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唯识学概论
8239600000051

第51章 附篇:唯识三字经(2)

眼、耳、鼻、舌、身等前五根,都是地、水、火、风四大所造的清净色法,名叫五净色根,附着于肉眼等上,视之不见,略与生理学家所说的神经相似。其肉眼等看得见的五根,别名浮尘根,又叫做根依处。至第六意识,既无根依处,又无净色根,就以第七末那识叫做意根。以是当知,末那一物有两个名字,就能了别的作用言,名第七识;就能生长的作用言,又名第六意根。末那此译云意,有思量义,谓常思量第八识,执他为我。又以各识的次第言,前五识在最外,第八识在最内,故偈特言我执深也。

第八识 阿赖耶 能所藏 我爱者

第八识梵名阿赖耶,此译云藏识。藏有三义:一者,此识能藏一切法的种子,叫做能藏;二者,即就这所藏的种子言,又叫做所藏;三者,第七末那识常贪此识,执著为我,故又名我爱执藏。

八为主 各自在 号心王 能主宰

此前所说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识,共有八种,各自为主,亦能自在现行,不要依赖别的识,故特号曰心王,即谓其能自主宰及割断的意思。

第二心所

王相应 有心所 五十一 种类夥

又有但随从心王而起,不能自由自在者,就叫做心所有法,或单称心所。若心所与心王同时缘一个境界,就叫做相应。例如眼看花,起贪爱心的时候,这看是眼识心王的作用,其贪爱就是与眼识相应的心所。这与心王相应的心所,总计其数,共有六位五十一种。

初遍行 有五支 触作意 受想思

最初第一位的心所名遍行者,谓其遍一切处皆得相应也。这位心所共有五个,其五个的相貌云何呢?可用眼识为例说之。比如眼看花时,最初令眼识与花相触着的作用,就叫触心所。既触着了,必起作一意去看,就叫做意心所。既作意去看,心感受或苦或乐,是名受心所。既有感受,就能想象那花的相貌,叫做想心所。既取其相,将更思维这花好看,如何得归我就好,这等妄念造作,都叫做思心所。

次别境 亦五类 欲胜解 念定慧

次第二位亦有五心所,因其不能遍行,但各个缘差别不同的境界而生起,就叫做别境心所。亦可举一例说明他。比如我们缘所乐求学的境,将欲读书,就叫做欲心所。缘决定境,使所读的书明白了解,叫做胜解心所。缘从前读过书的境,如今尚能记忆,这就叫做念心所。若缘所观书的境,得一心不乱时,叫做定心所。缘这定境能发生智慧,就叫做慧心所。

善心所 共十一 信为首 继惭愧

次第三位名善心所,共十一种。起首一个,就叫做信,如吾人信佛法真理,实行能得佛果,则一切善法,都从之生,所以信就是善法的头一个。其次继信以后,则有惭心所及愧心所,这两个心所,都以羞耻过恶为相。不过惭就对自己言,如儒书上所谓行己有耻的意思。愧就对他人言,如所云耻不若人的意思。若再粗显说,则惭就是说对自己不住,愧就是说对他人不起。

无贪等 三根聚 勤轻安 不放逸

其次第四个心所,叫做无贪,谓对于财及法,都不贪着。五无嗔,谓对于逆意的苦境不嗔恚。六无痴,谓于诸事理,明了不昧。这三种,又合名曰三善根。七勤,就是精进,谓勇于修善断恶者是。八轻安,谓身心轻快安适,堪任有为。九不放逸,谓既依前面的三善根及勤有防恶修善的功能者,则更为安一名叫做不放逸。

行蕴舍 非舍受 及不害 无嗔有

十行舍,谓色、受、想、行、识五蕴中有两种舍,一为苦乐舍三受蕴中的舍受,则是无记性;一为行蕴中的行舍,能令其心始而平等,继而正直,终至无功用住,乃是善法。此可比如吾人行路,当先舍了已到的一步,方能进前一步。修行亦然,随行随舍,不可执滞与《金刚经》所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可相发明。十不害,谓不损害有情,这就是依无嗔心所不断物命的一面假立的,故偈言由无嗔而有。

