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我是军事科技知识大王
8064900000019

第19章 W

无人隐形攻击机

这种飞机的速度为5倍音速。可使用微型高精确制导炸弹,能在几分钟之内摧毁各种移动目标。美空军计划在未来10~30年内,用无人战斗机和无人隐形攻击机取代现有飞机来执行危险性较大的作战任务。

56C式突击步枪

56C式突击步枪是56-2突击步枪的紧凑化版本,装有改良枪托,1988年开始研制,1991年定型,为短突击步枪,现在在驻港部队中有所装备。海军部队潜艇部队以及部分边防部队也有少量装备。

“外科手术”

20世纪80年代,战争领域中出现一种新的作战样式,其行动速度之快,达成目的之迅速,如同给病人动手术,因此,人们称这种军事行动为“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目的性很强,军事行动的政治色彩很浓,选择敏感的目标,作为“手术”部位,利用高技术兵器,使用少而精的兵力作为“手术刀”,以远程奔袭的方式,打了就跑,整个战斗持续时间不过几分钟至几十分钟,对方还未来得及反应,战斗已经结束,从而以较小的代价和风险,取得影响较大的效果。这种作战方式事先一般没有明显的作战征候,军事准备的隐蔽性很强,行动起来极其突然,对方难以觉察和防范。80年代中期,美国从英国拉肯希斯机场起飞了20多架FBM111型战斗轰炸机,往返飞行1万多千米,在15分钟内突击了利比亚的5个要害目标,利比亚领导人也险些死于非命。

挖掘式扫雷器

挖掘式扫雷器(又称犁刀式扫雷器)的样子像个犁,它用犁刀将埋在地里的地雷像挖地瓜一样,翻出地面,然后把地雷推向坦克的两侧。这种扫雷器结构较简单,自重小。例如,前苏军KMTM4车辙扫雷器,自重仅1.1吨。它的扫雷速度也较快,每小时最大可达12千米,能可靠地消除车辙宽度以内的各种地雷。缺点是在土质特别硬或冻土深度超过5厘米以上的地区不能作业,抗爆性也差。

微声手枪

微声手枪是一种特殊的作战武器。说它特殊,主要是它具有普通手枪所不具备的良好的“三微”性能(指微声、微烟、微焰)。尤其是其所特有的“微声”性能使得微声手枪成为侦察员进行特种侦察时隐蔽杀伤敌方的首选武器。在影视剧中,我们一般看到的所谓“无声手枪”其实就是微声手枪。因为剧情的需要,大多数影视剧中的微声手枪在射击的时候几乎是听不到枪声的,甚至连手枪击发时产生的机械撞击声都听不到,因而被人们称为“无声手枪”。实际上,这是一种夸张的表现手法。“无声手枪”其实也是有声的,只是其声音远远小于普通手枪——打个比方说,普通手枪的声音如果像鞭炮,那么“无声手枪”的声音则就像轻微地拍巴掌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声手枪”的准确叫法为“微声手枪”。

卫士二号

“卫士二号”是川航总公司新近研制的一种带有控制系统的远程多管火箭武器。它以高机动轮式越野车为运载方式,采用六联装贮运发射箱,火箭弹可根据不同的战略战术要求,换用6种以上不同类型的战斗部。该系统的火箭发射车通常以连作为基本作战单元,任务是攻击敌方400米内纵深范围内的目标。

违反国际公约的化学战

1915年4月,德国军队和英法联军在比利时的伊伯尔地区作战。一天,德军的阵地上升起了一道黄白色的气浪,向英法联军的阵地吹去。面对突如其来的奇怪云团,英法联军的官兵惊慌失措,并很快有人咳嗽、打喷嚏、流泪不止,有的窒息倒地,阵地内顿时一片混乱。许多官兵丢下枪枝、火炮,逃离战场,德军一举占领英法联军的阵地。这次化学战中,英法联军1.5万人中毒,其中5000人死亡。

伊伯尔地区的化学突袭,是化学武器第一次用于战场。从此,化学战的规模变得越来越大。据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国使用了45种毒剂,重量达12.5万吨,有130多万人受到了化学毒剂的伤害。

化学武器对于人员有较大的伤害作用,世界人民强烈谴责化学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1925年在日内瓦通过了禁止化学武器的国际公约。但有些国家从来不遵守这项协定,战争中使用化学毒气的事件从未停止,而且,化学武器已发展到了第三代。

无人机

无人机是一种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革命成果而发展的高性能信息化武器装备,智能化程度很高,因此可称为名符其实的飞行机器人。军用无人机对提高战场空间感知能力、高风险目标突防能力、通信导航支援能力、电子战能力、压制敌防空系统能力、固定和移动目标攻击能力、高过载机动能力、作战生存能力和联合作战能力与主宰战场空间能力等起重要作用,在未来战争中处于突出的地位,又有着空中超人的美称。

无人战斗机

1996年3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研制出两架试验机:X-36试验型无尾无人战斗机。该机长5.7米,重88千克,其大小相当于普通战斗机的28%。该机使用的分列式副翼和转向推力系统比常规战斗机更具有灵活性。水平垂直的机尾既减轻了重量和拉力,也缩小了雷达反射截面。无人驾驶战斗机将执行的理想任务是压制敌防空、遮断、战斗损失评估、战区导弹防御以及超高空攻击,特别适合在政治敏感区执行任务。高级机动无人驾驶战斗机能用激光摧毁目标。

未来外层空间的航天战

当人类借助航天技术,进入广漠无垠的外层空间的同时,某些国家的军备竞赛又有了新的领域。在未来的军事冲突中,外层空间有可能成为陆、海、空之外的第四战场。

太空好朋友外层空间的军事对抗叫航天战,包括外层空间及其同地面、空中之间的攻防行动。航天战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军用航天器的优劣。这类武器大致可分两类:

(1)是支援地面军事力量的卫星系统,如侦察卫星、预警卫星、军用气象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测地卫星等,这些卫星,作为现代军事力量的耳目、神经,对地面军事行动正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2)是攻击敌方航天器的反卫星系统,包括反卫星和各种空间能束武器,如激光、粒子束武器等。

航天兵器的发展和使用,将使以空间为基地的攻防问题变得日益突出,未来不仅将逐渐形成一套新的战略战术作战原则和方法,还将从作战指挥到战斗保障方面形成一个独立的组织体系,产生一支新军种——航天军。

未来军事谋略

军事对抗的现实和未来,是前后相继、紧密相连的。谋略决策者不能只看眼前得利多少,重要的是要看未来的结局;不能片面地只看到此时的现状,更要预测到后续的发展和变化,这就是未来军事谋略的思考。未来的轨迹,隐藏在现实的对抗中,现实是旧事物和新事物的交汇处。因此,深入研究现实的军事对抗,不仅要形成指导当前的军事谋略,而且要善于预测此项军事谋略实施之后导致的后果,发现未来可能出现的新的军事对抗,并运筹新的军事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