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社交减负:快速清理无效的人际关系
80786000000002

第2章 过度社交正在“杀死”我们的生活

PART 01 根源探索停止过度社交

随着朋友数量的增多,社交活动的日益频繁,应酬占用了你大量的时间,你很难和少数优秀的朋友产生深度互动,也很难与之建立信任关系,于是孤独感便随之产生。

时间都去哪儿了

国外一项关于人们使用社交工具时长的研究发现:即便以保守的数据计算,每个人一生中花在社交媒体上的总时长也至少达到了五年零四个月,比人们花在吃饭上的时间还长。其中,每个人平均每天在脸书(Facebook)上花掉35分钟(这个数据正飞速增长),在色拉布(Snapchat)上也要花掉25分钟。算起来,人们每天花在这两种社交软件上的时间足足有一个小时。

我们耗费这么长的时间,无一例外都是在社交:聊天、分享信息、交新朋友、维护关系,顺便打打游戏。从打开手机的那一刻起,时间就启动了加速模式。你以为这些时间都拿来做所谓的正事了,其实并不是,在这个过程中你完全意识不到自己浪费时间的行为,总是在事后才发现自己做的事情与社交没有多大关系。

越来越多的社交媒体占据了你大部分的时间,让你没有机会思考真正对生活有意义的问题。

不是在交朋友,就是在交朋友的路上

“微信之父”张小龙曾说,微信占用了人们太多的精力。他毫不讳言地称微信用户的使用频率太高了,脱离了原本把它开发出来用于帮助人们高效社交的目的。张小龙还认为,我们朋友圈里的无用信息太多,缺乏实质性的作用,却让许多人深陷其中。也就是说,我们在社交工具上花费了很多时间,但人际互动的效果却很差,这种感觉是很糟糕的。

我们为什么执迷不悟,把大把时间花在社交上?

第一,认知误区,觉得朋友多了好办事。“社交决定一切”的错误观念让人把主要精力放到了结交朋友而不是自我提升上。这种对社交的误解,导致社交文化的扭曲。出于功利的目的交友,使得“社交”这个词逐渐变味。

第二,害怕孤独。许多人由于受到性格、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内心有深深的孤独感,对朋友有很强的依赖性。他们离不开别人,需要他人的肯定才会有存在感和安全感。

第三,受到环境和工作的影响。如果我们所处的环境及从事的工作对人际关系十分依赖,那么社交就成了我们需要优先考虑的事情,它会迫使我们在这上面投入更多的精力。

第四,“上升焦虑”所导致的过度社交。现代人普遍存在“上升焦虑”,因为房子、车子、好工作以及子女的教育等,均处于一种过度竞争的状态。为了不落于人后,他们便在社交上下大功夫。他们想交到更好的朋友,好让人际关系成为自己上升的助力。

人们常说:“应酬不是万能的,但不懂应酬是万万不能的。”这是应酬专家用来安慰自己和别人的说辞。上次听到这句话时,我正准备走进办公室开始新一天的工作,写字楼招待大厅的一位经理就在对他的下属如此谆谆教导,要求他们务必专心学习社交礼仪,学会和别人联络感情,增加朋友储备,用工作之余的应酬搞好关系。不过,问题恰恰出在这句话上。他们宁愿将大部分时间用于社交,也不想在能力的提升上更用心一些。

问题一:30%的时间是“100%的社交状态”

芝加哥一家研究人力资源的机构主管格瓦莱斯曾为我提供了一份报告,说全球互联网每三分钟就有一分钟被用在了社交或与社交相关的事情上。“社交就像吸毒一样,并且会让人沉溺其中,一种爱好一旦流行就会以惊人的方式复制传播,比如‘即时通信’。”他说,“现在的年轻人离开即时通信几乎活不下去,包括在网上浏览、分享信息、聊天、视频及语音电话等,这些重复且无意义的行为却充满快感,支撑着人们度过每一天。”

这份报告覆盖全球50亿人,印证了现代人对社交的错误理解——朋友越多越好,交际时间越长越好。例如,城市群体中94%的人至少有一个社交账号,而像纽约、东京、巴黎、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城市人均有6个社交账号。人们过分依赖人脉,以为社交连接点越多,对自己越有价值。一旦有机会社交,他们就100%地处于这一状态中,即使十分无聊,他们也表现得兴致高昂。

问题二:80%的应酬都是无效投入

万事开头难,我刚开展自己的事业时,可以说是孤军奋战,举步维艰,因此也患过社交焦虑症。一位朋友曾跟我说:“想成功就得多交朋友,多应酬,多和人吃饭。”为了拓展客户,我一天只睡5个小时,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从熟人到陌生人,拨打每一个号码。每天我都会打很多电话,不是推销我的产品或服务,而是进行“问候”,和他们交朋友,定期联络,加深感情,在交朋友的过程中也希望顺便做几单生意,得到几个潜在客户。