根本惑 六可辨 贪嗔痴 慢疑见

次第四位叫做烦恼心所,谓这心所能使人烦躁扰恼的,又叫做惑,以是烦恼的根本,复称根本烦恼。共有六种可辨:一者,贪着财法不舍,就叫做贪心所。二者,遇苦境起嗔恚心,叫做嗔心所。三者,于事理不能明解,叫做痴心所。四者,自恃才学,藐视他人,叫做慢心所。五者,于诸事理犹豫不决,叫做疑心所。六者,于诸谛理,颠倒推度,能障善见,叫做恶见心所,此又分为五种:一、萨遮耶见,译言伪身见,谓于自身执为有我,或执是我所有的;二、边执见,谓于所执之我,复执为是,常住不灭的,名常边,或执为死后断灭的,名断边;三、邪见,即是不信因果及不信修行及成佛的;四、见取,即自己固执一见以为最胜能得解脱的;五、戒禁取,如印度外道,有妄执不食牛肉狗肉等戒,以为可得成道的。

随烦恼 有二十 小中大 堪分别

次第五位叫做随烦恼,谓是根本烦恼之枝叶,随从根本烦恼而起者,喻如树木之根本与枝叶然。

这随烦恼共有二十种,若详言之,又可分别为小随烦恼、中随烦恼、大随烦恼三种。

忿恨覆 恼嫉悭 诳谄害 与并

一曰忿,即对现前不饶益境起愤发暴恶想。二恨,已经愤发坏恶不舍。三覆,隐藏自己的过错。四恼,忿恨为先,速触暴热。五嫉,妒忌他人荣利。六悭,耽著财法不舍。七诳,为求利誉,假现有德。八谄,假设异相,以罔冒他。九害,损恼有情。十,于自盛事,深生染著。

此自类 各别起 小随十 粗猛尔

这十个随烦恼所以叫做小随者,以其性最粗猛,不与他类同起,只能自类各个别起的。

无惭愧 自他辨 中随宽 遍不善

十一惭,谓有过罪,不怕对自己不起;十二愧,谓有罪过,不怕对他人不住。这两个心所,都是不顾羞耻的意思。但对自己叫做惭,对他人就叫做愧,又因此二心所,能遍于不善心所中,都得相应同起,较前小随烦恼的范围宽,故特叫做中随烦恼。

始掉举 昏不信 怠放逸 失念侵

十三掉举,谓令心缘境浮燥不寂静。十四昏沉,谓令心于境昏昧沉下。十五不信,即善中信之反。十六懈怠,即善中勤之反。十七放逸,即善中不放逸之反。十八失念,即别境中念之反。

及散乱不正知染心遍八大随

十九散乱,令心流荡,能障正定。二十不正知,谬解所观境,能障正知。从掉举起至不正知,这八个心所,能于恶及无记的染心中,皆得相应同起,则其范围较中随更大,就叫做大随烦恼,兹将随烦恼共图于下。

四不定 曰悔眠 共寻伺 善染兼

次第六位叫做不定心所,谓不定是善,不定是染,共有四种:一曰悔,又名恶作,谓恶先所作后再追悔,如追悔前未读书是善,追悔前未邪淫是恶等。二曰眠,谓睡眠,其心昧略,身不自在。三曰寻,谓如失物,急遽寻求,是寻心所。四曰伺,谓寻求未得,更细伺察,即伺心所。

第三识分

唯识言 摄心所 各四分 显量果

说唯识这一句话,连心所一起包括在内,然如何不说唯心所呢?以心所常与心王相应,故仅说唯识心王已足,不必再说心所了。又这识与心所,若详细言之,都可分为四部分,凡识缘境,如以尺量物,若详察这四分,可以显出他所量得的果来。

能分别 名见分 如明镜 能鉴形

识之能分别,如尺之能量,就叫做见分,又似明亮的镜子,能鉴照我们的形像一样。

所分别 相分起 似人影 生镜里

其所分别的物,如尺所量之布,就叫做相分,又似我们的影像生于镜中一样。

相见依 名自证 若镜体 光影映

至见相二分所依而起的第三分,以其自己能证知有能缘的见分,就叫做自证分,可比那明镜的玻璃体,是光及影所依照映而起者。

证自证 喻镜背 自证依 善分配

证自证分为自证分所依而起者,比如镜子的背面,亦是镜面所依而发光者,如此每一识或一心所皆有四分,当善为分配。

三与四 又互证 故能去 无穷病

统观上说,第二见分,能缘第一相分,第三自证分,能缘第二见分,但第三自证分,见分不能证他。以见分有时是非量故,乃依道理建立第四证自证分,使他缘第三自证分而证之,然自证分既不是非量,又可令其证第四证自证分,如此三与四的两分,可互相证,故不要再建立第五分以下,可以免去无穷的过病。

