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名著导读之外国名著
8187800000029

第29章 《大卫·科波菲尔》

作者:狄更斯

成书时间:1848-1850年

类别:长篇小说

内容导读

《大卫·科波菲尔》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的一部代表作。在这部具有强烈的自传色彩的小说里,狄更斯借用“小大卫自身的历史和经验”,从不少方面回顾和总结了自己的生活道路,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和道德理想。

小说中心故事情节是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由孤儿成长为作家过程中的遭遇和见闻。大卫是个遗腹子,小时受尽继父及其姐姐虐待,母亲死后,遗产被继父夺去。在寄宿学校,饱受办校人和教育制度摧残。10岁当童工,不甘忍受屈辱无望的痛苦,独自长途跋涉,找到唯一的亲戚、姨婆特洛乌特小姐家,得到收留和照顾,并入学读书。特洛乌特小姐被骗而破产,大卫独立踏上社会,从当律师事务所小办事员到报馆记者,最后成为著名作家。爱情和婚姻方面,经历了一番波折,也得到美满的结局。

小说以大卫的故事为主线,交织其他许多人的悲欢离合故事。大故事套小故事,主要线索带动次要线索,有头有尾,有张有弛,跌宕起伏,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力量。这显示了作者驾驭材料、安排结构的精湛技巧。

《大卫·科波菲尔》人物语言生动、富有个性,动作描写精确传神心理描写真实细致。狄更斯重视特定情境中人物言行的细节描写,还善于随情节发展逐步展现人物性格,精笔细描和大笔勾勒相结合,使人物形象鲜明、丰满。《大卫·科波菲尔》中一些人物有生活原型,作者熟悉他们,将自己的感情融注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中,别有一种感染力。

这部小说中,环境描写简洁、生动。房屋布置、家具用品,寥寥几笔便能起到为人物性格服务的作用。艾妮斯住宅的古老楼梯,朴素雅致的休息室,都散发出幽雅清静的气息,显示了它的女主人的可爱、贤淑、娴雅和对生活的认真态度。

《大卫·科波菲尔》广泛地反映了英国社会生活面貌,揭露了资产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司法界的腐败和议会政治对人民的欺压。作品谴责了违反人道的教育制度和童工制度,深切同情人民生活的艰难困苦和毫无保障,表现了作者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相关链接

享有盛誉的《大卫·科波菲尔》

《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1850年发表的有一定自传性的作品。展示了19世纪中叶英国的广阔画面,更多的反映了狄更斯希望人间充满善良、正义、人道、博爱的生活理想,而此小说也被狄更斯自己认为是最心爱的作品。俄国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曾把本书与《圣经》并列,誉为“所有英国小说中最好的一部”。

《大卫·科波菲尔》在艺术上的魅力,不在于它有曲折生动的结构,或者跌宕起伏的情节,而在于它有一种现实的生活气息和抒情的叙事风格。这部作品吸引人的是那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具体生动的世态人情,以及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

狄更斯也是一位幽默大师,小说的字里行间,常常可以读到他那诙谐风趣的联珠妙语和夸张的漫画式的人物勾勒。评论家认为《大卫·科波菲尔》的成就,超过了狄更斯所有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