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的号召力、吸引力、影响力以及由此产生的集体凝聚力是怎样形成的呢?就是领导者要有威信。威信,可以说是领导者身上的光环。失去了它,再有能力的领导者在众人眼中也显得一无是处、暗淡无光。并且,威信既不是自封的,也不是别人捧起来的,而是靠自己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的业绩浇铸起来的。因为,领导威信是领导实践的产物,它既不能从上级的任命中产生,也不是领导职权本身固有的,而是经过长期的实践在人的心目中形成的一种力量。
当一个领导者在实践活动中显示出自己的品德和本领时,才能为下级和群众所了解,逐渐地对领导者形成一种看法。如果这种看法是对领导者的所作所为表示信赖,这样,领导者就逐渐在人们的心目中形成一种威望,也就是一个领导者在自己的岗位上确立了自己的威信。由此可见,大凡有威信的领导者,都是在长期的领导实践中,靠着自己创造的业绩逐渐成长起来的。
绝大多数企业都特别重视主管的作用。譬如,“虎父无犬子”,强将手下无弱兵。因此,一个不合格的主管,对于组织的影响是深远的,是决定大局成败关键所在!
领导者如果缺少威信,那将是件很糟糕的事情。领导者要树立威信,是因为领导者不同于众人。普通大众只要干好自己的事就可以,不用借助威信去带领别人做什么。而领导者不然,领导者不树立威信,就无法起到“领头羊”的作用,无法依靠众人取得成功。
大家都知道,没有威信的领导者,不可能在组织中起到领军作用。有些人,虽然担当了主管职务,但没有威信,员工对他的指令及要求视而不见。那么威信是什么?威信,包含着威望与信誉,是无价之宝,是领导者必须具有的素质与资本。领导者要有虎威,即像老虎一样威风八面,人见人畏(敬畏),业绩突出,行动迅速、诚信为本,它不仅仅关系到个人的成功,更影响着团队的士气与前程。《辞海》说,“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凡欲服人者,必兼具威信”。威信是一种大品格、是一种大诚信、是一种大能力、是一种大智慧、是一种大勇气。在企业内主要由专业专长、从业经历、工作绩效及人格魅力构成。他不是靠权力去管理,而是通过人格魅力的影响来构筑主管威信。那么领导者又如何获得真正的虎威呢?
以下是领导者如何树立威信的几个方面。
1.用“德”取得威信
这个“德”既包括政治品德,也包括道德品质。除了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正确的政治方向、鲜明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眼光外,还要坚持原则,秉公执政,办事公道,奖罚分明,不做“老好人”;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清正廉洁,不以权谋私;不玩弄权术,不搞吹吹拍拍、拉拉扯扯、瞒上压下;道德高尚,品性正直等等。如果领导者能在这些基本方面做出表率,就会成为下属的楷模,比任何东西都有说服力和影响力。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得真是既简明又透彻。如果领导者利用职权,违法乱纪、损公肥私,他的威信就会荡然无存。俗话说:“无私功自高,不矜威更重。”一个品德局尚、大公无私的领导者,肯定会得到尊敬佩服,威望也会越来越高。
2.用“学识”取得威信
也就是说,一个领导者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素养,在知识化、专业化方面达到较高的水平,成为本部门本专业的内行,才能享有较高的威信。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干部群众文化水平大大提高的今天,一个领导者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和较高的业务水平,甚至不学无术,还要在有专长的下属面前指手画脚,很难会有多少人佩服他。比如,一个学校的校长上不了讲台,一个医院的院长对医术一窍不通,他的威信从何而来呢?相反,如果他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就不仅能运用自己的知识领导好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而且,能与部下有更多的共同语言。这样的领导者,还有谁不敬佩和信服呢?
3.用“才”取得威信
这里的“才”,不是指科学家、艺术家的那种专业“才”能,而是指领导者的领导才干、领导能力。它集中体现在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上,如预见能力、决策能力、组织能力、指挥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交际能力以及写作能力、演讲能力等。一个才华横溢的领导者可以使人产生一种信赖感和安全感,即使在非常困难和极端危急的情况下,被领导的广大员工也会同心同德地跟着他去战胜困难。这诸多方面的能力,是通过领导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表现出来的。就拿作报告来说,如果一个领导者的报告作得很成功,语言生动、流畅、简练,逻辑性、说服力、感染力也很强,群众就会认为他是一个思想深刻、知识丰富、水平很高的领导。如果他的讲话既肤浅又枯燥,言之无物、拖泥带水,甚至前言不搭后语,常常说错话,念错字,不仅不能给人以任何启发和鼓舞,反而觉得听他讲话简直是活受罪,他就会给群众留下不好的印象,使人感到这个领导者水平太低。作一场报告尚且如此,处理一个重要问题、做一个重要决策,就更能反映领导能力的高低优劣了。因此,谁要想赢得威信,谁就必须刻苦锻炼,在增长才干上下工夫。
4.用“信”取得威信
信即信用。古人云:“言必信,行必果。”言必信,就是说话一定要讲信用、不食言,不说空话、大话。具体地说有四点:
①说话一定要承担责任,说了就要算数,信守诺言;
②做不到的事情,决不许诺。既已许诺,就一定要兑现;
③对比较有把握的事情,也不要说绝,而应留有余地,以防万一;
④对下级、同级要诚实、坦率,一是一、二是二,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行必果,就是行动一定要坚毅果断、善始善终,不能说了不算、定了不办、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5.用“情”取得威信
这里的“情”,就是上下级之间、领导和群众之间同志式的感情。这种感情是在长期的共事和生活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是上下级之间、领导和群众之间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体贴的表现。有了这种感情,领导与下级以及群众就能同甘共苦,甚至生死与共。这种上下级之间同志式的深厚感情,主要来自领导者对下级长期的苦心培养和关怀,来自对下级充满真挚的爱。当然也包括下级对上级,群众对领导的尊敬、信赖和爱戴。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人都希望别人能理解和尊重自己。尤其是来自领导者的理解、同情、尊重、信任和关心,更会使人受到鼓舞和振奋。哪怕是领导者的一个主动招呼、一句亲切的寒暄、一次温暖的询问,都会使下级感到这是领导对自己的关心,从而达到心灵相通,激发出“好好干”的决心,不辜负领导的期望。事实也表明,凡是谦虚谨慎、联系群众、作风民主、体察下情、待人宽厚、平易近人、通情达理、和蔼可亲的领导者,一般威信都比较高。而那种对下属和群众冷冰冰、麻木不仁,把自己看做主人,把下级视为仆人,摆架子、逞威风的领导者,下级对他自然就没有什么感情,他也就难以在群众中赢得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