那时,移动互联网还未兴起,智能手机还未问世,微信还未出现。我随身携带一部能砸开核桃的诺基亚手机,专心致志地开展我的“社交之旅”,有时一天要联络40多人,吃饭、聚会、磋商,还要挤出时间见生活中的朋友,再通过他们结识更多的人。我把交际视为自己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我一个人在国外,孤身奋斗,举目无亲,能够依靠的仅有一本厚厚的通讯名录。我要从中积攒对自己有用的关系,为自己的将来打基础。

人们都说,没有交际,做什么都不会成功。要成功,就要先交际。这个说法是对的,但如果不懂得有节制、有规划地社交,我们的交际便成了无效的消耗性行为,你会发现自己80%的应酬都产生不了任何价值,社交损益表上的收入将永远是零。

当一个人在应酬上过度和无效地投入时:

①他大部分的时间不是打电话,就是发信息,或者参加交际活动;

②他有很多朋友,但记不住70%的人的名字,即便昨天还一起吃过饭,印象也都已模糊;

③他对社交有强烈的危机感,一天不应酬,便感觉自己为世界所抛弃;

④他满脑子都是人脉、工作、营销之类的念头,没有时间深入思考这些人对自己到底有什么帮助,以及和他们交往究竟有何必要。

两三年后,我的事业有了一定的基础,我开始尝试将工作分配给别人处理,这才终于有时间坐下来总结过去的生活模式。这时我发现,大量的社交应酬在我的事业发展过程中并未起到预想中的作用。比如,优质的客户大多会根据产品的口碑主动上门,有90%的合作其实仅用了一个电话或一封电子邮件便搞定了,余下的时间大多被投入到“自以为十分重要”的各式各样的社交活动中。过了很长时间之后,我发现最大的收获仅仅是锻炼了口才,并没交到多少可靠、优秀的朋友。

社交成瘾,正在“杀死”我们的生活

时间在社交上的流逝是无声无息的,甚至会让人习以为常,我们意识不到无效社交将时间逐渐变成了零产出的消耗品,而且侵蚀了我们有效社交的时间,增加了未来提高社交效能的成本。

有一次,公司在广州召开一场商务会议。晚宴时,我正好坐在广州分公司韩总的旁边,一巡酒过后,韩总接到了妻子的电话。他皱了皱眉头,拿着手机扭过头低声说:“亲爱的,怎么又打电话呢?我得晚点回家,今天公司有非常重要的活动。”这时客户让他举杯,他立刻将电话挂断,接着畅饮。

5分钟后,电话又响了。韩总不耐烦地说:“你别嚷嚷了,我吃完饭就回去。”说完就关机了,他叹了口气对客户说:“让大家见笑了,内人总是在我应酬的时候胡搅蛮缠,今天一句为了家庭,明天一句替她想想,可天天待在家里能有什么出息?”

客户哈哈大笑,我却不知道该说什么。晚宴结束后,韩总又拉着客户去唱歌,和他的“新朋友”玩到了凌晨。但这单生意最后并没谈成,韩总和他的“新朋友”也不再联络,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唯一确定的是,他和妻子的感情再一次受到了伤害。

为了工作被迫展开社交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也应该明白在互联网革命引发的新型社交形态中,我们没必要以如此低效的社交方式毁掉自己的生活。就像韩总,他每周花在应酬上的时间就长达30多个小时,为了做好工作完全不顾家庭。他才37岁,却已经离过4次婚,恐怕与此不无关系。

朋友很多,但你仍然孤独

有一个从事销售工作的朋友在朋友圈里发过一句话:“我发现我拥有的朋友特别多,可是我一点儿也不快乐,每到夜晚就很孤独。”优秀的销售人员从来不缺朋友,他们交际广泛,人缘极好,应酬也多,可是这些朋友对他们的帮助只限于工作方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我们日复一日地建设社交圈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你用来交际的时间里被塞进了太多的“垃圾”,比如缺乏深度交流的客户、仅在吃喝时能见到的酒肉朋友等,这类低效的社交圈就像一线城市的交通,拥堵不堪,劳心劳力,又没有效率。任何一个正常的人,拥有这样的社交圈都不会感到快乐的。

天天和朋友联系,为何你仍无比孤单

哈佛大学有过一堂特别的公开课:我们和朋友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可为什么仍觉得无比孤单呢?课程的主讲人说:“你有数百名联系人,他们频繁地与你联系、聊天、吃饭,可你的孤独感依旧挥之不去,这是因为你从未学会面对孤独。为了安慰自己,你只能通过社交软件寻求别人的关注。这种交流让人产生了一种错觉,觉得自己与他人建立了联系,因此并不孤独。但在这种无意义的联系过后,内心产生的空虚感反而更强烈了。”

