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资治通鉴》故事500篇
8242900000119

第119章 徒有虚名

“原文”

初,南阳樊英,少有学行,名著海内,隐于壶山之阳[1],州郡前后礼请,不应;公卿举贤良、方正、有道[2],皆不行;安帝赐策书征之,不赴。是岁,帝复以策书、玄□[3],备礼征英,英固辞疾笃。诏切责郡县,驾载上道。英不得已,到京,称疾不肯起;强舆入殿,犹不能屈[4]。帝使出就太医养疾,月致羊酒[5]。其后帝乃为英设坛,令公车令导,尚书奉引,赐几、杖,待以师傅之礼,延问得失,拜五官中郎将[6]。数月,英称疾笃;诏以为光禄大夫[7],赐告归,令在所送谷,以岁时致牛酒。英辞位不受,有诏譬旨,勿听。英初被诏命,众皆以为必不降志。南郡王逸与英善,因与其书,多引古譬谕,劝使就聘。英顺逸议而至;及应对无奇谋深策,谈者以为失望。河南张楷与英俱征,谓英曰:“天下有二道,出与处也[8]。吾前以子之出,能辅是君也,济斯民也。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万乘之主[9],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

“注释”

[1]壶山:山名。在今河南鲁山县南。[2]贤良、方正、有道:均为汉朝荐举的科目。[3]玄□(xūn):黑色的币帛。是帝王聘请贤士的贽礼。[4]屈:屈从。[5]羊酒:羊和酒。[6]五官中郎将:官名。皇帝的侍从官。[7]光禄大夫:官名。掌顾问应对。[8]出:出仕。处:隐居不仕。[9]不訾(zǐ)之身:贵重的身体。

“译文”

当初,南阳郡人樊英,从小品学兼优,名扬天下,隐居在壶山南麓,州郡官府曾先后多次征聘他出来当官,他不应命。朝廷公卿大臣荐举他为贤良、方正、有道,他都不肯动身。安帝赐策书征召,他还是不去。同年,安帝又用策书和黑色的缯帛,非常礼敬地征召樊英,而他以病重为理由坚决推辞。诏书严厉谴责州郡官府办事不力,于是州郡官府把樊英抬到车上上路。樊英不得已,来到京都洛阳。到洛阳后,樊英又称病不肯起床,于是,用轿子强行将他抬进宫殿,但他还是不肯屈从。安帝让他出去,到太医处养病,每月送给羊和酒。其后,安帝又特地为樊英设立讲坛,命公车令在前面引路,尚书陪同,赏赐小桌和手杖,用尊敬老师的礼节来对待他,询问朝廷大政的得失,任命他为五官中郎将。数月之后,樊英又声称病重,安帝下诏,将他任命为光禄大夫,准许回家养病,令当地官府送谷米,每年四季送给牛和酒。樊英辞去职位,有诏书晓告皇帝旨意,不予批准。樊英刚接到诏书时,大家都认为,他一定不会贬抑自己的志气,而去应命。南郡人王逸平素和樊英很要好,因而特地写信给他,引用了许多古人的事进行比喻,劝他接受朝廷的征召。于是,樊英听从了王逸的建议而前往洛阳。可是,后来他在应对皇帝的提问时,没有什么奇谋远策,大家都很失望。河南人张楷和樊英同时接受征聘,他对樊英说:“天下只有两条路,即出仕和隐退。我先前认为,如果你应召出仕,一定会辅佐君王,拯救百姓。而你开始时以贵重的身体,去激怒君王,等到享受爵禄之后,却又听不到你有扶正补救的方法,这是进退都没有依据。”

“点评”

俗话说:“名下固无虚士”。其实也不能一概而论。樊英没有提出治世的药方,使天下失望。可是,樊英在皇帝面前确实表现出一股傲气。皇帝说他能够让樊英活,也能让樊英死,能让其富贵,也能让他贫贱。樊英回答说自己的生命是上天决定的,富贵也是上天决定的,皇帝又怎么能够让他死,让他活,让他富贵,让他贫贱。樊英是借天命来贬低君王的生杀之权。虽然这是强辩,但敢对皇帝这么说,也很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