第四识变

山河大 微尘细 皆识变 如幻戏

依上种种道理看来,不论山河的广大,及微尘的细小,都是识所变现出来的假影,比如幻戏一般。

人不知 执是我 与实法 道已左

但世人不知是识所变现的假影,遂妄执自身有实在能主宰的我,及世间家国政治等,是实在能轨持的法,如此颠倒著想,则与唯识的正当道理相左矣。

生烦恼 及所知 二障起 佛性迷

因执有实我,则种种为我起贪嗔等烦恼,就生了一种障碍,名叫烦恼障;又因执有实法,则以自己所知家国政治等浅俗事为真实,不再去求知,复成了一种障碍,叫做所知障。有这两种障碍生起之后,就遮蔽了清净本然的佛性不能发光,故名曰佛性迷。

真觉者 佛菩萨 说唯识 破我法

但众生虽迷了佛性,别有破迷开悟的真实大觉者,就是所谓佛,及次于佛的菩萨,或说经或造论,特为众生说一切唯识之理,破他我执及其法执。

第五四缘

识种子 遍法界 待众缘 现行快

如何知识能变现一切万法呢?当知识有种子,如世间谷麦等种子一般,但这种子虽无形相,而遍诸法界都是有的,尽藏在阿赖耶识中,不过种子藏在识中,不能无故或一时尽起现行,必须待有众缘凑合,使种子成熟了,则次第现行,亦最快速。

种生现 名因缘 见取相 所缘缘

缘虽众多,约言之只有四种,一者,如种子生现行时,这种子为现行的因,就叫此种子缘为因缘。二者,如识的见分缘取相分时,这相分为能缘见分的所缘,如此就叫此相分为所缘缘。

刹那续 念生灭 平等缘 无间隔

刹那者是佛典上说极短时间的名,这时间短至何等样子呢?《俱舍论》说壮士弹指顷有六十五刹那,《仁王经》说一念中有九十刹那,可见这时间是短得无比了,佛说一切有为之法,都是刹那相续,念念生灭的,其生灭状态。如下图:

……生→灭→生→灭→生→灭……

此谓在一刹那时间中,前念方生,随即灭了,引导后念来生,又复灭去,如此即生即灭,即灭即生,生灭相续之时间不等,又无他物间隔,故此第三名等无间缘。

此三余 缘增上 顺或违 俱无障

除前三种缘以外,凡有此法能起增上作用于彼法者,就说此法为彼法的增上缘。如水、土、肥料,能使谷麦等种子发芽,即说此水、土等为谷麦种的增上缘。又此缘之能增上某法,就是不障碍某法的生长,依此不障的意义,又可分此缘为逆顺二种。顺增上缘,如上说水、土等之对谷麦种子;逆增上缘则如霜虽止绿叶之长,而不障碍其红叶之生。

第六三量

离名种 现前取 是现量 无计度

前说识之见分,能缘相分,如用尺去量物者,然以此就识的能缘作用说,可有三种不同的量法:一者,如眼看花,最初看见时,毫不分别此花何名,是何种类,但现前直取其相,是名现量。何以知现量不分别名言与种类呢?谓凡识量物,约有三种分别,如眼识等现前量度时,只有自性分别,而无随念计度二种分别,故不能分别名言与种类也。

