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名将粟裕珍闻录
8251700000044

第44章 领袖知己之与毛泽东的交往(1)

粟裕不是元帅,却是毛泽东极为倚重的方面军统帅,屡屡被委以征战重任,堪称他与蒋介石争天下的杀手锏。

这两个湖南老乡,战争年代里,是“君臣相得”的典范。

“无湘不成军”,湖南这个“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南蛮之地”,近代以来,出了一拨又一拨的军事人才。其中,1955年授衔元帅的就有三人:彭德怀、贺龙、罗荣桓;大将则有六人:粟裕、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许光达。

与陈赓等几位老乡大将不同,他们(黄克诚除外)很早就和毛泽东有着不小的渊源,可谓知根知底,而粟裕虽然也是见面“泪汪汪”的老乡,与毛泽东的交情却是一刀一枪“打”出来的。

粟裕的异军突起,的确出乎毛泽东的意外。

如果说人才有两种,一种是少年得志,风光无限;一种是大器晚成,后来居上,那么粟裕显然是后者。

他虽然赶上了男儿向往的铁血时代,随朱德上了井冈山“落草”,见到了闻名遐迩的“山大王”毛泽东,但一来是兵头将尾的小小连党代表,二来没有当时最吃香的过硬文凭(黄埔军校毕业),毛泽东也到底不是神,还没能一眼看出他的能耐。

他虽然也自觉以毛泽东为师,默默地跟着他学打仗,不断琢磨他运兵遣将的战法,但很长时间里,毛泽东却还不大熟悉这位勤勉的好“学生”。

1929年6月,毛泽东在红四军七大上落选,黯然离开了前委书记的岗位,到福建永定的天子洞养病。陪同毛泽东离开的江华后来回忆说:“那时我们一行人真有些灰溜溜的样子。”萧克也回忆说:“毛泽东同志一气之下,据说跑到漳州‘养病’去了。”

这时候,粟裕还是红四军的基层干部:三连连长,奉命带所部保卫毛泽东。

这是他与毛泽东的第一次长时间的“亲密接触”,十分尽职尽责,不敢有丝毫疏忽懈怠。

他把全连百来号人马分为两拨,自己亲自带一部分跟在毛泽东身边,另一部分则安排在驻地附近活动,随时注意四周的动向。

毛泽东尽管心情不大好,但对粟裕这位“卫士长”开始有所了解,也很欣赏他的细心周到,觉得安全有了保障后(蒋介石的陈维远部就在附近),便放心地埋头写自己的东西。

粟裕是老实人,除了每天例行地探望、问候之外,再没有过多的“亲近”之举,也就未能更多地引起毛泽东的好感。

识人之道的最高境界是识人于落难之时。

毛泽东是一个很讲感情的人,对患难时支持自己的人,是十分感念的。林彪就因为这回红四军七大上作为少数派,竭力支持他,捞到了政治上的第一桶金,1970年前的数十年间,一直是他最信任的正牌“嫡系”。

粟裕则不但在红四军七大上沉默寡言,表现平平,警卫的时候又没有“交心”的宽慰话语,显得有些木讷,与灵泛的同龄人林彪自然不能比。

不过,毛泽东的落难,毕竟也使他与粟裕之间有了一段难得的渊源。

这种“一同下过乡”的经历,情义上虽然与他跟邓小平、罗荣桓“一同下过岗”有不小的差异,但也非一般人能有的缘分。这是后来毛泽东也信任粟裕,将华东野战军的战役指挥交给他负责,并屡屡交代“不必请示”,不断委以重任的基础。

一年后的1930年底,粟裕走上了高级指挥员行列,出任红六十四师师长。这个师虽然是装备简陋的师级单位,却与红军主力林彪的红四军一样,一度直属红一方面军总部指挥,归总司令朱德、政委毛泽东直接指挥。

粟裕与毛泽东的接触因此多了起来,开始正儿八经学打仗。在第一次反“围剿”中,还给毛泽东献了一条锦囊妙计,因此大获全胜,活捉了张辉瓒。

1931年5月第二次反“围剿”时,粟裕带红六十四师与黄公略的红三军一起,在板坑打败了蒋介石的公秉藩部。

战后,他与政委高自立将战况及下一步如何行动的请示写成短信,派通信员送交毛泽东、朱德:

总司令

政治委员

职部……于午前十一时许在板坑右翼高山与敌公秉藩接触,直至午后五时敌始溃散……职部自昨日出发后与(红)三军全无联络,未知各方情况如何?

