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悍妃无敌
8191100000224

第224章 宫变(2)

“紫堂主怕主子已经不在此地了便只留下了我们五人便宜行事,另外几处堂主也都留了人,暗中寻觅主子的下落。”

紫黛果然心思细腻,连这些细微末节都能想到,自己的突然消失倒是没有令她失了分寸。

“那群白衣人?主子说的是大战那日吗?似乎战后那群白衣人便悄然离去了,并没有到军中,也没有在此地逗留。”

女子不解地皱着眉头似是一边在回忆着当时的情形,那群白衣人出现的也诡异,离去的也奇怪,仿佛从天而降一般,事后她们几个还在暗暗猜测那些人会不会是瑞王暗中养的隐卫哪。

华泽景帝十三年,帝重病卧榻不能早朝数日,朝野动荡,群臣惊恐。

月后,帝愈见病重,国不可一日无君,大臣们纷纷请命上奏折,拥立太子监国。

于是,各派明争暗斗也纷纷拿到了台面上,口水战渐渐演变成了暗杀,陷害……手段更是层出不穷,京城内,人人惶恐不安,白天昔日热闹繁华的街道也是一片阴气沉沉,即便是出门熟人相互之间也是小心翼翼,不敢多言一句,夜晚更是大门紧闭,连小儿的哭闹声都几不可闻。

这也难怪,京城内今日传出某位大臣醉酒死在某青楼当红花魁的床榻上,明日传出某位大臣突然暴毙在家中,死因不明,后日又是某位朝中重臣的公子夜半醉酒跌入湖中,死的不明不白,他日又传出某位要告老还乡的朝臣在职时贪赃枉法……

而朝中大臣们党派之争也逐渐浮出水面,其中,以拥立齐王为太子者居多,且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自然也有拥立即将还朝的瑞王的,还有一部分是拥立秦王的。

几家王府内倒是安静的很,瑞王且不说还未回京,门可罗雀,府内的几名侍妾也十分安分。

齐王府门外却是十分热闹,车来马往,频频有大臣们言辞恳切,忠心诚诚地上门请求齐王入宫主持朝政,以大局为重。

自然百姓们看到的是齐王府朱红的大门紧闭,就连平时进出采买的下人也是十分低调,绝不多言一句。

而秦王,自从入宫探望过缠绵病榻的皇上回府后,也染病在床,多日不曾踏出过王府半步。

正在众人个个躲在家中惶惶不安度日时,宫中接连下了几道圣旨,第一道便是沈贵妃德才兼备,端庄贤惠,实乃当世女子之典范,赐封为皇后。

要说这沈贵妃也入宫多年了,皇上迟迟不曾赐封皇后,却在重病之时册封,实在是有些怪异,不过若是要立齐王为太子,那就也无需猜疑了。

这第一道圣旨刚下没有一个时辰借着便是第二道圣旨,而这第二道圣旨刚下,便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更是震惊了帝都的百姓。

瑞王拥兵自重,且与蛮夷暗通密信数载,如今人证物证俱全,瑞王此次带着蛮夷的降书大胜而归,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实为要谋朝篡位。

圣意下,除却瑞王亲王之职,瑞王府一干人等均下入天牢,等候处置。

瑞王谋反,怎么可能?

虽然人人心中都存了疑问,却是也没有人敢说出来,而此时齐王一党之势却是越来越强盛。

后宫之中,内殿,烛火摇曳,锦纱之后,偌大的紫金雕龙大床上,皇上半合着眸子,眼窝深陷,脸色苍白,鬓间的发丝也添了几缕白发,一呼一吸间极为微弱。

而榻前不远,一名打扮华丽的贵妇半坐在榻边,美艳的容颜上妩媚而光彩照人,美眸流转,静静地看着躺在榻上一动不动的男子,唇角勾起一抹飘渺的浅笑,眸光在明珠与烛火的映照下柔和中带着一丝阴狠,纤长的手指搅动着碗中冒着热气的药汁。

“皇上,妾身服侍您用药吧。”

啪……一声轻响,精美而华贵的牡丹花开的地毯上蔓延开一朵朵阴郁的黑云。

这几日京城中人心惶惶,就算是在愚钝的人也嗅出了其中的微妙来,所以寻常百姓是能少出门者便也尽量减少出门的次数。

繁华街道上昔日摆摊叫买叫卖,热闹非凡的小贩们也明显减少了,就算是有那么几个为了活计不得不硬着头皮摆摊的,也是小心翼翼的,不敢大声吆喝,天色还未晚便早早的收摊。

几条主干道上更是每隔几炷香便会有顶盔冠甲,持枪带刀面色肃严的禁卫军经过,上面虽没有明确说要全城戒严,可是只看这情形哪里还有人不明白的。

人们即便是对瑞王谋逆有着疑问的也不敢公然议论,生怕成了那刀下亡魂。

四方城门更是戒备森严,守备比平日增加了一倍不止,早些日子宫中便下旨所有人等准进不准出,而且所有出入者都要登记到册,由五城兵马司的人马负责巡视,一旦发现可疑人等无须审讯一律押入大牢。

凡不得不出城者除非有御赐令牌在手,可是别说这城中百姓,就是那朝中官员,又有几人能有御赐令牌的,除了公干几乎城内无人能随意出得城,自然除了皇后,太子的心腹之外……

这日,城门不远处一处坍塌的矮墙边,或坐,或立几名粗衣打扮之人,看那行装倒似是乡下的农户进城赶得累了,在此歇脚。

“夜伯,我们这般目标太大,怕是容易引起怀疑,不若分散开进城,然后大伙午时三刻之前在望江楼回合,你看如何?”

头戴斗笠,身穿粗布长衫的老者双眸炯烁有神带着几分威严地横扫了几眼远处城门外的情形,须臾,压低了声音沉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