借众相 观其义 由比度 量乃遂

二者,如远见烟,比知彼处有火,仰见月晕,比知将来有风,俯看础润,比知不久有雨,如此等等,是借观众相,考察其义,而以彼此比较而量度之者,则名比量。

现比谬 量为非 此三量 能缘依

三者,凡现量或有错谬不正确时,都叫他作非量。如此三量是依识的能缘而有者也。

复有量 曰圣言 佛亲证 更宜遵

三量之外,复有佛亲自用现比二量所证得的经、律、论等言教,则叫做圣言量。以佛的亲证境界,我等凡夫不能用比量得,亦不能用现量证,只有谨遵佛的圣言,最为稳当。

第七三境

识所缘 有三境 不仗质 名独影

随识能缘见分的量不同,则由见分所变起之所缘相分,亦有三种不同之境:一者,不仗托物的本质,但单独从见分变起影像而缘者,就叫做独影境。

缘兔角 本来无 随意变 影自孤

譬如有人缘想一有角的兔,则彼兔角本来无,有不过是某人随彼意识,变起孤独的假影像而已。

缘无为 或有质 彼不生 仍非实

独影境可分为二种:前例缘兔角者,叫做无质独影。此例缘真如等无为法时,亦须托真如的言说为本质,则叫做有质独影。但真如等无为法,是不生不灭的,故虽云有质,亦非实有。

带质境 亦分二 皆仗质 真与似

二者,叫做带质境,亦分二种:谓凡见分缘境时,皆挟带本质而起者,一个叫做真带质;又一个叫做似带质。

真带质 心缘心 中间相 两头森

云何叫做真带质呢?谓如以第七识心法缘第八识心法为本质,妄执为我时,则这两识中间所变起的相分我相,就是从第七能缘一头及第八所缘一头和合而森出的。

似带质 心缘色 相从见 一头得

云何叫做似带质境呢?谓如以意识的心法托现前花草等色法为本质而缘时,则这中间的花草等相分,只是从意识见分的一头而得变起。

性境生 从实种 既实体 亦实用

三者,叫做性境。云何生起呢?性即是实,谓如眼识缘现前花木时,这花木是由实在种子而起现行者,既彼自有花木的实体,而吾人亦可得花木的实用。

前五识 初刹那 缘性境 俱不差

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识,最初一刹那所缘的境,既不由计度分别而得,故俱是性境,无有差错。但第二刹那,由意识代起随念计度等分别而缘者,就不是性境。

第八三自性

缘生法 依他起 如幻现 无自体

诸法都有三种自性,一者,叫做依他起自性,谓一切有为缘生之法,都是依他众缘和合而起,譬如幻戏显现,无有自己的体性。

执实有 成遍计 所执妄 性亦伪

二者,若不知依他缘生之法是幻,而周遍计度,执为实有自体者,是名遍计所执自性。如人看戏,执为实事,则彼所执既妄,而自性亦成虚伪也。

从依他 去计执 名圆成 自性实

三者,既从依他起自性上除去遍计所执自性者,名为圆成实自性,如人看戏,知戏是假,则自性乃圆满成就而真实也。

依三性 立三无 相无性 遍计虚

依前说三种自性,复可立为三种无自性。云何建立呢?一者,依遍计所执分别假相是无,则立为相无自性性。

由依他 生无性 胜义无 圆成应

二者,依他缘生之法,自性是无,则立为生无自性性。三者,依成圆实是无遍计所执议,复立为胜义无自性性。

此诸佛 密意说 因执有 空对治

但这三种无自性性,是诸佛密意不了义说,不可执为诸法全空无性。所以者何?盖诸佛因世人妄执诸法为有,成了重病,乃为说诸法空无的药以对治之。

或不了 复空执 救恶取 说唯识

世人或不了解佛的密意,因佛说三无性等。复执一切诸法皆空,如此叫做恶取空。经云:宁起我见如须弥山,不宜起空见如芥子许。起空见取,最为恶劣,故佛特说唯识之法以救之。

唯识学 广依他 非空有 极到家

唯识之学,何以能救恶取空呢?谓彼学于三性广谈依他起自性,说一切法非空非有,不落边见,乃极为到家之说也。

第十所依经论

最胜法 说在先 大方广 佛华严

此唯识最胜之法,佛成道后最先说者,即《大方广佛华严经》。

解深密 入楞伽 并密严 四来华

次有《解深密经》、《大乘入楞伽经》、《大乘密严经》,合上为四经,皆已翻译过中华来了。

如来现 毗达摩 二未译 其奈何

次有《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及《大乘阿毗达磨经》,合上四种,共为六种,无如缺此二经未译,其奈之何!

彼论藏 有十支 归一本 瑜伽师

彼所依而立宗之论藏,有十支论及一本论,即《瑜伽师地论》也。

首百法 略名数 释体义 五蕴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