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人体真假趣谈
8061100000135

第135章 人真的必须睡觉吗?

真的!

在人的一生中,约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可见睡眠的重要性。如果人睡眠质量不佳就会心情烦躁、暴躁易怒、大脑活力不足。久而久之,生理上也会出现问题。比如,男性会出现精力不足、体力下降等现象,女性则大多会出现精神不振、月经失调等现象。如果长期失眠就会导致心理和生理的疾病化。

人要睡觉是一种生理反应,是大脑神经活动的一部分,是大脑皮质内神经细胞继续兴奋之后产生了抑制的结果。当抑制作用在大脑皮质内占优势的时候,人就会睡觉。人们在生活中,有工作,有休息,在神经活动中,有兴奋,有抑制。抑制是为了保护神经细胞,以便让它重新兴奋,让人们继续工作。

呵欠是提醒人睡眠不足的第一个警示标志。如果18个小时没有入睡,人的反应时间就会从0.25秒变为0.5秒并继续变长。而普通人将开始体验阵发性昏睡,不管在任何地方,大约会持续2~20秒左右,之后就会发现需要重新读一遍刚才读过的东西。到了20个小时时,将开始打盹。而根据研究表明,这时正常人的反应速度基本等同于血液中酒精含量为0.08的人——若保持这个数值驾车,驾驶者毫无疑问将在很多国家遭到拘留。与此同时,记忆力也会减退,容易忘记很多事情,例如姓名的拼写或在山坡上停车时设置刹车等。

睡眠由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组成:一种是快波睡眠,这时眼睛会不停地转动,大脑非常活跃,大多数梦境都出现在这个时期;另一种是慢波睡眠,这时是更深的无意识状态。两种状态的作用显然不同,但它们又令人不解地交织在一起。在自然睡眠中,慢波睡眠之后总是会出现一段时间的快波睡眠,因此它们的功能很可能在某些方面相互关联。睡眠是为脑服务的。理由之一是动物睡觉植物不睡,而且人体其他器官,如肌肉和肝脏,也是不休息的。现在,科学家又证实小脑也会睡眠。这表明睡眠是整个脑部的现象,对此研究者开始形成共识,认为至少慢波睡眠是脑部修补自由基而造成损害的时间。自由基是新陈代谢的副产物,可损伤人体细胞。其他器官可以通过放弃和替换受损细胞来修补这种损害,但脑无法这样做。因此慢波睡眠就像夜间抢修高速公路的工作队一样,在夜深人静时进行工作。

那么快波睡眠又是什么呢?有些研究者提出,这是脑部在检查慢波睡眠时所做的修补。另一些研究者提出,这与早期脑部发育有关,但他们目前都无法得出确切答案。

睡眠还可以运用到医学中。现代医学常使用冬眠疗法,就是通过药物或物理降温的方法使人体的中枢神经受到抑制,体温下降,各个器官活动处于最低的活动水平,就像动物处于冬眠中的深睡状态一样。这种状态被叫做“人工冬眠”,用这种方法来治病则被叫做“人工冬眠疗法”。事实上,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怎样使人进入更深的睡眠状态,即整个身体机能也完全“沉睡”,停止身体衰老,而在适当条件的刺激下重新被“激活”,以使那些患有现有医学技术无法治愈的患者能够在科技更加进步的将来获得有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