近10年来,社交工具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这使得我们能通过互联网与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人取得联系。今天的社交呈现了流水线般的运作模式,大家不是在结交朋友,而是在批量地“制造”朋友。可以说,交友的成本相比以前大幅降低了。

打个比方,作为微信的新用户,也许你注册微信的第一天只有三个联系人,分别是你的伴侣、死党和同事,但第二天、第三天,这个数字就可能变成了30,到第十天,很可能就变成了300。到最后,你会发现通讯录像一个自动增生的怪物,为你添加着许许多多的联系人,可他们大部分都沉默着。即使偶尔聊聊天,也都是说些可有可无的话,只能起到打发时间的作用。

通过互联网,我们的朋友越来越多,友情的味道却越来越淡。频繁的联系不但没有增加你的满足感和安全感,反而让“朋友”二字的重量越来越轻了。

所有不能深度沟通的社交都是无效的

在上海一家科技公司工作4年之久的于先生也对自己的社交状况感到很苦恼:“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呢?”他觉得自己的朋友很多,却没有一个人能消除他孤独的情绪,他也没有找到知己的感觉。比如,当情绪低落时他找不到能打电话谈心的人,遇到困难时打开通讯录,却没有人是他可以毫不犹豫求助的对象。他的通讯录里有800多人,除了父母,就连偶尔能和他交心的人都找不出一个。

2014年,我们的研究小组花费了3年的时间进行了一场名为“社交沟通指数”的调查。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性,我们选择向每一名受访者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发送3次相同的问卷。

问卷中共有4个问题:

①您有多少个每个月至少联络一次的朋友?

②您有多少联系人在通讯录中长期闲置?这些人占了多大的比例?(超过3个月未联络)

③您隔多长时间参加一次社交聚会?(不包括亲人的聚会)

④您经常有孤独或无人理解的感觉吗?(在朋友很多的情况下)

这份问卷发向世界各地的大学、写字楼、行政单位的邮箱中,通过收集人们的回复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又根据其他调查(年轻人社交频率、人均朋友数)综合得出这样一条结论:朋友的数量与幸福感的关系并不成正比,而是成反比。朋友越多,幸福感反而越低。

这表明,即便你有很多朋友,也并不代表你一定就是幸福的。因为随着朋友数量的增多,社交活动必然日益频繁,这时应酬(与朋友联络)便会占用你大量的时间。你在众多朋友间平均分配着精力,和每一个个体的交流时间自然就减少了。你很难和少数优秀的朋友产生深度互动,也很难与之建立信任关系。于是,孤独感便随之产生。研究表明,我们和朋友的关系随着时间的延长总是呈现出这种趋势——交流越来越少,逐渐变得因“不能互相理解”而产生分歧。

1.化解孤独感,需要的是深度沟通

人们都希望拥有优质社交,但优质社交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不是联络多么频繁,也不是相处时多么自然,而是沟通足够深入。没有深度的沟通,我们和朋友就缺乏彼此的理解;没有充分的理解,朋友之间就缺少坚韧的纽带。每当夜晚来临时,那种深入骨髓的孤独感也会由此而来。

华尔街有位著名的投资人说:“我的生活是丰富的,四处参加座谈、聚会,一天见上百人,推杯换盏,畅谈生意,这些让我有一种赢得世界的胜利感,可等凌晨回到家中时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这时的我独处一室,孑然一身,陪伴自己的只有一杯酒、一支烟,那种强烈的空虚感是无法回避的。”

想要在社交中化解孤独感,我们就要注重沟通深度,避免掉入“只社交不沟通”的状态。通过有目的、有深度的沟通,我们不仅能交到更好的朋友,还能将这些朋友变为坚不可摧的后盾,进而提升社交效能。与过去的社交理论不同的是,现在我们主张以效能为原则,而不是以人数为目标。而当你开始重视自己社交的效能时,必然会将沟通的质量放到重要的位置上。

2.认清朋友的本质,放弃“数量战略”

“数量战略”是错误的,结识的朋友越多,内心的压抑感和孤独感就越强烈。当你背负着沉重的生存压力,内心积压了许多负面的情绪时,你想找个人倾诉,却发现通讯录中竟找不出合适的人。那么多人躺在你的通讯录中,此时却都是无用的。你叹口气,放下了手中的电话,但你看到问题的本质了吗?你还会盲目地社交吗?一个能在关键时刻起到作用的朋友,远比100个“点赞之交”更为重要。前者为我们提供宝贵的人生正能量,后者却只能用来打发时间。

