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不可不知的科幻名著
82631800000003

第3章 《科学怪人》

作者:[英]玛丽·雪莱,保琳·弗兰西斯改编

译者:王晶,杨永霞

推荐版本:青岛出版社2008年版

作者简介

玛丽·雪莱(1797—1851),英国著名小说家,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珀西·雪莱的第二任妻子。因其1818年创作出文学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或译《科学怪人》),而被世人誉为“科幻小说之母”。

《科学怪人》,除科幻色彩浓郁外,作品中既有浪漫气氛,又有深切的人文关怀,更有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因素,因而被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恐怖作品之一”。对于一个20岁的女性作者,这无疑是一个非凡成就。这部作品为玛丽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玛丽的另一项贡献,就是为亡夫编印遗作。雪莱死后,留下不少迄未发表的作品,那首五百多行的未完成长诗《生之凯旋》就是一例。1824年,她出版了《雪莱诗遗作》,1839年,又发行一套《雪莱诗集》。

玛丽·雪莱的主要科幻作品除了《科学怪人》(1818)之外,还有一部《最后一个人》(1826)。1851年,她去世后,由别人整理出版了她的《故事集》。此外,她还写有纯文学小说若干。

内容精要

主人公弗兰肯斯坦是一位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瑞士学者,他企图以自己扮演造物者的角色,用人工创造出生命来。在他的实验室里,他用许多男子的尸体的部分,拼凑出了一个相貌英俊、体格健壮的“完人”。通过无数次的探索,只等着激活他的“作品”。一天夜里,弗兰肯斯坦终于引来雷电激活了作品,但由于电击,使得作品的皮肤发生了变化,由“完人”变成了一个面目可憎,奇丑无比的怪物。怪物虽面容丑陋,但内心纯洁。弗兰肯斯坦看见作品的丑陋模样,内心深感厌恶及恐惧。成功完成的作品却和脑海里想象的形象背道而驰,他无法接受眼前的现实,赶走了怪物。

怪物只得逃进森林。人们见到怪物总是尖叫逃跑。怪物伤心极了。有天,他在山坳中发现了一个窝棚。里面住着一个盲老头和他的儿女。怪物常常暗中帮助他们,并趁盲老头自己在家时,与他攀谈。但被老头的子女发现,将怪物赶走。

有一天,怪物正在睡觉,被呼救的声音惊醒,发现有个落水的男孩。于是怪物跳下水去救了他,并想带走男孩,和他一起生活。谁知男孩竟十分厌恶他,愤怒之余,怪物杀死了男孩,并嫁祸于人。

不久,怪物对自己的所为开始后悔,于是找到了弗兰肯斯坦忏悔,并希望弗兰肯斯坦给予他人生的种种平等权利,即要求为他创造一个配偶。弗兰肯斯坦被怪物的叙述感动,答应了他的要求。

但弗兰肯斯坦心中也十分矛盾,因为他无法确定制造出的女怪物会是什么样子的。如果是个残暴的嗜血之徒,两个怪物在一起就会是一场灾难。若他们再繁衍出子女,那对人类来说,就会是一场浩劫。于是,弗兰肯斯坦毁灭了即将完工的女怪物。怪物知道后,伤心至极,性情大变。他逐渐开始憎恨一切,继而想毁灭一切。他相继杀害了弗兰肯斯坦的亲人。

弗兰肯斯坦悲愤至极,满腔怒火,四处追捕他所创造的恶魔般的怪物,追到了北极,但却一直没有追上。筋疲力尽之时,他被一艘去北极探险的英国船所救。弗兰肯斯坦向船长叙述了自己的遭遇,最终力竭而死。

怪物也感到生活无望,跳进冰海,自杀而死。

影响和评价

1816年的某日,拜伦、雪莱、玛丽和巴利多里在日内瓦夜谈兴起,拜伦提议大家各写一篇神怪幻想小说。于是四人动笔。但最后三位男士都没有完成,只有玛丽坚持下去,竟然写成了传世名著《科学怪人》。

它被称为西方文学中的第一部“科学幻想小说”,它本身属于哥特式小说,受到了浪漫主义的影响。但它也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科幻小说的创作。有部分学者视它为恐怖小说或科幻小说的起源。自问世以来,已多次被改编、拍摄成影片。托马斯·爱迪生的公司曾于1910年首先制作了电影《科学怪人》,但并没有引起强烈的反响。直到1931年詹姆斯·惠尔执导的《科学怪人》上映,它才成为了经典恐怖影片。