行动如何?望示知。

兹送上××××情报一并送来之(请)查收。

六十四师职粟裕高自立

五月十七日午前一时于板坑

这封简短的信函,见证了一场枪林弹雨的厮杀,是至今发现的粟裕与毛泽东直接对话的最早文电。

如果再这样对话一两年,粟裕的军事才干被毛泽东多注意几回,他再上升一个台阶,成为军级或军团级主官,彻底摆脱后来资历束缚的阴影,应当是极有可能的。

然而,上帝大概安排他大器晚成,偏偏不给他这个机会。1932年宁都会议后,毛泽东“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再度“下岗”,三年后的长征路上才重登“九五”,粟裕也就在师级岗位上徘徊了近八年,成为真正的“老”师长。

毛泽东到了延安,站稳了脚跟后,开始想起留在南方丛林里的老部下们。

粟裕这个当年的警卫连长,就是脑海里挥之不去的一个。他多次设法打听粟裕的情况,期望这个生龙活虎的“青年战术家”还活着。更残酷激烈的抗战即将开始,太需要会打仗的人才了。

但毛泽东“侥幸”的期望没能成为现实,得到的报告是,粟裕可能牺牲了。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气吞山河的毛泽东虽然如此豁达,但心头也难免有着惋惜与沉痛。

1937年5月,陕北热热闹闹召开了苏区代表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张闻天致开幕词时,首先庄重地宣布悼念在以往斗争中牺牲的同志们。粟裕作为“英灵”,就被他排在了以李大钊为首的烈士名单上,坐了第三十四把“交椅”。

这当然也代表了中共中央实际最高领导人毛泽东的意愿。

没想到粟裕是一只战火中涅槃的“不死鸟”,没有跟李大钊去“长眠”休息,还想跟随毛泽东统兵打仗。

七个月后,新四军副参谋长周子昆得到他还“活蹦乱跳”的确切消息,连忙向延安毛泽东报喜:“粟裕还在。”

毛泽东闻听后,欣喜之情自不待言。

因为粟裕浙南山区多年的沉寂,毛泽东又从当年的一个方面军统帅,成为了全党全军的最高领导人,此长彼消,这时候的粟裕,还未能获得与毛泽东再次直接对话的权力。

但毛泽东一直在关注着粟裕,也不断从粟裕那里获悉诸如韦岗处女战、黄桥战役、车桥战役等意外的捷报。他当然也不吝啬嘉奖令,不时通过新四军军部给粟裕打气。

1945年6月,粟裕接连三次取得天目山大捷,干净利索报了“皖南事变”一箭之仇。

这是从游击战转变为大兵团正规战的一次纯熟大演习。毛泽东再次对粟裕刮目相看,极富远见地对在场的周恩来等人说:“粟裕同志将来可以指挥四五十万军队。”

这个统兵打仗的“钦定”数据,后来全军只有三个人达到且超过了:解放战场的林彪与粟裕、朝鲜战场的彭德怀。

世人可以不认同毛泽东是神,但不能不佩服他料事如神。

全面内战爆发后,粟裕七战七捷,首创打败蒋介石美械装备的“盈利”模式,使心里毕竟有些七上八下的毛泽东,吃了一颗搞定蒋介石的定心丸。

他亲自提笔起草文电,将这一仗作为范例通报全军学习。

就像后来他幽默地说自己做了湖南省省委第一书记的秘书周小舟,从过去的小舟成了承载几千万人的大船一样,粟裕也从警卫他一个人的小连长,成了南天一柱的“护国大将军”。毛泽东开始了对他前所未有的信任与倚重。