简言之,社交减负和社交升级的第一步,就是要认识到“数量战略”是错误的。随着被动社交的活跃,我们在生活中的孤独感会越来越强,而这绝不是靠单纯地增加朋友的数量或社交的次数就能解决的。纠正过去的社交思路,重视社交质量,才能逐步改善我们当前的社交窘境。

人脉丰富,却仍然寸步难行

为什么别人很少社交依然顺风顺水,而你作为“社交高手”却举步维艰?因为你的社交是“高投入零产出”,看着热闹,实际上根本没什么价值。

强联系与弱联系

刘军在广州一家外贸公司从事销售工作。毕业7年来,他一直生活在这座城市,已经是半个广州人了。他今年30岁,按理说正处于事业向上发展的时期,不想却遇到了职业瓶颈。他感慨地说:“我是一个喜欢交朋友的人,大学时就组织了一个社团,和学长、老师、校领导的关系都特别好,毕业后我来到广州发展,继续努力地打造好人缘。我从不得罪人,对任何人都客客气气,很尊重。这样做起初效果很好,同事、客户对我印象都很好,领导对我也提携有加,工作一帆风顺,但最近我发现不对了,我似乎一夜之间就回到了从前,做事也找不到一个人帮忙了。”

事情的原委是:刘军所在的部门总监因家事离职,公司需要从内部提拔一个可以胜任的人来继任,身为部门副职的刘军正好符合条件。从能力上讲,刘军最合适,他进入公司以来可谓兢兢业业,业绩突出,干劲十足;从人品上讲,刘军也不差,他热情助人,毫不藏私,从没违反过公司的规定;人缘就更不用说了,他向来与人为善,从没有人说他坏话。和刘军相比,另外两名竞争对手在这些方面明显就差了许多。刘军觉得自己势在必得,可结果却落选了,那个最让他讨厌的家伙成了前总监的“接班人”,成了他的新上司。

“为什么会这样?”提起这件事,他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平时的好人缘并没有转化为自己关键时刻的助力。

我告诉他:“这并不是那些‘背叛者’的原因,是你对人际关系的定位有误,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认识的人多,就一定能在需要时派上用场。可你考虑过没有,他们为何要帮你呢,仅仅是因为你能力强、人品好、人缘好吗?不,这些只是你的优点,并不具备足够的说服力,虽然你朋友很多,可你却没有与他们建立一种强联系。没有强联系,他们凭什么在利益相关的事情上站到你这边?”

他问:“什么是强联系?”

“‘强联系’就是确立了互利互惠的内在逻辑联系,这样的关系才能在关键时刻对你有帮助。也就是说,你在生活和工作中浅尝辄止地认识了许多人,但这些人并不能算作人脉;你时常跟一群不太熟悉的人吃饭喝酒、称兄道弟,这些人也不能算作人脉;你和同事、客户只谈公事,不谈真情,哪怕一起吃过再多的饭,他们照样也不能算作人脉。这些都是低效能的社交。只有愿意跟你主动交流,有意互相扶持、共同成长的,才是合格的社交关系,是你需要握在手中的高效能社交成果。”

因此,别再觉得簇拥在自己身边的那些同事、好友就一定是你在社交中的“正向收益”,会在你需要时贡献他们的力量,这不过是你的一种错觉。如果你还是局限于以交友的数量为荣,不妨想想一旦你也遇到刘军所遭遇的局面,自己可以从社交圈中得到多少帮助。

为什么别人顺风顺水,关键时刻总有人帮助,而你不是?仔细想想,你的朋友是不是只有数量,没有质量呢?

打开我们的“价值视野”

在倡导社交升级时,我总会提到“价值视野”这个词。当你打开社交的窗户往外看时,你的价值视野在哪里,有多大,就决定了你将采取的社交模式是怎样的和它能带来多大的效果,这就是视野的价值。具体如下:

第一,以“价值互换”为指导原则,寻求能互相促进并成长的关系;

第二,让社交起到开阔视野的作用,而不仅仅是多认识几个人。

例如,在互联网公司做过产品经理的人一定会有这种经验:我有一个好主意,为什么就无法推行呢?因为和我配合的同事与我的价值观不匹配,他有他的想法,与我的想法不能融合。更糟的情况是,他有比我更合适的合作伙伴。一家公司的产品部门有那么多的新想法产生,不考虑其他因素,你会把时间和精力分给跟自己很熟、价值观匹配的A,还是价值观不匹配的B呢?价值是其中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你认识那么多人都卖不掉自己的想法,核心问题是你的价值不能被对方认可,反过来也一样。

你再看看那些成长得比你快的同龄人,他们的朋友是不是就比你多呢?答案恰恰是相反的。他们可能只认识少数人,可这些人认可他们的价值,并且有实力帮助他们实现价值。据我研究,一个人只需要和五个高质量的朋友建立高价值连接,就能实现社交的质变,从而提升自己的层次。

那么,如何通过这种方式开拓我们的“价值视野”呢?

