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让青少年做到言行一致的故事
82632700000001

第1章 前言

言行一致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言行一致指的是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言行一致是人类社会共有的一项基本行为准则,也是当前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司法、教育等活动中的一条重要原则。言行一致,换言之,也就是说要讲诚信。古人云:“行不率则众不从,身不先则众不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以”。一个社会能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社会成员的诚信素质和诚信意识。

言行一致的思想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涉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形成了“人无诚信不立,家无诚信不睦,业无诚信不旺,国无诚信不稳,世无诚信不宁”的完整的理论体系,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言行一致于国家而言,就是执政者要政出必行,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以信取民,以信立国。信,国之宝也,诚信作为一种为政之道,自古被认为是治国安邦的法宝,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政令信者强,政令不信者弱。先秦时,商鞅为了变法,而“立木取信”;三国时曹操为了令行禁止,“挥剑割发”;隋文帝为了取信于民,严惩恶子,感召天下……这些都说明言行一致是立国之本,执政之基,是一个国家政治稳定的基础。统治者是否言行一致,是否讲诚信,是否取信于民,是导致国家生死存亡的重要因素。

言行一致于企业而言,就是要货真价实,公平交易,童叟无欺。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树立良好的信誉,尤其是在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一个企业要永续经营,首先要得到社会的承认、用户的承认。企业对用户真诚到永远,才有用户、社会对企业的回报,才能保证企业向前发展”,可见,良好的信誉是企业生存的命脉。

言行一致于个人而言乃是立身之本。做人就要言必信,行必果,说到做到,表里如一,与人交往中形成良好的美德。在人的一生,主要有两件事,一是做人,二是做事。古人说得好:“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春秋时期,程婴言行一致,舍子救孤;范式不辞辛苦,千里赴约,用行动诠释了友情的内涵;裴度拾金不昧,救人于危难,最终成为闻名天下的政治家……可见,古往今来,凡品德高尚、受人尊敬的人,都能身体力行地做到言行一致。倘若一个人没有诚信,那他在世上就无法立身,也难以成事。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言行一致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要求。为了更好地贯彻“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和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就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改善社会风气,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风尚,使整个社会洋溢着和睦、和谐的氛围。

言行一致是现代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立身之本,是高尚的人格要求,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基本要求。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希望则国就有希望。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肩负着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青少年的信用意识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未来的建设。所以,青少年朋友们要从小严格要求自己,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只有言行一致,才能立足于社会;只有言行一致,才能树立良好的形象;只有言行一致,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

本书精选了古今中外言行一致的美德故事,分为“守诺践约”、“以信立国”、“秉公执法”、“襟怀坦白”、“精忠报国”、“表里如一”六个部分。希望通过阅读本书,能更好地帮助青少年朋友们养成言行一致的好习惯,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让传统美德扎根于生活的沃土之中,开出更加绚烂的花朵,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