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养生
关于养生,常有人会问“动养生”和“静养生”哪一个好一些呢?究竟是“生命在于运动”还是“清静为天下正”呢?其实,只有动静结合才能更好地保全生命。
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清静为天下正”。《黄帝内经》更明确地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就是说,生命养生重要的是要把动静养生有机结合起来。
“静养生”应该算是中国传统养生学的根本指导思想。“静养生”能够保持精神状态的宁静祥和,对于身体的健康是最重要的事情,体育运动与滋补品等则是第二位的事情。据了解,二十世纪以前的中国人,差不多都用“以静养生”的理念来指导自己的养生实践。几千年来,我们一直在奉行“静养生”,并且好多都取得了健康长寿的养生效果。
“静养生”产生于我国的哪个朝代?“静养生”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在春秋时代中国的先哲们,尤其是道家,十分重视“静养生”,他们对“静养生”的理论作了十分清晰的阐述。《黄帝内经》中说,“静养生”是第一等重要的事情。并且还主张:一个人只要能以一种“恬淡虚无”的胸怀来对待名利得失,并且如果能将向外追逐的精神都收回来,多多关照自己的身心,那么就能够保持身体的健康,从而不容易受到疾病的侵害。
接着,晋代的嵇康在“静养生”理念的指导下,较为全面地论述了静养生的重要性,并且在著名的《养生论》中写道:“精神之于形骸,犹国之有君也。神躁于中,而形丧于外,犹君昏于上,国乱于下也”。很明显,嵇康的这段话,把人的精神比喻为一国之君,而将人的身体比喻为国家,认为只有作为一国之君的精神时常保持宁静,作为国家的身体才能保持健康。一旦作为一国之君的精神处于躁动中,那么人的身体健康就会受到损害。因此养生的重要环节就是经常保持自己心情的宁静祥和。
南朝的道家陶弘景也有类似的总结。他认为:时常保持精神宁静祥和,是对于养生十分重要的事情。他在《养性延命录》中写道:“真人曰,虽常服药物,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修养心性的功夫就是陶弘景所讲的养性之术。
以上的这些信息,都在告诉我们:修养自己的心性,从而少受外界各种不良因素的干扰,就能经常以一种豁达开朗、宁静祥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正是这种良好的精神状态,才能够产生巨大的养生效果。
那么如何实现静养生呢?要实现“静养生”,就要改变自己的人生观,从而使自己能够很超然地来看待人生的得失、恩怨;能够顿悟名利得失、恩恩怨怨都是身外之物;事实上生活中的一些小摩擦和小矛盾,都是可以忽略的东西。
关于“静养生”,你还可以端坐下来,从而使自己的心静下来,将双眼微闭,意念微守下丹田,接着凝神听自己的一呼一吸,呼吸大自然的清新空气,享受美好的阳光,这时如果心理有杂念,不必理会它,继续凝神听自己的呼吸,慢慢地就会进入安然宁静的境界。每天用半小时到一小时练习,这对于维护身体的健康或治疗疾病都十分有效。
对于正在为生存而奋斗的中青年人,练习静养生可以有点困难。但是,为了珍惜自己的生命,将是非恩怨,名利得失看得淡一些,练习静养生还是很值得的。对于已经从为事业而奋斗的征程中退下来而进入老年阶段的人,需要很清醒的认识到,身心健康是头等大事,因此,老年人摆脱名利得失的纠缠是应该做得到的。
练习静养生,可以在改变人生观的前提下,再修炼一些修养心性的功夫,坚持不懈,一定可以增强“以静养生”的养生效果。事实上,庄子的坐忘功是一种较好的修养心性的方式,建议朋友们坚持试试看。
动养生
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的传入我国,随之一种“生命在于运动”的“动养生”的理论也传入我们国家,因此我们的先人也逐渐意识到,我们的“静养生”的养生学是不科学的,应该修改这种养生理念。
“生命在于运动”是一种“以动养生”的养生学,经过不断的传播和实践,这种观念早已深入人心,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和奉行。从而使人们一想到养生,就会下意识地想到运动,于是兴起了爬山热、跑步热、做操热、跳舞热……甚至很多人都逐渐忘记了,古人曾经给我们留下了一份“静养生”的养生文化遗产。
运动养生的观点则来自于“天人合一”的理论。先秦的《易传》将宇宙天道运行变化的自然属性投身于人生,归纳出“动而健,刚中而应”,“刚以动,故壮”,“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这深刻的人生哲理,其中也包括以运动的观念来对待和养护人类自我生命和身体。在这种主动养生思想影响下,一些古代养生家反对“静息将养”,主张运动强身。
《吕氏春秋》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形气亦然。”明代颜元则明确指出,“一身动则一身强”,“养身莫善于习动,夙兴夜寐,振起精神,寻事去做,行之有常,并不困疲,日益精壮,但说静息将养,便日就惰弱”。
