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老中医运动养生经
8068100000082

第82章 临河垂钓,持竿养生

钓鱼是一种休闲又娱乐,养神又养心的活动,因此深受人们的青睐。据不完全统计,英国拥有三百多万钓鱼爱好者,日本已超过二千万人,国内的钓鱼活动也正方兴未艾,开展得十分广泛。垂钓的魅力何在?主要是因为垂钓不仅乐趣无穷,而且对于养生健身有许多益处。

钓鱼可远离喧嚣,呼吸新鲜空气

城市的喧嚣对我们的健康已经构成威胁,严重时会使人失眠、头痛、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甚至食欲不振。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噪声作用于我们的耳膜时,可引起大脑皮层兴奋灶与抑制灶之间的不平衡,从而会对人体产生种种危害。80分贝的噪声可使人感到烦恼、愤怒、紧张甚至疲倦,这将会直接影响我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睡眠。城市噪声主要来自交通和工业场所。因此我们可以在周末节假日,来到恬静的河边垂钓,不仅可以远离城市噪声,同时对我们心理的平衡和生理的健康,都是十分有益的。

通常,钓鱼都会选择江河湖海边上或山洞溪畔。这些地方或是地域辽阔,或是水面宽广,或是植被繁茂。研究发现,这些地方空气中负离子含量比较多,氧气也较充足。而负离子又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因此可以引起各种良好的生理反应,尤其是对于那些患有心血管系统疾病、神经衰弱、麻痹或痉挛等人群来说,湖畔钓鱼的疗效更为显著。

同时,负离子对哮喘、高血压病、肺气肿等病症的康复也具有十分良好的作用。此外,负离子还能防治萎缩性鼻炎,改善慢性肾炎、肝炎及前列腺增生的症状,能降低血糖和胆固醇,从而促进胃液的分泌,增加食欲。

综上,当你在含负离子比较多的地方垂钓,无疑会使人延年益寿。这一点对于居住在都市、厂区和城镇的人们来说,都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因此抽空到环境清幽的大自然走走,垂钓吧,对你的身心十分有益。

钓鱼可以健身养生

通常,我们可能都会有这样的想法:“钓鱼十分轻松的游玩,一点也不累。”其实这种认识是有误区的。

钓鱼的轻松主要指的是精神上的轻松,而非体力上的轻松。事实上,垂钓既是娱乐性很强的休闲活动,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体力劳动,只不过这是一种老少咸宜的体力劳动。

吕尚因其德高望重而又高寿被尊为“姜太公”,他寿至97岁。姜太公未辅佐周文王之前,常在渭水之滨用直钩垂钓,耐心等待明主,留下了“愿者鱼儿上钩”的佳话。东汉的严子陵不慕荣华富贵,不愿做官,隐居富春江畔以垂钓为乐,后人景仰他的人格,将其钓鱼之地称做“子陵滩”。北京阜成门外的钓鱼台,原称望海楼,曾是金代权贵王郁垂钓遗址,后由清乾隆亲书“钓鱼台”三字而得名。

后人总结姜太公养生的秘诀时,曾被广泛认为他的养生之术就在于“动静结合,天人合一”。姜太公将钓鱼作为养生之术,他几十年如一日,只要一有空儿便持竿傍溪,静观天水一色。钓鱼实为形式,他那无饵直钩能钓鱼的理论,正说明了他“钓鱼是假,赏鱼是真”的淡泊利禄养生观。正是在众人千方百计要多钓鱼、钓大鱼之际,他却静观鱼群绕钩而乐。

钓鱼的地点一般都选在郊区,为了寻觅理想的钓鱼地点,人们往往会选择更远一点的地方。钓鱼爱好者经常要为此而奔波,或者骑自行车,或者步行,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锻炼,需要付出巨大的体力劳动。何况在这个奔波的过程中,还要携带渔具、诱饵、钓饵,有时候甚至还需要携带雨具、小凳子以及食品、饮料。

