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老中医运动养生经
8068100000049

第49章 运动中如何补水

运动中的营养补充问题,也是朋友们很关心的一个问题,到底运动过程中该不该补水等问题,你搞清楚了吗?

水是生命之源。水对人类的重要性仅次于氧气,是最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水占人体体重60%,体内所有组织都含有水,血液含水90%,肌肉含水70%,骨骼含水22%。

水是生命的守护神,人体生存离不开补水,水对人体来说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

1.水在人体内可促进生理活动和生化反应的正常进行。

2.水是良好的溶剂,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以及有毒物质的排老都离不开水。

3.水有调节体温的作用,皮肤每蒸发1克的水(指的排汗),可散发出0.54千卡的热能。

4.水是体内自备的润滑剂,眼泪、唾液、关节囊液等对维持这些器官的正常功能起到很好的润滑作用,水还可滋润皮肤,保持皮肤的弹性。

5.水还能维持腺体正常分泌功能。

总之,几乎所有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水就像生命的保护神。个人每天的需水量因气温、身体情况和劳动、运动条件的不同而各异。在正常情况下,每人每日摄入和排出的水量保持一定的平衡,机体每日排出水分约为2500毫升,其中包括:尿液约1400毫升,粪便中含水约100毫升,这1500毫升水是成年人最低需水量。此外呼吸气中排出水分约为300毫升,通过皮肤蒸发的水700毫升。为满足机体每日排水量的需求,必须要有2500毫升的水摄入和产生。

其中,摄入的食物中含水约1000毫升,体内物质代谢可产生300毫升的水,改接万水或饮料约1200毫升(普通人每日应饮1200毫升水或饮料),这是人体水源最主要的途径。

由于人体内不能储存多余的水分,因此,摄人水分不足,或排出水分过多而未能及时补充时,会使机体失水,影响人体机能,特别在热环境下或运动时。轻度缺水会表现为口渴、尿少,继而全身乏力、抑郁、无尿,严重时体温和脉搏增加,血压下降,最后呼吸停止而死亡。

运动中更需要科学补水

在体育爱好者甚至一些职业教练员中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在运动过程中不宜补水。他们认为在运动或训练过程中喝水会增加心脏负担,增加胃肠道负担,易造成运动中腹痛,影响运动成绩,因而,应在运动结束后再补水。

那么,在运动过程中应该不应该补水呢?水与运动能力有什么关系呢?运动时,体内产热增加,体温升高,尤其在特殊环境中运动,如在夏季或炎热地区比赛,都可使身体失水增加。运动者水代谢特点表现为出汗率高、出汗量大、失水量多,一次大强度训练的失汗量可高达2~7升。

运动者脱水可引起下列后果:血容量下降、心率加快;皮肤血流减少、排汗率下降、散热能力下降、体温升高;各个器官生理功能受损(心脏负担加重、肾脏损害);运动能力受损(最大吸氧量减少、维持最大吸氧的时间地缩短)。脱水可明显影响运动能力,运动者在训练和比赛中,失水量达到体重的2%时,运动能力下降10%~15%失水量达5%时,运动能力下降20%~30%。脱水和体温升高常常成为导致疲劳的一个重要因素。

水是机体内环境的主要成分,必须保持稳定。在正常情况下,体内水分的出入量是平衡的。体内不存多余的水分,也不能缺水。多余水即排出体外,缺水若不及时补充,就会影响机体机能。人体在运动时的热能代谢比安静时增加10~20倍,产生大量热能,其中一部分用于肌肉活动,另一部分转化为热,可使体温升高。运动量越大,产热越多,体温越高。若机体不能及时并充分地散热,体热蓄积使体温过高,对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十分有害。

运动中如何补水

运动前先贮存一些水

在长时间运动中,特别是在夏天,及时补充水分是十分重要的。暂时贮存一些水分减轻运动时的缺水程度,可在运动前10~15分钟为了内时在体饮水400~600毫升,以增加体内的临时储备,对维持运动时的生理机能有良好作用。运动中少量饮水在运动中补充水的方法最好是少量多次,每15~20分钟饮水150~200毫升。

这样既可及时保持体内水的平衡又不增加心脏和胃的负担。一次大量饮水对身体不好,因为大量水分骤然进入体内,可使血液稀释和血量增加,这会增加心脏的负担。此外,大量的水进入胃中,由于不能及时被机体吸收(人体吸收水的速度每小时最多800毫升),就会造成水在消化道中潴留。

若大量饮水后继续运动,水在胃中晃动,使人不舒服,并可引起呕吐。

运动后合理补水

运动后饮水也不应一次大量,特别是在进餐前不要饮水过多,否则将稀释胃液,影响消化能力。补水时含糖量不宜过高,因为糖的浓度越高,饮料在胃中停留的时间越长,这就影响了水分及时进入体内。夏天饮料的糖浓度不宜超过5%。