首先,分析一下自己当前社交的价值关系,也就是为自己建立一个“社交价值模型”。这个模型包括三个指数:第一,价值贡献指数:输出和接收的价值之比,数值越大,则说明你在社交中对别人越重要;第二,单位价值指数:关系数量与社交价值总量之比,数值越小,则说明你的社交圈的质量越高;第三,时间价值指数:投入社交中的时间与社交价值总量之比,数值越小,说明你的社交效率越高。这三个指数可以量化我们的社交状态,让我们一目了然地发现问题。

其次,确认并制订一个优化计划。在羡慕那些拥有优质社交关系的群体时,针对三个指数中的弱项制订计划:我哪儿做得不对,我要如何改进,我要怎样评估社交效果,这是由问题延伸出来的问题。你可以先分析一下自己的生活关系,再去整理工作关系,分别套用价值模型进行检查。之后你会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社交圈中至少有80%的人都是无价值产出的——你们之间缺乏价值的互换,继续维持这种社交联系毫无意义。

你的朋友有多少是“垃圾人”

近几年来,“垃圾人”一词流行于全球,指的是人们身边围绕着的那些没有建设性,并不断对你进行损耗、影响你生活和工作质量的人。他们可以是同事、客户、朋友,也可以是与你有某种社交连接的陌生人,比如微信好友、邻居等。现实生活中,我们有相当多的时间是在和这类人打交道。他们像钝刀子一样慢慢磨损你的心力,消耗掉那些你本该用于有效社交的时间。

“分享”已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互联网工具的普及使得“分享”变得快捷、方便。但有一些人,他们一天到晚都在孜孜不倦地“分享”,为了取得别人的关注,晒幸福、晒悲伤,想要别人和他们一起体验其感受。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他们获得的关注太少了,所以只要有一点儿事情发生就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

“今天我买了条裙子,你看看怎么样?”

“昨天男朋友给我买了礼物,你看漂亮吗?”

“和老板吵架了,唉,可能被解雇,该怎么办?”

……

无论“炫耀”或者分享,偶尔占用一下朋友的时间是无妨的,可遇到一点儿事情就要晒出来,强制朋友关注,就非常不正常了。这样的朋友就是典型的“垃圾人”,他会从早到晚索求你的关注,如果你不从通讯录中将他删除,他便会持续不断地浪费你宝贵的时间。

“垃圾人”中有一种类型叫“抱怨症患者”,其特点就是把你当作“情绪回收站”。

我曾在上海的一次讲座中说:“一个人成就的高低,取决于他社交圈的‘抱怨指数’。指数越低,他的成就便越高,反之亦然。”“抱怨指数”是针对社交圈的一个检测数值,即周围朋友的抱怨程度。在定期和你发生互动的人中,你可以检测一下互动的内容,如果有人总是把你当作情绪的宣泄站,表达他对生活、工作或其他事情的不满,那说明他在提高你社交圈的“抱怨指数”。

这类人总是在向你传递负能量:领导刁难了他,同事为难了他,有人伤害了他,伴侣不理解他,炒股赔了,交通违章了,生意不好做了……种种不快所引发的坏情绪,通通倾倒在你身上,然后他的心情就好了。在他眼中,全世界都跟他过不去,他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怜、最需要同情的人,而你的任务就是接收他的坏情绪,随时接听他的电话,耐心听他发牢骚,于是你的宝贵时间就这么被浪费了。

1.通过求助消耗你精力的人——帮助他是你无休止的任务

在社交关系中有一种人,他很倒霉,不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他习惯了向别人求助。你帮助了他第一次,就会帮助他第二次、第三次……直至自己被拖垮。毫无疑问,他对你产生了严重的依赖,越来越喜欢向你求助。

这样的人不是没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他学会了通过求助的方式从你身上汲取资源。他待在你的通讯录中,就会向你请求援助。比如一次又一次地借钱、让你出主意甚至出面解决他自己就能解决的问题。当你开始觉得自己的付出足够多,并拒绝他的请求时,他会立刻认为你“不够朋友”而和你翻脸,甚至还会在别人面前诋毁你。

是不是很可怕?这种负面的情绪会不断地蔓延,渐渐包裹你的生活,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被他们拖入深渊——付出很多,却得不到任何回报。

2.利己主义者——不能同甘共苦的自私小人

做生意的刘总分享了他的社交经历:“朋友共患难容易,同富贵可就难了。几年前我和一个好朋友一起投资做了这家公司,他的资金少,我的资金多,但我仍分了他一半股份。公司刚起步时不赚钱,但我仍然保证他能拿到薪水,而自己一分不拿。去年公司好不容易赚钱了,他却要撤出股份,拿着钱去做别的项目。”

