,把学习知识与创新知识结合起来,达成无中生有的说法。所以说:一个有独到眼光、独立头脑的人,一个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的人,一个敢于批判、敢于说“不”的人,一个大胆创新、无中生有的人,才能受到幸运女神的眷顾,受到成功的亲睐。正所谓:行成于思而毁于随。“思”就是创新。要与时俱进,以变求变,打破常规,大胆创新。
企业的发展与每一个员工息息相关。因此,创新的精神和能力是每一个驰骋商场的人的一堂必修课。乔致庸以天马行空般的创造力,重整店业制店规;打破常规让伙计入身股;南下武夷辟茶路;独辟蹊径建江北茶山;知难而上开票号。我们不得不折服于乔致庸敏锐的洞察力。创新进取,不断开拓,坚忍不拔,锲而不舍,是一个企业生生不息的原动力。
面对得力伙计马荀以及复字号的伙计们纷纷递交的辞呈时,乔致庸百思不得其解。经过盘问,乔致庸才从孙茂才的口中明白,商家之间原也有个惯例,若别家给的薪金更高,徒弟满师后都会离开,因此市面上也有“铁打的商家,流水的伙计”这个说法。但掌柜就不一样,他们可以在生意里顶一份“身股”,不仅平日里可拿到比伙计多十倍百倍的薪金,到了四年账期还可以领到一份红利。所以,能干的人想方设法地要走,平庸的人挖空心思地要留。如此一来,人才流失特别严重。可乔致庸是个惜才如命的人,面对一个有着远见卓识、不可多得的人才,他意识到,要想留住这样的人才,复字号需要一场大变革。
于是,乔致庸不顾各店掌柜的反对,打破商界中的陈规陋习,在新店规中提出:学徒出师四年以上愿继续在本号当伙计者,一律顶一厘身股,此后按劳绩逐年增加。这个让所有伙计入身股的新规一定,震动了复字号内外,也震动了整个包头商界。乔家复字号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这一新规是中国民营企业股份制的先声,也造就了富甲天下的乔家商号。
企业如船,是一个团队,人才就如划船的人员,船只有在众多人才的划动下才能前进,反之则会停止不动,遇到逆流甚至会后退,因此人才是企业的根本。但是,人们都是为利益而留,为利益而走。有了好处,别人才肯跟你合作。因此乔致庸基于此开历史之先河,打破常规,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给那些有着高超技术的伙计顶身股,这样的激励机制,既留住了人才,又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到复字号来,可谓一举两得。著名经济学家梁小民曾经概括出晋商成功的最重要经验就是:有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创新意识,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从古至今,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人们都主张转换角度来思考问题,变通就能够有更好的发展。
一个富翁老了。这些日子,富翁一直在苦苦思索,到底让哪个儿子继承遗产?富翁百思不得其解。想起自己白手起家的青年时代,他忽然灵机一动,找到了考验他们的好办法。
他锁上宅门,把两个儿子带到100里外的一座城市里,然后给他们出了个难题,谁答得好,就让谁继承遗产。
他交给他们一人一串钥匙、一匹快马,看他们谁先回到家,并把宅门打开。
马跑得飞快,所以兄弟两个几乎是同时回到家的。但是面对紧锁的大门,两个人都犯愁了。哥哥左试右试,苦于无法从那一大串钥匙中找到最合适的那把;弟弟呢,则苦于没有钥匙,因为他刚才光顾了赶路,钥匙不知什么时候掉在了路上。
两个人急得满头大汗。突然,弟弟一拍脑门,有了办法,他找来一块石头,几下子就把锁砸了,他顺利进去了。自然,继承权落在了弟弟手里。
人生的大门往往是没有钥匙的,在命运的关键时刻,人最需要的不是墨守成规的钥匙,而是一块砸碎障碍的石头!
这块石头就是变通。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一段极富哲理的话:有的门是推开的,有的门是拉开的,如果你拼命地去推那应该拉开的门,除非你将门毁坏,否则你将无法通过它。
俗话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运用在企业经营之中,指的是企业要先于竞争对手洞察市场可能的变化方向,并因之采取不同的灵活行动,这样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在现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例子,有不少企业曾突然占据行业领先地位,呼风唤雨,可是不久却又轰然倒塌,纵横一时。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忽视或误解了竞争环境中变化的征兆,导致自身的竞争优势严重受损;或者不懂得创新,不能把企业一时的优势转化为长久的胜势,最后难免失败出局。
正如英特尔的葛鲁夫所言,这是一个“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的年代。企业必须致力于在内部培育一种变革文化,以免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有形和无形资源陷于流失。应该以创新的方式为企业增添独特的价值,而不是一味的墨守成规,使企业在市场上不能保有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古人说得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求新求变,事物才会有生命力,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于是我们不能抱死昨天的眼光来看待今天和明天。在日新月异的社会中,抱残守缺就意味着失败。只有不断采用新方法、新技术,不断地有新发明、新创造,不断地产生新成果,我们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