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人体真假趣谈
8061100000016

第16章 人的一生真的要长两幅牙齿吗?

真的!

牙齿是我们身体的重要器官,它不仅承担着咀嚼食物、辅助发音的任务,还对保持面部正常形态和美观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你知道吗?人的一生是要长两幅牙齿的。

人属于两生齿类,即一生中会萌出两副牙齿。先长的一副医学上叫做乳牙,也称“奶牙”;后长的一副医学上称为恒牙,也叫做“大人牙”。

乳牙,指的是婴儿在哺乳期萌出的牙齿。一般而言,婴儿从出生后6个月左右开始出牙,到2岁半左右全部长完,总共20颗。恒牙,则是指乳牙脱落后又长出的牙齿,且为不再替换的牙齿。恒牙通常从6岁左右开始萌出,一直到20岁左右,一般为32颗牙齿。各个牙齿具有各自不同的功能,分别为切割、撕裂、磨碎等。它们的形态也有所不同,这是为了适应不同功能的需要所致。

乳牙从形态上可分为三类:乳切牙、乳尖牙和乳磨牙。长在正中的4颗铲形的牙齿称为切牙,也叫门牙,上下颌共8颗,其作用是切断食物。在切牙后边两侧各有一个尖尖的牙齿为尖牙,上下左右共4颗,其功能是撕裂食物。尖牙的后边有两颗比较大的呈长方形的牙齿为乳磨牙,上下左右共8颗,是咀嚼食物的牙齿,它们把食物磨碎以利消化。

恒牙从形态上可分为四类:切牙、尖牙、双尖牙和磨牙。在恒牙列中,除切牙组、尖牙组与相对应的乳切牙、乳尖牙交替外,乳磨牙不是与恒磨牙相交替,而是与恒双尖牙交替。双尖牙又称前磨牙,上下左右共8颗,具有捣碎食物的作用。6岁左右在乳磨牙的后方又长出4颗大牙,叫做第一恒磨牙,因为它萌出时间较早,而且形态和乳磨牙差别不大,父母们经常将它误认为乳牙,忽略对它的保护,所以在恒牙中,第一恒磨牙是患龋病率最高的。人到了12岁左右,第一恒磨牙的后边又长出一颗大牙叫第二恒磨牙,上下左右共4颗。有些人直到17~18岁以后,在第二恒磨牙后方长出第三恒磨牙,有人称它为“智齿”,由于它在恒牙列的最末端,又被人们叫做“尽头牙”。这是一颗呈退化性的牙齿,可能长一两颗,可能一颗也不长,也可能4颗全长齐,因人而异,没有什么意义。如果全长齐,恒牙就有32颗。

牙齿的生长发育是一个漫长的复杂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生长期、钙化期以及萌出期。这与身体其他器官的生长发育所不同,如骨骼系统只经过生长期和钙化期,而内脏器官只有生长期。牙齿则必须完成这三个发育阶段才能行使正常功能。

乳牙的牙胚是胚胎第二个月时开始产生,在出生前大部分已经钙化,约在出生后3年左右全部发育完成。所以,乳牙的发育主要是在胎儿期和出生后头两三年内。这样,母亲怀孕时候的身体健康状况及营养条件均关系到乳牙发育的好坏。乳牙一旦长成,牙齿钙化基本完成,这时候再补钙已经起不到任何作用了。

恒牙的产生是胎儿在母体里第四个月的时候开始的。牙齿钙化主要在3岁前完成,全部恒牙发育完成大约需要经历20年左右。在这个漫长的时间里,6岁以前是牙齿生长钙化的主要时期,如果在这一时期摄取的食物中缺少钙盐、磷酸盐、维生素A、维生素D以及足够的蛋白质;或者孩子罹患肠胃病,消化吸收不好;或者患有某种全身疾病,如发烧、肺炎、肾炎等,都可能直接影响牙胚的生长发育。所以,一定要重视孕妇、婴儿和儿童的营养和身体保健,才能维护牙齿的正常发育。

牙齿虽小,却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器官之一。婴幼儿时期是生长发育的旺盛期、健康的乳牙,可以发挥良好的咀嚼功能,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有利于全身的生长发育。并且,通过咀嚼的功能性刺激,还能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增强代谢,有助于颌面部的正常发育。

乳牙还可以引导其下方的恒牙正常萌出,如果乳牙过早丧失,会引起其下方恒牙的异常萌出、迟萌甚或错位萌出,造成牙齿排列不齐。如果乳牙的牙根周围组织发炎,还会影响下方恒牙胚的正常发育。

另外,牙齿、嘴唇、舌头三者是发音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之间的正常位置和关系,对发音的准确性和清晰度都有一定影响。6岁以前是儿童学习发音和讲话的重要时期,健康正常的乳牙有助于儿童的正确发音。此外,乳牙的损坏,尤其是上颌乳前牙的大面积龋坏或过早丧失,还会影响美观,给儿童的心理发育带来不良影响。

恒牙也同样有咀嚼、发音、促进颌骨发育和维持面部正常形态等功能,在人的一生中作用重要。所以,从6岁开始萌出第一颗恒牙后,就应该积极地加以保护。而重视和保护好乳牙,也是为了恒牙的正常生长发育。

非常有趣的是,有一项野心勃勃的医学研究发现,儿童的乳牙将可以用于修复人的脑细胞、修复心脏组织甚至生出新的牙齿等医疗用途。已经有诸多科学家在致力于研究怎样使用儿童脱落的乳牙培养出人体组织,以取代人体上各个部位的损坏细胞。这些从儿童牙齿里提炼出的干细胞可以长成人体各部位的机构,比如骨头、软骨、肌肉以及脑细胞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