在山东野战军陈毅与华中野战军粟裕争论时,毛泽东屡屡站在后者一边,不但令陈毅“仿粟裕办法”,1946年10月还干脆将华东战区方面军的战役指挥权交给了粟裕。

司令员陈毅还在其位,战役指挥权却给了副司令员粟裕,负责军队最核心的事务:打仗。这个古今罕有的稀奇事,是毛泽东用人的一个创举。

粟裕这匹埋没了多年的千里马,没有让伯乐失望。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战役,一个比一个胃口大,也一个比一个惊世骇俗,第一年就打出了全军各战区第一的战绩。

毛泽东知道,国民党的命根是他的军队,全军将领如果都和粟裕一样痛快地“挖”蒋介石的命根,革命的成功也就指日可待了。

因此,他不只有慧眼识英雄的自得,更多的是“成功日近乐陶陶”的喜悦。他在1947年8月24日夸奖粟裕和他的野战军:“我华东军在第一年作战中,已表现自己为全国各区战绩最大的军队。”

朝中有人好做官,何况这人还是“圣上”。因此,当粟裕偶尔马失前蹄,雨季里的南麻、临胞打成了消耗仗,未能完成战役目标,华野统帅部的其他人颇有责难微词,粟裕主动向毛泽东写检讨,请求处分时,毛泽东不但未予责怪,反而温情脉脉地慰勉有加:“粟裕同志支午电悉。几仗未打好并不要紧,整个形势仍是好的。请安心工作,鼓励士气,以利再战。”

不仅如此,考虑到粟裕有作战指挥权,却无人事权的独特指挥环境,他还将华野分为两部,主力部分交给粟裕:“山东主力现在西边,请考虑粟裕同志带炮兵主力速去鲁西南统一指挥该五个纵队。”

剩下四个纵队则由陈毅负责:“陈(毅)率六、九纵俟水退后,迅速转至东边与二、七纵会合,从反面钳制鲁中、鲁南之敌。”

毛泽东有个“霸气”的规矩:党内同志上门,不论地位高低,资历大小,从不出门迎“客”。

但有两个人让他破了例:一个是林彪,1942年伤愈后从苏联回到延安,毛泽东十分兴奋,亲自前往迎接;还有一个就是粟裕。

1948年5月,粟裕奉命前来商量华野战略行动。毛泽东又激动异常,大步迎出门外,拉住他的手,动情地说:“我们的英雄回来了!欢迎你,粟裕同志!”

毛泽东还清楚地记得,这是自己与粟裕1931年后的首次见面:“十七年了啊,有十七年没见面了吧?”

粟裕自然也激动得一塌糊涂,连连问好。

“不辣不革命”,老乡远道而来,最好的招待当然是辣椒。粟裕肠胃不好,辣椒也就只礼节性地尝了尝。毛泽东则大快朵颐,全盘照收。辣得两颊生热,额头冒汗之际,他的谈兴也高涨起来,说起了粟裕的杰作:孟良崮战役。

他感慨万千地说,消灭七十四师,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有两个人没想到,一个是蒋介石,一个是我毛泽东本人。

这种当面交心的褒奖,自然是过去翻山越岭而来的嘉奖令里体会不到的,粟裕只有感奋而已。

十七年不曾见面,又没有经过延安整风这一关的历练,粟裕过去尽管能打,也或多或少影响了受信用的程度。这似乎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这回见了面,交了心,这个小个子看来可堪大用,毛泽东也就采取了更非常的举措。

他不但改变了自己浪漫的“渡江跃进”主张,采纳了粟裕不过江的战略建议,还将华野的一把手陈毅调往中原,让粟裕接替其位:“华野还是你来搞。”

拿破仑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能升职当然好,“主上”隆恩浩荡,粟裕又岂是烂泥扶不上墙的阿斗?

但他得知老搭档陈毅并非到中央或别的地方“高就”,而是去中原军区搞后勤,即“建立中原军区及中原局经常工作”,与过去兵强马壮的华野统帅之位自然不能比。考虑到他的中原局第二书记的新职,最多也就是职场上司空见惯的“明升暗降”。

如此一来,自己与老搭档,一上一下,便十分不忍,粟裕再三向毛泽东推辞,说:“陈毅同志无论如何不能离开华野。”

毛泽东最后接受了他的建议:陈毅去中原后,原来在华野的职务继续保留,粟裕以代司令员、代政委之职实际统率华东野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