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为了孩子
80791700000005

第5章 W=X+Y+Z新解

高二期末考试的时候,万宝强女儿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语数外三门主科,都在全校遥遥领先。她在全校文科排名中已经进入前三十名。尤其数学成绩更是出类拔萃。

“我女儿就是一块学习的料,一百六十分的数学试卷,竟然考到了一百五十六分,女儿简直就是一个数学天才。”万宝强压制不住自己内心的喜悦,兴奋地对杨建云说。

“女儿取得这点成绩就把你乐成这样子,要是将来女儿考上清华北大,你还不把全县所有吹鼓手请到家漫天吼啊!”杨建云笑着说,“难怪,你的同学说你是一个乐天派……一遇到高兴的事情,十里八里的人都会听到你的笑声。”

“你干脆说我就是一个乐以忘忧的人不就得了嘛!何必借我同学之口来教训我呢!”万宝强没有反驳杨建云的观点,而是顺着妻子的话,发表自己的观点,“我认为,快乐就是让人分享的,如果人遇到快乐的事情,还像那些宰相大人那样,全部把它存放在自己的肚子里,那我会憋疯的。”

“你做不了宰相,但你也不能像学校门口的大喇叭那样,到处高叫,唯恐别人不知道你家孩子考了好成绩。”杨建云见老公曲解了她的本意,便带着不悦的心情对他说,“一点小事,你非要把它搞成皇帝女儿婚嫁似的,你能不能低调一些啊?”

“要是其他事情,我能低调。但是,女儿学习上取得如此进步,我是绝对低调不起来的。”万宝强非常认真地说,“因为,在教育孩子方面,女儿点滴进步都是来之不易的,我只有大声说出来,我的内心才能好受些,不然的话,我真对不起自己付出的那么多汗水。”

“你以为,孩子取得一点成绩都是你的功劳啊!”杨建云反驳道,“我认为女儿取得这样的成绩,都是孩子自己努力的结果,你仅仅是孩子成功道路上的一阵凉爽的小微风。”

“你怎能这样贬低我对女儿的付出呢?你要知道,天底下哪有不经过家长严格管教就能成才的孩子呢?”万宝强辩解道,“孩子的成功,家长的帮助是起到很大作用的。今天,女儿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证明我以前的努力都是正确的,并且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我怎么说你呢!高一时候,女儿成绩直线下降,当时不也是你精心教育的吗?”杨建云微笑着说,“我看你现在所用的教育孩子方法,还不是和以前一样啊!”

“老婆,你不要冤枉我好不好……我现在教育孩子的方法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只不过,你没有认真观察罢了。”万宝强咧着嘴笑着说,“现在,我每天都在研究家教策略问题,经常和那些学习比较成功的孩子探讨学习经验,经常和那些家教比较成功的家长研究教育真经……难道你没有看出我最近头上增添了很多白发吗?……女儿今天取得这样优异的成绩,这正好证明古人常说的那句老话,别人家的石头是可以用来攻玉的。”

“但愿,你能拿人家的石头,把自己家的石头磨成玉。”杨建云见老公不停地为自己邀功,便有点生气地说,“不过,我要告诉你,女儿现在才高二,你可不能高兴得太早。”

杨建云的话,并没有减弱老公自我陶醉的兴致,继续展示自己的嘴上才能。

万宝强不仅有特殊的嘴上功夫,同时还是一个非常喜欢幻想的人,他女儿在学习方面取得了一点成绩,他早就忘乎所以了,他根本不会把杨建云的提醒当成一回事的。因为,在他“平庸”的视线里,女儿高二时期有了好成绩,他就认为女儿已经把高中的基础打牢了,就认为自己已经把要吃的仙桃摘到自己手里了,女儿考上理想大学,那绝对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按照他的教育逻辑,天底下最顽劣的小孩子,只要他们能够在学习上用功,他们都可以成为牛顿、爱因斯坦的。他的假设太多,假如这个小孩子,在他妈妈的肚子里就接受胎教,孩子一生下来,肯定就会说话。如果不会说话,他就断定这位妈妈在接受胎教的时候,做了小动作,思想开小差,就像一个顽固不化的学生一样,不听老师认认真真地讲解,结果考试考了零分一样。他根本就不愿去考虑天底下很多事情都是存在偶然性和必然性的。

万宝强女儿为什么能够在那短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惊人的进步呢?我想这里面的原因,绝对不是万宝强所说的那样简单,而是由于教师、家长和孩子共同努力的结果。尤其是老师的精心教育,更是功不可没。

作为教师,要想教育好自己的学生,自己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具有高尚的美德,具有超凡脱俗的育人技巧。如果老师本身就是一位不学无术之辈,根本就不具备传道授业的本领,只不过是一块滥竽充数的料,他又如何能教出一个具有丰富学识的、出类拔萃的人才呢?自古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一位普普通通的老师,只能教出普普通通的学生;那些具有超凡脱俗的优秀人才,只能出自大家名流之手,这虽然不是绝对的真理,但是它道出了师徒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

自古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首先告诉我们做老师必须具有良好的素质,必须具备做一名值得学生们尊重的老师。其次对学生来说,你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必须尊重你的老师,必须对他的言谈举止抱有信服的诚意。

如果为师没有为师的品德,做学生没有做学生的素养,这个教与学的过程就是走马观花,是绝对不会有实质性进展的。这样的师者就枉为师,这样的学者就枉为学生。如果用这样的老师来教这样的学生,那么这样的教育过程肯定就是失败的游戏。