在寒冷环境时,糖浓度可增加到5%~15%,这可使饮料通过胃较慢、较稳定地供给机体水分和糖,有利于维持血糖水平。补水的温度及成分运动补水的温度以8~14度为宜,因为这一温度的水通过胃的速度较快。

运动过程中不宜喝冷饮

冷饮的成分主要以水、奶制品和糖为主,兼或含有果仁、盐或豆类及营养物质,并含有大量脂肪,这些物质都会延缓水分的吸收,而不利于解渴和降温;突然的冷刺激,容易令胃肠道的血管收缩而引起痉挛,从而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紊乱,不利于水的吸收;运动后所感到的内脏发热,是由于四肢和躯体肌肉温度升高的结果。

基于以上原因,不主张运动后过多饮用冷饮来解渴。运动者补液通常采用含糖—电解质的运动饮料,它优于单独补充白开水,因为补充低渗或等渗的液体有利于水的吸收和利用,更有利于水的复合,因此,补充含糖一电解质的运动饮料,即可防止脱水,又可提高血糖浓度,即补水又补糖、补电解质,可延缓疲劳发生,提高运动成绩。

46.运动前如何进食

运动前的一餐,以不妨碍运动时身体机能、不加重机体应激反应、有利于体内的代谢为原则。具体要求如下。

1.食量不要过多,热量为500~1000千卡,以七成饱为宜。

2.食物易于消化吸收,少含食物纤维。

3.少食易引起产气的食物,如奶类、豆类、萝卜、韭菜等。

4.糖类占食物总热量的60%为宜,脂肪应占食物总热量的25%~30%,蛋白质应占食物总热量的15%左右,长时间或长距离活动时可适当提高饮食中脂肪含量。

5.吃平常习惯的食物。

6.低盐。摄人的盐过量会造成渗透性利尿,使机体排水增加。

7.进食的时间一般在运动前1~2小时。最好是在胃内食物大部分排空的情况下进行运动,以免由于胃内食物充盈,产生不适症状。

8.在进行较长时间的运动前吃一些糖,可以节省体内糖原和防止低血糖发生,从而可减轻或延迟疲劳的产生。但必须注意吃糖的量和时间,吃糖量以每千克体重1克为宜。若吃糖过多,可使机体产生许多不良反应,如血液勃稠度增加,胃部不适以及头晕等。

9.运动前还可服用维生素C150~200好克。由于维生素C在服用后30~40分钟发生作用,因此,短时间运动项目应在运动前30~40分钟服用,长时间运动项目则在运动前服用。有人认为,体内能量储备丰富,足够运动时应用,因而空腹运动无碍健康。这是错误的。

运动时机体代谢旺盛,能量消耗增多。若运动前饥饿,肝糖原贮备不足,或长时间运动时,血糖大量消耗,末能及时补给,血糖浓度会迅速降低。而脑部糖原的储量很少,且神经组织又几乎全靠糖原的氧化来供能,当血糖降低时,首先出现中枢神经功能受影响的症状,如头晕、眼黑、心慌等。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体力和精力己远不如青年时期,空腹运动更容易引起低血糖反应。在经过一夜的睡眠之后,不进食就进行锻炼,腹中已空,热量不足,再加上体力的消耗,或大脑供血不足,就会出砚头量、眼前发黑的症状,严重时会感到,合慌、腿软、站立不稳,如果有潜在的心脏病,还可能突然摔倒,甚至导致碎死。

出老年人晨练前应稍稍吃点食物,主要以松软、可口、温热的食物为宜,如热豆衰、热牛奶、点心、藕粉、粥、鸡蛋饼、燕麦片等。补充食物以正常食物量的1/3~1/2为宜。

剧烈运动前进食要求

运动饮食,须均衡补充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蛋白质的主要作用是制造、修复身体细胞和组织,糖类则是身体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人体储存的脂肪相当于能量库,在糖原因长时间锻炼或剧烈运动而耗尽,或饮食中藉类不足时,储存的脂肪就与蛋白质一起提供身体急需的能量。在运动中,一个成里人每小时失水约1000毫升。

在炎热天气下进行剧烈运动,身体失去的水分万多达每小时2300毫升,即使游泳亦会失去水分。因此,在运动过程中不但要适量补充充五大营养素食品,更不能缺少水分的大量供给。食物及饮料不仅决定健康状态,而且还能决定在剧烈运动中的耐力。

如果要在几小时后进行大运动量的锻炼,糖类是最佳的食物,因为它们能迅里获消化吸收,立即为人体提供所需的能量。运动时,消化速度减慢,其原因是从胃肠转到了肌肉。运动前l小时进食,则容易在运动中出现反胃,因为还有食才在胃里未消化完。

如果感到饥饿,或者连续5小时没有进食,不要进行大运动量即锻炼,否则会使人感到十分的饥饿。最佳的进食时间是运动前的3小时。此外,运动时千万不要嚼口香糖,如不慎轰、,会堵塞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