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课堂学习中的108个怎么办
82634800000008

第8章 不善于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怎么办?

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在学习上只学习不思考问题,则必然会迷惑不解;如果只思考问题,而不去学习知识,则必然荒废学业,没有进步。

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中,也许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对感兴趣的学科或学得较好的学科,较容易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学得不好的科目或不感兴趣的科目,则难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应该说,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能注意观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一件好事,这样才能增长我们的学识,才有长进。大发明家爱迪生从小就注意观察,经常提出许多“稀奇古怪”的问题,甚至连他的老师有时候也会被难倒。他经过刻苦钻研,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发明创造,被誉为“发明大王”。

学习就是一个从已知求未知的过程。从已知通向未知的道路上,我们的思维活动闪动着智慧的火花,进行着创造性的思考,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自己的聪明才智。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善于观察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呢?

一、观察的事物要仔细

因为兴趣能使我们对所观察的事物,保持一种积极性、主动性,从而集中我们的注意力去认真观察。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我们才能较完整地认识事物,发现问题。《淮南子》一书中,有一句格言:“一叶落,知天下秋”,树叶开始落下了,预示着秋天向人们走来了。任何事物或问题的出现,都是是如此,总是有一定征兆的。只要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问题。

二、养成思考的好习惯

①要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促使我们去观察、思考问题的动力。②要多用“为什么”,学会逆向思维,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做到真正理解。⑧要有批判精神,敢于“创新”,不受习惯的禁锢。爱因斯坦在70岁时,回顾往事说:“我感到在我的工作中,没有任何一个概念会很牢靠地站得住的。我也不能肯定,我所走的道路一般是正确的。”正因为他敢于大胆地怀疑一切,所以,他往往在别人认为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了问题。

三、培养创造思维

学习时,要充分展开思维活动,思维越活跃,求知就越有新突破。我们学习的教材内容,是经过客观实践检验的,集中了许多专家学者的智慧和心血,因此,求同思维或集中思维是必要的。但是,如何学习这些内容使之变成自己的知识,如何在认识问题上有新的进展,又需要求异思维或发散思维。在学习的进程中,要敢于发现问题、提出疑点,敢于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进行创造性地学习。

四、坚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坚持物质第一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去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这是我们正确认识世界上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出发点。要坚决反对从主观或教条出发、凭空想象的做法。

五、认真学习,丰富自己

努力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掌握的知识越多,所接触的知识范围越广,接触的未知领域也越多,发现问题的机会也越多。我们常常会看到:越是学习好的同学,越常提出问题。原因就在于此。注意学习他人观察事物、发现问题的经验以及分析思考问题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观察、分析能力。

六、要有耐心和恒心。因为许多问题的观察和发现,不是那么简单、容易的,需要我们花费相当的精力,作出不懈的努力,有时要花很多的时间才能完成。这要求我们必须具有一定的耐心和恒心。