刘总碰到的便是典型的利己主义者,不仅自私,而且不知分寸。和这类人聊天、共事时能明显地感觉到,对方脸上是一种急匆匆地想要从你这里得到好处的样子,没有温度,也不真诚。他们用利益衡量交情,如果没有回报,就绝不会为别人考虑。

这两种“垃圾人”我们都有可能遇到,也许他们正躺在你的通讯录中,下一分钟便会再次闯进你的生活,拨通你的电话。所以,社交减负一定要对通讯录“开刀”,把这些“垃圾人”找出来,永久地删除。

什么是过度社交

我在美国待得时间久了,对美国人的“管理主义心态”(Managerial Mentality)印象很深刻。美国人非常重视原则、计划和控制,在社交中也是如此。他们有朋友、亲人和同事,但他们不会无限制地扩张关系网,也不会和每个人的联系过于紧密,更不会将大量的时间投入在社交上。

我们之所以要认清和抛弃“过度社交”,是因为这些社交活动会浪费我们许多资源。要想建设一张高效的社交网,就必须拥有管理主义心态,学会遵守原则,制订计划并控制进程,同时还要辅以强大的执行力。

国内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曾戏谑地跟我说:“我有5万个好友,但常和我说话的只有5个。”他点开微信,打开通讯录,总会感觉无论和谁都是交浅言深,遇到重要的事情能叫出来聊聊的人很少。“我交了这么多朋友,效能却不如一个普通人。”他感慨地说,“该让自己的朋友圈瘦瘦身了。”

过度社交具体有5种形态和表现。

太多的“点赞之交”

“点赞式交流”(有个专业名词叫one-click communication)是指,双方不发生实际的对话,只是礼貌或机械性地进行点赞、赞美和祝福等互动,更像是礼仪式的社交。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微信朋友圈中点赞:浏览朋友的最新动态,看他们的照片、趣事等,用一种最简单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态度。

这些交往在某些时间段对我们来说是有意义的——某种精神的慰藉,但从长远来看是无效或低效的。因为在这类交流中我们的时间投入是碎片化的,每天10分钟,一年也得不少时间。这么多的时间,却没有同等的产出。而且,不管你付出多么大的努力——点多少赞,那些弱关系也不会变成你的强关系,转化为实际收益。因此,点赞之交是不值得维系的,你完全不必因未能及时浏览朋友新发布的信息并评论而感到遗憾。其实,不关注才是你应该做的。

付出与回报不对等

要描述这种社交特点,我们需要借用一下法学上的概念——你尽了义务,却未获得相应的权利。比如,有的人总是欠你人情,却从不给你机会让他还人情。你帮他做什么他均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但你别想让他帮你一次,当你需要他帮忙时,他就消失了。还有些人“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得了你的好处还嫌你给的不够多,更有甚者过河拆桥,恩将仇报。现实中总有很多这种“朋友”,他们觉得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其他人都欠他们的,应该为他们服务,而他们不用给予任何回报。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汉学家比利·凯恩说:“人际关系是一种资源互换体系,实质性的互相帮助可以带来心理上的愉悦。尤其在当今商业社会,交易的概念无处不在,自然也包括社交。社交的一个重要属性就是互相给予、互相交换。你拥有了哪些权利,就要回报相应的义务。”

比如,今天你帮朋友写了一份材料,明天朋友帮你打听一个重要的消息,介绍客户给你。这就是权利与义务对等的社交。中国有句俗话说:“有来有往才是朋友。”当一方给予另一方利益,另一方却不能对等回报时,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就产生了。社交关系中必须尽量避免出现太多此类情况。

单方向的损耗

这类人际关系也称“损耗性社交”,其包含许多方面,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像吸血鬼一样吸取你的能量。经常向你传导“负能量”的朋友或同事,就像苍蝇在你耳边飞来飞去,使你无暇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情。这种社交极为劣质,而我们经常也能感觉到,这种人无处不在,几乎能在任何场合碰到,他们时刻都在破坏我们社交时的心情。

比如,密友周末聚会时总是满嘴抱怨,他们不反思自己的能力和积极寻找机会,而是怨天怨地怨社会,甚至埋怨父母。他们经常吐槽某个成功者是走了狗屎运,而他们一事无成纯属运气不佳。他们有时还喜欢拉着你喝酒、泡吧,逼迫你放下手头的工作,继续听其喋喋不休地倾诉自己的不幸遭遇——他们的老板是混蛋、同事是傻瓜、老公是渣男、朋友无情无义等。当你理性地和他们分析问题时,他们又嫌你不理解其心情。

交到这种朋友,心情烦躁是肯定的,但更可怕的是他们会持续对你造成损耗。如果你一直被当作一个情绪垃圾桶,你便无法感受到社交的快乐。从这类关系中你唯一能学到的教训是——别接朋友的电话,因为他们又要向你倒苦水了!

