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让青少年学会知错就改的故事
82632600000001

第1章 前言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就改是一个人的行为准则,也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

所谓“知错就改”就是知道自己错了,就立即改正。既要“知”,更要“改”,知而后改,善莫大焉。孔子的学生子贡说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翻开历史,纵览古今中外,知错就改的人比比皆是,正是由于知错就改,使他们有的名垂千古,有的功在当代。晋代的周处少时横行乡里,乡人把他同老虎、蛟龙并列为“三害”,后来他知道自己错了,决心改正,做了不少好事。人们于是开始尊敬他,称赞他。索福克勒斯说过:“一个人即使犯了错,只要能痛改前非,不再固执,这种人并不失为聪明之人。”承认错误并不是自卑,也不是自弃,而是一种诚实的态度,一种锐意的智慧。

知错就改不但是做人的最起码准则,更是执政者执政的基本要求,是立国之本,执政之基。汉高祖刘邦进关中之前,由于他知错就改,以礼款待郦食其,终于获得良策,抢在项羽之前入了关中,成就了一番伟业。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正是由于他以诚纳谏,知错就改,最终开创了“开元盛世”的繁盛时期。可见,执政者能否知错就改,任人唯贤,关乎国家的兴衰。知错就改,勇于承担责任,错误有小有大,造成的后果,轻可如鸿毛,重可如泰山。一个人难免犯错误,关键在于犯错之后能够严肃地对待错误,改正错误,只要能改就可贵。

错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而另一方面又使犯错误的人知道自己并不完美,也不可能完美。错误让人戒骄戒躁,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也为他人提供了反面教材,让人引以为鉴。俗话说:“知错就改,善莫大焉。”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及时改正,一个人最难能可贵的也是犯了错误能及时改正。当我们犯错误时,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大脑,不要因为好面子而不肯承认,这样可能会误导那些正确的人,最终让错误弥漫开来。

知错就改是现代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立身之本,是高尚的人格要求,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中学生守则》的内容之一。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肩负着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今后要走的路很长,所以,人人都应当知错就改,以诚待人。青少年要从小就严格要求自己,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做一名合格的学生。

本书共分为“劝人改错”、“闻错即改”、“改错纳谏”、“教子感亲”四个部分,精选了古今中外知错就改的美德故事。希望通过阅读本书,能更好地帮助青少年朋友们养知错就改的好习惯,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

让知错就好的美德扎根于生活的沃土之中,开出更加美丽的花朵,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