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在求人办事或说服他人时,喜欢讲一些“阿谀奉承”的言语,不把事情真相当做说服他人的主要例证,一味地讲些别人爱听的话,不免有溜须拍马之嫌,应该说,不会起到多好的效果,所以,不应被提倡。然而就事论事、据理力争,则是说服他人的有效方法。
闻名遐迩的齐宣王好大喜功,爱讲排场。他不但喜欢听人吹竽,而且喜欢欣赏300多人一起吹竽的热闹场面。于是,这支乐队里就混进一个根本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而且还一直混到齐宣王驾崩之后,才被爱听独奏的新齐王吓得逃之夭夭。
据《 孟子 》记载,齐宣王还喜欢狩猎,为了寻欢作乐,曾在临淄城郊建了一个方圆40里的猎场,专门畜养麋鹿等珍禽异兽,以供他狩猎之用。这么大的猎场,在当时的诸侯国中,可算是破格的了。但是,即使这样,齐宣王还嫌猎场小,又恨齐国老百姓反对他建猎场。
于是他问孟子道:“当年周文王的猎场方圆70里之阔,有这事吗?”
孟子一到齐国,就知道齐宣王建猎场的事,而且了解到齐宣王滥杀进场百姓的残酷行为。当齐宣王询问他关于文王的猎场时,他立即答道:“听说是有的。”
齐王听罢,又进一步问道:“果真如此,那他的猎场算不算大?”
“很大,但老百姓还认为它太小!”
齐宣王一听,马上说:“可是我的猎场才40里,老百姓却嫌它太大,这是什么道理?”
孟子一见齐宣王满腹牢骚的样子,便乘机进言道:
“文王的猎场虽有70里,但他多放养幼小的动物,而且与民同猎,老百姓嫌它太小,不是正常的吗?我来到齐国,一进国门,先要问有什么禁忌然后才敢入内。又听说你建有40里的猎场,倘若有人捕杀其中的猎物,罪同杀人,处以重罚。所以虽说只有40里,却像一口深深的陷阱,立于国中,老百姓认为它大,不也是正常现象吗?”
齐宣王听完这些话,低头想了好一会儿,认为在理。从那以后,他不再觉得猎场小了,也不再禁止百姓入场捕猎了。
孟子此次游说齐宣王,为什么能成功?应该说,与他善于就事论事、运用因势利导的技巧有很大关系。孟子来齐国的目的,就是让齐宣王废旧制、开放猎场,与民同乐。但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形下才能实现游说的目的呢?恰好,齐宣王主动征询他关于文王建猎场的事。于是,他针对齐宣王好大喜功、好讲排场的禀性,还根据齐宣王经常以周文王的故事为引证的心理,就事论事、顺水推舟,因势利导地回答齐宣王提出的问题。
这样做,一来顺着齐宣王的提问,展开问题的讨论;二来也能逐步顺着话题,引出齐宣王抱怨本国老百姓嫌40里猎场规模太大的不满情绪,将两个截然相反的猎场,形成鲜明的对比,使齐宣王极想知道下面的答案。至此,孟子第一步游说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接下来,他有条不紊地继续说下去:你不是喜欢效仿古代圣王之事吗?但你要知道文王的70里猎场,是与民同乐的地方,所以老百姓嫌它小!而你齐宣王呢?猎场虽只40里,然而有“杀其麋鹿者罪同杀人”的虐民法令,犹如一口深深的陷阱立于国中,老百姓能不怨其大吗?齐宣王终于明白:猎场面积不在大小,而在于其是为己还是为民。于是,齐宣王欣然接受了孟子的劝说。
某公司老板陈先生资金周转不灵,如不及早将应需资金筹措到位,会直接影响公司的生意和声誉。他本想向银行贷一笔款,但是,却遭到银行婉言拒绝。
万般无奈,陈老板只好去找朱先生帮忙。此人是一个纺织公司的董事长,但却非常吝啬,如果照常理推断,钱是绝对借不到的,不过陈老板还是想试试看。
陈老板深知:如果用一般的方法来向他借钱,绝无成功的可能。经过片刻思考后,他就下定了决心,便打电话给朱先生,约好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到了约定那天,陈老板很早就搭车前往,在离朱先生家还有150米时,他就下了车,快步跑向朱先生家。
那个时候正好是夏天,陈老板跑得满身大汗。朱先生见了他,便非常诧异地问:“咦!你怎么搞的?”
“我怕赶不上约定的时间,只好跑步赶路!”
“那你怎么不坐计程车呢?”
“我很早就出门了,是坐公共汽车来的,不过,因为路上发生了车祸,便耽误了一些时间。但是,我又怕时间来不及,只好下车跑来了,所以才会满身大汗的呀!”
“像你这种人也会坐公共汽车吗?”
“怎么?您不知道我是个吝啬之人吗?我怎么会去坐计程车呢?坐公共汽车既便宜又方便。父母赐给我的这双脚最好了,碰到赶时间的时候,只要用它跑就可以,既不花钱,又可强身,多好呀!我这种吝啬的人,哪会像你们大老板一样坐计程车呢?”
陈老板已经事先调查过朱先生并没有私家轿车。
“我也很小气啊!所以,我也没有自家的车子。”朱先生谦逊地说。
“您那叫节俭,我这叫小气,所以才有‘小气鬼’的绰号。”
“但是我从来没听说过你是这种人。其实,我才真的被人认为是吝啬鬼!”
“朱先生,人不吝啬的话,是无法创业的,所以,人不能太慷慨。我们做事业的人,都是向银行或他人贷款来创业的,当然应该节俭,千万不能随便地浪费钱啊!”
“我们要尽量地赚钱,好报答投资人。钱财只会聚集在喜欢它、节省它的人身上……我经常对下属这么说。”
陈老板的这些话,使朱老板产生了共鸣,于是,朱老板很反常地把钱借给了这个相见恨晚的陈老板。
面对一个吝啬的人,就必须说明吝啬的好处,以引起对方的同感,这样才有可能办成事。陈老板游说的成功,便在于他巧妙地运用了就事论事的方法,正是这种对症下药的说服方式,成了挽救事业的关键所在。
当你看到别人寥寥几句话,就能够做成一件大事的时候,就应该明白一个道理:恰到好处的语言魅力是无穷的,如同一坛陈年美酒,岁月越长,越有醇香。
§§第三章 迂回说服,拐个弯说话
迂回说服不会得罪人,是说服他人的最好方式之一。所以,在说服过程中,要认真体会语言的敏感程度,最好能把话说得委婉动听,这样,既达到了目的,又不至于使双方都难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