在钓鱼的过程中,需要在不同的窝点走动,如果使用的是甩竿,还要不断地使劲把钓钩远远地甩出去,有的钓鱼者甚至可以甩出远达30余米,可见垂钓者的力量着实不一般。即使使用手竿,由于持续时间比较长,也要花费很多气力。所以钓鱼归来常常睡得分外香甜,这对那些患有神经衰弱的人群帮助睡眠十分有益。

钓鱼能够安心养性

古人曰:“养生莫若养性”,这句话辩证的说明了养性的重要性。现代社会,客观的竞争和压力,生活节奏等因素,已经对人们的精神上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即使一个人退休之后,也会由于脱离工作岗位,由于减少与社会的接触,从而产生孤寂、苦闷、焦虑、暴躁等不良悄绪。这种种精神压力又会增加心理负担,导致心理失衡。

然而情绪的内伤,很容易伤及五脏,并因此致病。在生活中如果能经常安神守志、心境坦然、怡情放怀,那么健康和养生才会有所保障。

当钓鱼爱好者,在专心致志地钓鱼时,除了眼、脑、神盯住浮子之外,意识就会进入其余全神贯注阶段。就是说,静心钓鱼的时候,人就会自觉地排除杂念,自然地消除一切烦恼、忧虑,闲适安静地进入到养性的境界之中。这种情景下,一切精神压力,一切烦恼就会自动得到排除,至少是暂时地得到解脱。并且,这样经常的、反复的解脱、十分有助于人们提高对精神压力和心理压力的承受能力。这样长期坚持的养性活动,又能使人的思想得到升华,形成自觉排除杂念的能力。能使人在精神和心理压力等面前,理智地做到自解自劝,做个释怀恬淡的人,这样才不愧为自己钓鱼的休闲养生的目的。

钓鱼能够益智健脑

以上已经说到,钓鱼不仅是一项老少咸宜的体力劳动,又是一项饶有情趣、令人向往的脑力劳动。

为什么说钓鱼还要动脑筋啊?对于钓鱼者而言,一般都想通过一根竿子、一条鱼线、一只钩子和一条蚯蚓,把“悠然自得”的鱼儿钓上来。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钓鱼也绝不是唾手可得的好事。如果不开动脑筋,不想办法提高和改进自己的技术,鱼是难以钓到的。即使自己花了很大的力气,花费了不少时间,效果也不会十分理想。

事实上,钓鱼爱好者的确是需要下功夫思考和钻研钓鱼技巧的一个过程。对于有一定钓鱼经验的人来说,选择在什么地点钓鱼,需要综合参考气象、季节、鱼情等各种条件,反复比较后才会加以选择,而不是随意决定的。

同时,选择什么样的诱饵才能吸引鱼群,这时十分讲究科学的。准备什么样的诱饵这与准备钓什么样的鱼有关。此外,与之配套的问题还有鱼钩的大小、鱼线的粗细。在垂钓的地方,还有一个下窝地点,以及辨别方向、掌握时间等一连串的问题,除了要不断利用自己的经验之外,还要吸取别人的成功的例子,为我所用,才能钓到鱼,钓到大鱼。

尽管垂钓有以上诸多好处,但是也不要忘记垂钓的“禁忌”:危险环境不宜垂钓;雷雨天不宜垂钓;污染水域不宜垂钓。同时要预防眼病、颈椎病、风湿病等,做好必要的准备活动。

综上可以看出,钓鱼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开动脑筋,用心思考的过程。当然,这并不是说,钓鱼爱好者中不能漫不经心的钓鱼。对于那些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机关工作人员和一些文人名士,可以随意的户外河边垂钓。这样他们的钓鱼,就变成一种真正的休闲本身,而不在乎能钓到多少鱼,他们钓鱼只是为了使大脑得以放松和休息。对于长期从事紧张的脑力劳动的人们来说,钓鱼是脑子的一种松弛休闲的机会,但同样也是一种十分有益的益智活动。

杨力养生总“动”员

钓鱼期间预防疲劳

预防措施:钓鱼前要有充足的睡眠;尽量减少体力消耗;带上高低软硬适宜的坐具;利用可拆卸抄网把代替手杖,形成“三条腿”走路,不仅能减少体力消耗,而且还能防止滑倒,又可“打草惊蛇”,防止被蛇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