一方面,假如你的朋友长期如此,说明他们大部分时间的状态是处于人生低谷,上升欲望不高,社交质量很低;另一方面,你很难指望这些人能够听取建议并有所成就,更不能指望他们对你有多好。他们缺乏解决问题的意愿,大部分自私、偏激,只会不停地损耗身边的人,同时缺乏感恩之心。所以,应该远离他们,或至少减少与他们的交际。

定位错误的社交

社交中的定位分为两种:

第一,情感定位。人们需要情感交流,但我们首先要定位好自己的情感需求(看对方能否满足这种需求)。

第二,发展定位。事业规划、人生计划等决定了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朋友,这也影响着我们的社交形态。结交朋友就是一个验证自身定位的过程。

在现实中,这两种定位往往互相交融,很难严格地区分。我们交朋友既是为了情感的交流,也是为了共同进步,所以,实际的社交是感情联络、工作沟通、放松娱乐、兴趣爱好等多种因素的“融合体”。

定位决定了目的,目的也体现了定位。我们在建设人际关系时要先搞明白一件事情——对方是否符合我的定位?我和他之间是否存在过大的落差,以致完全不在一个频道?遗憾的是,许多人并未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很少去想自己为之付出巨大精力的社交行为究竟能带来多大收获,是否与自己的需求匹配,能否实现自己的社交目标。

定位错误会导致我们结交的朋友在层次上相差太多,这类社交往往也是无效的。“层次”这个词代表了两个方向:

第一,层次过高。

即便缺乏机会接触高层次的人,也仍然孜孜不倦地追求“高端社交”,这就是对社交层次的定位不切实际。人们觉得只有结识那些大佬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而且说不定能得到千载难逢的机遇。所以,凡是功利性强的社交理念全是朝上走的,以进入高端圈子为目的,不过我向来反对这种做法。“高端社交”确实重要,有机会时也应该把握,但没有必要将人生的希望全部押在上面,尤其是目标与自己的能力不符时。

比如,你去听马云演讲,或者跟巴菲特共进午餐,得到的收获和与他们相同行业、领域的人肯定是不同的,你们理解的东西也绝不在一个层次上。你听到马云和巴菲特天马行空的述说,往往觉得是云山雾罩,而那些业内人士却能从中看到行业的发展动向和宝贵的商机,甚至能卓有成效地与他们进行互动,达成合作。无论你认识多少这样的大佬,若你的层次达不到他们的门槛,你所获得的信息就是毫无价值的。因为双方的层次相差太远了,他说的你听不懂,你说的他不感兴趣;他给你机会你也抓不住,因为你缺乏与之相匹配的实力。

社交的层次定位过高会导致我们在与高端人士交流的过程中出现尴尬局面——由于见识、阅历和技能的差距,你把握不住他们传递给你的信息,无法赢得他们的尊重。而更多的情况是,你以为他们尊重你,但回过头来细想又发觉,那只是一种“礼貌周到”的客气。到最后,你既不能从这种关系中提高自己,又无力进一步拓展双方的关系。

第二,层次过低。

层次过低就是社交时只“往下看”,与比自己差很多的人交往,由此掉进一个又一个低层级的圈子中。虽然你能获得知识、技能、视野、思维、财富等各个方面的优越感,得到他们的尊重,成为圈子的核心,满足自己指点江山的虚荣心,但这种社交对你而言也是不具备成长性的,是低效和自我贬低的。因此,在排除感情因素的情况下,你应该避免与层次过低的人有太多的交往,要适当地提升自己的社交定位。

效率最高的社交是和与自己层次差不多的人建立牢固的关系,尤其是与比自己层次略高一级的人成为朋友。在这种互优的模式中,我们才能互相理解对方传达的信息,并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成长的目标。

毫无意义的社交

有一个段子流传甚广:“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整天,他的羊吃饱了,但是你的柴呢?”这个段子生动地为我们总结了一种社交现象:许多人将社交的重要性放在了工作之上,使得社交成为一种低收益乃至负收益的无效行为。

生活中大部分的“无效社交”其实就是缺乏收获的社交行为,这种现象比比皆是。我们下班后去和朋友、同事喝酒,一场聚会两三个小时,说了一大堆没有营养的话,天南地北海吹一通,给自己灌了一肚子酒,回家之后大睡一场,仅此而已。我们用微信和朋友聊天、打游戏,浪费一个晚上的时间,只得到了纯粹的放松和娱乐,没学到知识,没加深友情,没开阔眼界。当你总结过去30天的社交生活时,你会发现自己从社交中得到的东西对生活和工作的建设性是一个大写的“零”。