《科学怪人》体现了哥特式小说和感伤主义文学的特点。哥特式小说因故事情节多以荒凉、幽暗的哥特式古堡(18世纪英国的一种建筑风格)为背景而得名。作品通常表现了对中世纪生活的向往,夹杂着恐怖、暴力和神怪传说;内容充满悬念,常以悲剧结尾。

科学怪人是由弗兰肯斯坦用尸体拼凑成的违反大自然生命法则的人形怪物,弗兰肯斯坦妄图担任造物者的角色,自己创造生命,野心蒙蔽了他的头脑,无法估量出背离自然界规律的危险后果。科学怪人成为人类对不可知的世界的追求和成为主宰世界的欲望的象征。在这追求的过程中,人类有可能成功也可能付出惨痛的代价。很多学者将人造人与“上帝造人”相联系,从而引发了关于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关系、科学研究的终极目的、科学家的社会责任等重要哲学命题的讨论。

作品在字里行间都表现出了阴郁而伤感的情感,透露出了作者对科技的疑虑。作品中对天气的描写,实际上就是作者心情和思想的映射。

原著选读

山中死亡

我不敢返回住处。天空漆黑一片,大雨倾盆。我深一脚浅一脚,一直走到第二天早上,浑身淋得湿透。一辆马车停在附近的一家餐馆外面。令我吃惊的是,车上下来的居然是我上学时的好友亨利·克莱沃。他看见我就径直走了过来。

“亲爱的弗兰肯斯坦,”他说,“见到你真是太好了。爸爸妈妈终于同意我来念书了。”

他突然闭上嘴凝视着我。

“你的脸色看上去这么苍白,像是病了一样。”他说。

他想去我的住处,我无法拒绝。我简直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快到家的时候,我战栗了起来。那个可怕的怪物还活着吗?

“等等!”在楼梯口,我对亨利说。

我跑到楼上的实验室,哆哆嗦嗦地打开门。里面会是什么样的恐怖景象?

房间里空空如也。

和亨利一起吃早饭时,我坐立不安,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充满恐惧。“那个怪物一定会跟着我。”我一遍又一遍地这样想着,最后竟吓得紧紧抓住亨利哭了起来,“救救我,救救我吧!”随即我倒在地上不省人事。

我病了很长一段时间。差不多两年以后,我才摆脱了这种恐惧,回到日内瓦的家中。在启程前一天,我收到了父亲的一封信。读完后,我把信扔在桌子上,用双手捂住了脸。

“亲爱的弗兰肯斯坦,”亨利说,“发生了什么事?”

“我亲爱的小弟弟威廉被人谋杀了。是在山上被人掐死的。”我用力喘了口气,“他当时正在和欧内斯特捉迷藏。”

我哭了。

“可怜的威廉,”亨利难过地说道,“多么可爱的孩子!现在他跟他天使一般的母亲一起安息了。维克多,你怎么办呢?”

“叫马车。”我跟他说,“我马上回日内瓦。”

快要到家的时候,我决定在威廉被杀的地方停下来。雷电从山顶上划过,暴风雨大作,雷声隆隆。突然,我在一道闪电中看到树木旁边有一个巨大的身影,它可怕而丑陋。我的牙齿格格作响,身子剧烈抖了起来。正是我创造的怪物。我看着它爬上山顶,然后消失得无影无踪。

整个晚上我都待在山上,绝望到了极点。我怎么能把生命赋予这样一个杀了我所珍爱的人的怪物呢?我已确信他是凶手。早上我回到家里,和悲伤的家人抱头痛哭。

“至少凶手已经被抓住了。”欧内斯特告诉我。

“不,这不可能。”我回答,“昨天晚上我还在山上看见过那个男人。”

“男人?”弟弟问,“贾丝汀杀了威廉。她口袋里装着妈妈的画像。威廉死时就戴着这幅画像。”

欧内斯特开始哭泣。

“她怎么能这么做呢?”他哭着说,“威廉还是个婴儿的时候,她就开始照看他了呀!”

“你们都错了。”我说,“我认识凶手。贾丝汀是无辜的。”

可是第二天在经过简短的审讯后,贾丝汀被判处死刑,接着就被处死了。我看到家人在她的墓前流下了眼泪。她和威廉成为我个人成功的头两个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