他们认为,人体的各种器官组织都处于恒动状态,通过运动形体,活动关节,以保持机体旺盛的生命活力,就可达到抗老延寿目的。与运动养生观点相一致的是,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家伏尔泰提出的“生命在于运动”。此说一时风靡全球。
的确,“生命在于运动”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不过一味排斥“静养生”的传统养生,也是不科学的。当一些人由于运动过度或不恰当而猝死的时候,人们开始怀疑“生命在于运动”这种养生学有很大的片面性。事实上,这些因运动而损丧身体的人,只是没有掌握运动的度,只要运动得当,“生命在于运动”是绝对正确的。
“生命在于运动”的养生理论的根本缺陷,就是它完全忽视了静养生的重要性,而中国的“静养生”的传统养生学,虽然将静摆在第一位,但是并不反对动。它只是主张,养生的主要方面应该是心性的修养,通过心性修养,改变自己的世界观,使自己能够摆脱名利恩怨羁绊,从而使心境能常处于一种宁静祥和的状态,第二位是适当的体育运动及服用必要的药物与营养品。因此,从这一点来讲,生命还是需要运动的。
动静结合是最好的养生利器
其实,动与静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不能只讲动不讲静,也不能只讲静不讲动,单独强调哪一方面都是片面的。
事实上,动养生和静养生是东方养生的两大法宝,各有利弊。按照《周易》的阴阳原理来讲,动则生阳,静则生阴。相比较而言,练动功的,动则生阳,可以增强精力,提高工作效率;练静功的,静则生阴,能够降低人体的消耗,因此寿命也相对较长一些。
从养生的基本原则在于促使气血流畅的观点来看,来研究清静养生与运动养生的实质,我们就很容易发现,这两个相互对立的观点和方法,事实上是完全可以统一的。只不过是两者在阐述上各有所侧重点而已。
通常,我们知道: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如若动静兼修,形神共养,以期体内气血流畅,以期阴阳平衡,这便是养生之精妙所在,也是延年益寿的关键!
清静养神的要点就是,主张在思想上安闲清静,不作妄想,从而使精神内守,气血通畅,这样疾病自然不会产生。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言:“干易恬澹,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同时,还要情志舒畅,性格豁达,应该少有忿怒心情。《孙真人卫生歌》中这样说道,“世人欲识卫生道,喜乐有常嗔怒少,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讲的就是少怒的好处。此外,静养生讲究应顺应自然,根据四季不同气候调神。春季宜精神活泼,充满生机;夏季宜情志愉快,不要发怒;秋季宜意志安逸,收敛神气;冬季宜情志隐匿,藏而不泄。这就是说,只有精神情志的稳定和健康,才更有利于气血的畅达,阴阳的协调统一。
运动养形的要点就是要求我们运动适量,并且要坚持以恒。剧烈的运动会引起血脉喷张,呼吸疾喘,心跳加快,大汗淋漓,从而造成气血运行的失控,这对于养生是有害而无益的。所以唐代养生家孙思邈早就指出:“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
实际上,外动而内静的运动方法,最大特点就是意识活动、呼吸运动和躯体运动密切配合,即所谓的“意守、调息、动形”的统一,从而内练精神,中练气血,外练筋骨,使内外表里,气血形神,从而在有序运动中得到修整。通常我们常用的方法有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等,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量力而行。采用最安全的运动方式,持之以恒相信一定会获得养生的益处。
因此,静养生和动养生各有所长。静养比动养更能长寿,但动养精力好。动则生阳,阳虚者应以动养为主,但不可过于剧烈;静则生阴,阴虚者应以静养为主,但也必须配合动养。动养的人,什么都可以吃,瘦肉、肥肉,蛋都能多吃,因为口福好,所以活得也很潇洒。但静养的人,就要常用丹参片、山楂等以促进活血化瘀。
只静不动是错误的,只运动不知道好好休息就更不对。正确的养生方法应该是动静相兼,刚柔相济,亦动亦静,缺一不可。偏于动养还是偏于静养,应因人而异。在动养和静养方面都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足够我们汲取。
杨力养生总“动”员
总的来说,腹围不大、血脂不高、胆固醇不高,没有这方面遗传因素的人,可以静养为主、动养为辅;反之,腹围大、血脂高、胆固醇高,有这方面遗传因素的人,就应以动养为主、静养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