尽管有些社交就是用来放松的,但对于大部分的社交,我们要认真地考虑其带来的收获——对工作的意义是什么?对生活的帮助是什么?收获包括物质、精神和阅历层面的,当然,还要计算成本。

在现实操作中,我们不可能每一次都能计算清楚社交的收获再决定是否参与其中,那么应该怎么办呢?我的建议就是——在社交过程中建立目标,并且赋予其意义。功夫做在前面,提前做好准备。例如,尽管人们联系你的目的就是喝点儿小酒,但你仍可以在酒桌上主动聊一些有益的话题,包括工作心得、投资经验、生活常识等,以换取对方相应的一些分享。这也是一种积极的测试,看他是否适合成为你的核心朋友。社交的一大作用是互相分享各个领域的经验,这便是从该过程中可以收获的东西。

总体而言,无效社交所揭示出来的问题不是“社交本身是错误的”,而是大部分人并没有针对性地管理社交,制订社交计划,将“从社交中得到收获”这个目标优先置于社交之前,也没有赋予其重要的意义。这不是要我们逃避社交,而是要明确社交的目的及优先等级,辨别出无效社交,这样才能开启社交减负之旅。

知识点回顾

用于社交的时间越多,社交就越无效。

我们将时间尽可能地挤出来,再用到多种形式的社交中,想交到更多更好的朋友。可我们支出的时间越多,人脉库越大,社交就越无效,并且无形中强化了社交焦虑,降低了幸福感、获得感,这又反过来促使我们在社交上花掉更多的时间。这是一个无休止的恶性循环。

检测你朋友圈的抱怨指数。

一定要时刻注意你朋友圈中的氛围。总会有生活不顺心的朋友在圈子中发泄他的负面情绪,这无可厚非。可当朋友圈的抱怨指数达到一个界限时你就要注意了,如果你的朋友不对自己的负面情绪加以控制,而是任由这些负面情绪四处散播,那么势必会影响到其他人。不要总被你的朋友当成情绪的宣泄站,你应该对这些负面情绪敬而远之。

空虚源于寻求关注。

打开手机,翻一翻通讯录,每个人都能发现,自己处于一张巨大的社交网络之中。我们与家人、朋友、同事、老师等不计其数的人联系着,可是孤独带来的空虚感仍让我们无能为力。为什么明明站在人群之中,明明在积极地寻求关注,但这种孤独的产物还是会在心底滋生呢?因为我们对对抗孤独这件事存在误解。孤独不是我们扎到人堆中就可以逃得开的,没有人可以做到。或许你会经常与朋友沟通交流,但是每当你们的沟通结束,你又变回一个人时,空虚感便会袭来。想要抵抗这种孤独感,我们得学会独处,而不是逃避,否则在走出人群之后,会愈发空虚寂寞。

以效能为准则,不以人数为目标。

人数从来都不是衡量社交水准的条件。有句话叫“量变引起质变”,但把这句话用在社交上就不太合适,因为与过多的人建立社交联系成本非常高。这种友谊需要你付出精力维护,如果你建立了过多联系,你就不可能把所有人都照顾周到的。能够与你建立深厚友谊的仍然只是少数,所以不如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这些人身上。

与很少的人建立强联系。

强联系指的是确立了互利互惠的内在逻辑联系。通常来说,强联系的价值是多少弱联系都无法比拟的。你在工作和生活中认识的普通朋友,可以一起吃饭喝酒、聊天、称兄道弟,但是如果有重要的事情想要托付,他们就不是好的人选了,这便是弱联系。强联系的数量不用多,能有几个在关键时刻互帮互助的,就能成为我们人生中的助力。

分析社交的价值关系,建立“社交价值模型”。

贡献价值指数:我输出和接收的价值的对比,数值越大,说明在社交中对别人越重要。

单位价值指数:我的关系数量与社交价值总量的对比,数值越小,说明你的朋友圈质量越高。

时间价值指数:我投入到社交中的时间与社交价值总量的对比,数值越小,说明社交效率越高。

调整和匹配我们的社交定位。

在建立人际关系之前我们应该弄清楚,我们为什么要与对方建立联系,或者说,对方是否符合我们的社交定位,我们是否适合处在同一个社交网中。这些问题非常重要,这决定了我们在之后的交往过程中,会不会后悔将精力分配到这段关系中。如果这段关系的成本和收获不对等或者差了很多,那么这种消极的后果就会令我们懊恼。因为这种损失不可逆,我们没法在对方身上找回我们损失的精力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