所以,作为老师,一定要努力用功,不断提高你的业务能力,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不断地完善自我,努力成为同学心目中的良师益友,为教书育人搭好学生施展才能的舞台。作为学生,首先必须尊重老师,这是你做好学生的首要前提。也就是说,当你还没有成为“他”的学生的时候,你就必须做好尊重“他”的准备,把自己放在接受教育、接受培养的位置上面,用程门立雪的故事来陶冶自己的情操,来净化自己的灵魂。不至于在接受教育的时候,对自己的老师怀有不敬之意。这样做老师的才能以满腔热忱之情,把自己的丰富的学识、成功的钥匙、生活的良好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你,这样你就会在很短的时间里找到学习知识的捷径,你就会在很短的时间里使自己的成绩得到突飞猛进的提高。

如果我们的学生对老师用一种无所谓的眼光,或者是对老师抱以鄙视的态度,或者是对老师大放厥词、用侮辱的动作对待自己的老师,根本不具有做学生的资格,那么我们的学生从老师那里是绝对学不到真正知识的,学习成绩肯定得不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学生与老师的关系,根本就构不成师生关系。作为学生,如果你能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仍然还能学到真功夫,还能成为学生中的佼佼者,那就是天下第一怪事!

由于万宝强的女儿在高二阶段,能够严格遵守学生之道,对这些老师都能够诚心诚意地尊重,所以,这些老师也能够从内心深处去呵护她、关爱她,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双边关系。老师总是喜欢在课余的时候,去耐心地指导她,而她也能够在遇到难题的时候,非常乐意去找老师帮助。不仅如此,老师每次布置的作业她都能够积极地去完成,而且在完成的质量方面,她也是相当出色。

对老师而言,有了这样优秀的学生,每次考试都会考出好业绩,老师的脸上也会因此感到很有光彩。绿叶和红花相互映衬,相得益彰,这样无形之中就形成了一种难得的默契关系。

有了这样的默契,老师会对她更加关注,更加热心,更加用功。对万宝强女儿而言,她也会因此在自己的学习方面更加投入,时时提醒自己要在学习方面多用功,绝对不能辜负老师对自己的热心帮助。于是各自的心花开起来了,各自的努力成为相互支持、相互鼓励的动力所在了。这样的一个师生关系,这样的一个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老师教得有耐心,学生学得也有信心。在这种默契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产生的只能是快乐、只能是进步,只能是相互合作的激情、只能是相互鼓励的动力。

说实话,万宝强女儿在高二阶段,她的学习生活是开心的,她的学习态度是端正的,她的学习成绩也是优秀的。高二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永久珍藏和回忆的,高二的一切都是她人生中难得的美丽风景。

万宝强也因为女儿在高二时期的突出表现,那一年的教学工作也是非常的出色,他任教的那门学科,在小升初考试中成绩非常突出,他受到了县局领导的嘉奖,受到了学校领导、老师的普遍赞誉,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除此之外,那一年,万宝强多年的神经衰弱毛病也渐渐地消失了,他的身心得到了很好的调养,工作的热情也大大地提高了。万宝强的自信心、快乐感也在那一年得到了从来没有的愉悦体验。他觉得自己每天走的路比以前宽了;即使穿着普通的衣服,也感到相当地帅气;所说的话,在同事面前也变得相当的有分量了;久违的笑容,也在那一年登脸了。一向做事马虎的万宝强,也在那一年变得有板有眼了。再困难的事情,万宝强只要想到自己的女儿有那样出色的成绩,就会眉头不皱地迎接上去。一贯低调生活的万宝强,也开始对自己的未来充满美好期待了。

不仅如此,他还从自己女儿的突出表现上,看到了自己一直燃烧在心里的童年激情,找到了童年的希望。多年来自己一直难以平静的心,似乎也找到了可以安稳疗养的家,多年来难以企及的梦想,也从女儿那里攀到了触手可及的高峰,多少年的美好夙愿,终于找到了可以实现的载体。女儿的美好现状,把万宝强从童年到现在所有的心里委屈、心里的疼痛、心里的自卑统统地一扫而空。仿佛感到了自己已经是身披万丈霞光,集万般宠爱于一身了。以前命运强加给他所有的不快,都在今天得到了应有的补偿。

一直默默无名的家庭,也因为女儿优秀的学习成绩,变得格外荣耀了,村民对万宝强家人的尊重,已经不是局限在口头到招呼的层面了。万宝强家里一些家庭琐事,村民们也会主动找上门服务。如果碰到阴天“抢场”,也就是说,农忙时候,老天突然下雨,场上的粮食还没有进仓,村民总会从四面跑来帮助。话说到这里,你不要认为村民这种行为是老封建、老传统、老世故、眼光太庸俗。请你捂着心口好好地想一想,静静地思考一下,你就会认为我现在所说的话是非常贴近我们现代农村现状的,这些村民的善良行为,已经完全脱离了阿谀奉承的樊篱,他们是完全出于对“美好”事情的真心敬重。

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祖祖辈辈都在农村土地上打拼;我是在世俗的眼光中长大的,对农村这种“现状”是非常熟悉的。因此,我对万宝强的家庭能够受到当地村民如此的礼遇是感到非常正常的。

爱因斯坦有一个关于成功的公式:W=x+y+z,他是这样解释的:“W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的劳动,y代表正确的方法,z代表少说废话”。这个公式告诉人们,事业的成功是靠顽强的拼搏、巧妙的方法、少说废话来完成的。今天,我要把这个公式用在教育孩子上,也就是说,要想取得教育孩子的成功,我们老师、家长、孩子都必须付出辛勤的汗水;老师、家长和孩子之间必须建立良好的教育与被教育关系;在教育过程中,三者之间都必须少说废话。

我相信这种与时俱进的教育“理论”,不仅会得到当事人的赞同,还会得到整个社会的普遍认可。因为万宝强女儿在高二的时候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并且在这种“突出”成绩的阳光下所衍射出的诸多美丽故事,再次验证了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